暮色初降,沈知夏提笔蘸了混入蛇莓汁的墨,在柏香纸上写下:
「诚邀萧三公子鉴『断肠醉』
酉时三刻,醉仙楼天香阁
沈氏酱坊知夏拜呈
另:酒烈需佐雄黄,慎饮。」
最后一笔落下时,墨迹在烛火下泛出金疮药特有的苦香。她将帖子递给陈伯:“用酱窖东口的菌丝浆糊封口,要透出三分窖底冰片的凉气。”
镇北将军府书房内,青铜兽炉吞吐着沉水香。萧云谏捏着品酒帖轻嗅,羊脂玉扳指叩响案头青玉镇纸:“陆怀舟,查沈家近三月雄黄采买量,比对玄甲军金疮药损耗——尤其注意窖藏菌丝的转运记录。”
“菌丝?”陆怀舟按住腰间玄铁短刃,“将军怀疑他们用酱坊遮掩......”
“遮掩什么不重要。”萧云谏截断话头,指尖划过拜帖边缘的菌丝结晶,“重要的是这位沈小姐,连封口浆糊都掺了骊山柏木灰。”他忽而轻笑,“三日内,我要知道沈家酱车途经的所有驿站。”
“是,将军。”
黑影掠过屋檐时带落几片梧桐叶,惊起的三只信鸽在暮色中划出银灰弧线。萧云谏举帖对月细看,菌丝在月光下蜿蜒成微型山脉:“沈家这缸浑水,倒是比醉仙楼的女儿红更有意思。”
沈知夏踏入醉仙楼时,鎏金仙鹤香炉正吞吐龙涎香。天香阁的十二折蜀绣屏风上,百蝶穿花图被琉璃灯映得流光溢彩。跑堂的伙计肩搭雪白汗巾,捧着鎏金铜盆穿梭于席间,盆中冰镇着西域葡萄,水珠滚落青砖地面的声响细碎如雨。
“姑娘安坐,给您垫个鹅羽枕。“青衣小厮弓着腰将软枕摆正,又取竹夹从鎏金炭炉中夹出两枚香饼,“这是南诏进贡的蛇涎香,最配断肠醉的烈性。“他手腕轻抖,香灰精准落入汝窑瓷碟,腾起的青烟在琉璃灯下凝成蛇形。这个是三公子惯饮的雪醅酿。”青衣小厮躬身呈上缠枝莲纹酒壶,壶嘴雕着振翅青鸾,“这个是掌柜特赠的冰镇杨梅,解暑最佳。”
戌时三刻的梆声将将响起,楼下忽传来珠帘脆响。萧云谏斜倚着波斯绒毯铺就的楼梯扶手,月白锦袍松散系着,玉冠歪斜似醉非醉:“沈姑娘来得忒早,莫不是急着与本公子共赴黄泉?”他踉跄跌坐在湘妃榻,腰间玉佩撞得案几叮当。
“三公子说笑了。“沈知夏指尖轻点酒盏,缠枝莲纹酒壶瓷面映出她眸中冷光,“黄泉路上自有秦相府的车马开道,知夏不过备些薄酒,送豺狼上路。“她突然抬手掀翻香炉,蛇涎香灰泼在萧云谏袍角,灼出点点焦痕。
“啧,不要这么大气性嘛,可惜了这蛇涎香了。”萧云谏懒洋洋的说。
一旁伺候的青衣小厮适时躬身插话:“贵人可要现在温酒?这断肠醉须得滚水烫过三巡。“他提起錾花铜壶,沸水冲入酒盅时蒸起白雾,琥珀色酒液在琉璃盏中流转如熔金。
“烫酒要七分沸,你当是煮药呢?“萧云谏夺过酒壶,醉醺醺将酒液倾入青玉碗,“沈姑娘可知,这酒里的雄黄...“他突然凑近她耳畔,酒气混着沉水香,“像极了玄甲军坟头的磷火。“
沈知夏偏头避开,发间银簪却被他顺势摘去:“三公子慎言,当心酒气冲了印堂。“她反手将雄黄粉撒入他碗中,“饮了这碗驱邪酒,说不定能见着故人托梦。“
“美人给的自然是要喝的。”酒液入喉刹那,萧云谏瞳孔微缩——这辛辣中带着玄甲军金疮药特有的柏香回甘。
萧云谏突然开口吟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玉筷划过青瓷盏边缘,吟诵声戛然而止,“啧,辛稼轩的词配这酒,倒显得矫情了。“他忽地仰头大笑,“该换李太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仰颈饮尽杯中残酒,脖颈泛起的薄红恰似屏风上朱砂绘的蝶翼:“好酒!当浮三大白!”
沈知夏执壶添酒,琥珀色酒液在琉璃盏中泛起涟漪:“三公子品出这断肠醉的妙处了?“
“妙在七分柏香三分血涩。“萧云谏屈指弹响盏沿,“像极了玄甲军坟头柏树上结的霜。“
“谬赞。“沈知夏晃着杯中残酒,“这酒曲里掺了骊山古柏的千年菌种,后劲可比三公子的剑——“她突然倾身,“出鞘见血,不死不休。“
萧云谏用玉筷忽地敲击青瓷盏,七短三长的《霓裳羽衣曲》震得屏风微颤,屏风后黑影闻声而动。萧云谏踉跄着支起半边身子,月白锦袍滑落肩头时,猩红里衬如血瀑倾泻。“他猛然拽住沈知夏广袖,踉跄着将她扯向怀中。
没有防备被他猛地握住手,“他掌心无茧却虎口发烫,这纨绔演得倒真...”沈知夏心想。
“三公子当心。“沈知夏本想假意搀扶却没想到萧云谏扯的太用力,一齐倒下,湘妃榻上的缠枝莲纹硌得沈知夏腰背生疼,萧云谏带着整个人的重量半压在她身上,男子滚烫的鼻息混着酒气喷在她耳际:“沈姑娘这酒...呃...比秦相府的鸩酒还烈...“他含糊哼起小调,手指无意识摩挲她腕间银镯。两人倒地碰倒桌上酒盏应声碎裂时,沈知夏指尖已勾断玉佩系带。半块青鸾玉入手冰凉,与她袖中的残玉严丝合扣。
“沈姑娘连本公子的腰都要摸?“萧云谏醉眼迷离地捏住她手腕,拇指按在命门穴。醉眼朦胧地凑近:“沈姑娘身上...有骊山柏木香...“他鼻尖擦过她耳垂,声如蚊蚋,“像极了顾行将军棺木的味道。“
顾行将军?他是谁?沈知夏捕捉萧云谏话里的信息,她突然将雄黄粉拍在他颈侧:“三公子衣领沾了蛇莓汁,当心招蛊。“她顺势推开萧云谏抽身而起,将他的半块青鸾玉重新放入他腰间。萧云谏歪倒在波斯绒毯上,玉冠散落青丝如瀑,暗处陆怀舟的弩箭已对准沈知夏后心。残酒泼向屏风后的青衣小厮:“还不给三公子换醒酒汤?“
青衣小厮慌忙收拾满地狼藉,新点的蛇涎香腾起青烟。萧云谏歪在榻上哼着荒腔走板的曲调,手指却精准扣住沈知夏遗落的银簪。
“酉时三刻已过,知夏告退。“沈知夏拂去裙裾香灰,想要验证的事情已经证实,袖中玉佩硌得掌心发烫。行至珠帘处忽回首:“三公子若真喜欢这酒,回头送十坛到将军府——就当谢礼。“
过了一会,醉眼朦胧的萧云谏举着空酒盏对月而笑:“陆怀舟,你说这酒坛里...嗝...能腌下秦相的头颅么?“他踉跄起身时,袖中落下一枚青铜虎符,正压在沈知夏遗落的银簪之上。
暮色如酱,沈知夏立在醉仙楼鎏金匾额下,任晚风卷着楼内残存的龙涎香和酒香扑在面上。她轻抚手腕间残留的灼痛——萧云谏虎口那抹剑茧触感,分明是常年握玄铁重剑才有的印记,绝非纨绔子弟把玩玉器能留下的痕迹。他果然是在隐藏实力。
“吁——”陈伯驾着马车停在沈知夏面前,“姑娘,当心石阶。“陈伯掀开车帘时,怕碰到沈知夏的头,刻意将灯笼往西侧偏了偏。沈知夏余光瞥见巷口黑影闪过,衣角翻飞间露出玄甲军特有的赤金锁边,靴底却沾着骊山特有的红黏土。
沈知夏的睫毛几不可察地颤了颤,玄甲军赤金锁边的暗纹映在她眼里,那抹红黏土剐蹭在青砖缝隙间的痕迹——骊山北坡才有的赭红色岩土,昨日雨后早该板结成块,此刻却湿润如新泥,分明是有人刻意抹在靴底。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惊悸,风掠过颈侧时仿佛还残留着萧云谏指腹的温度,那个醉醺醺捏着她命门穴的纨绔,虎口剑茧的纹路与玄甲军制式重剑的握柄分毫不差。
马车碾过青石板,沈知夏将脊背靠在马车壁上,小几上冰裂纹式样的茶壶釉面映出她蹙眉沉思的模样——萧云谏醉中那句“顾行将军棺木的味道“,此刻才惊雷般在耳畔炸响。她猛然掀开坐垫暗格,取出沈父以前塞给她的《齐民要术》,往昔只当是寻常农书,此刻指尖划过书脊粗砺的装订线,才惊觉内页厚度有异。她将书册横置膝头,逐页摩挲着褐黄纸页,直到第三十七篇“作酱法“处触到织物纤维的滞涩感——半幅帛书从夹层滑落,血迹早已氧化成褐斑,唯有“骊山柏木“四个隶书小楷仍泛着墨光:
「永昌六年七月初九,顾行携军粮图至,托付沈氏秘窖。秦相鹰犬追至骊山,余以柏木菌种藏图于酱缸,若遇青鸾双玉...」
血迹在此处戛然而止。沈知夏指尖发颤,那夜父亲坠楼时紧攥的靛蓝帛书残片,正是此物缺失的下半段。车帘忽被夜风掀起,月光恰好照在“顾行“二字上,墨迹竟渗出暗金纹路,与萧云谏玉佩的鎏金丝如出一辙。
“陈伯,绕道西市。“沈知夏突然叩响车壁,“去取前日订的祛邪糕。“她借着挑帘动作,将书页对准街边灯笼——“顾行“的“行“字在火光下扭曲成狼头图腾,恰是匈奴王庭的密纹。
“老奴省得。“陈伯手中缰绳一抖,马车骤然转向西街暗巷,“济世堂戌时三刻闭市,此刻去取...怕是掌柜要起疑。“
“就是要让他起疑。“沈知夏指尖抚过帛书狼纹,冷月映得她唇角讥诮如刀,“掌柜若当真问起,便说这糕要送去秦相夫人赏梅宴。“
陈伯叩响乌木门环时,药铺内正传来铁碾研磨药末的细响。门缝里漏出半截染血纱布,血渍呈诡异的青紫色,还混着艾草焦糊味。“对不住,今日闭市...“掌柜的沙哑嗓音戛然而止——沈知夏的鞋尖已卡进门缝,月光映得她鬓边银丝步摇寒光凛凛。
“申时三刻的急诊,治的可是秦相府的马奴?“她屈指弹落粘在袖口雄黄粉,“祛邪糕若误了火候,掌柜的拿什么赔济世堂的招牌?“
掌柜的瞳孔骤缩,额角瞬间沁出冷汗:“姑娘恕罪!老朽这就...“他急退半步撞翻药碾,碾槽里未收的蒲公英根撒了满地。廊下配药的灰衣学徒闻声探头,被他厉声喝住:“杵着作甚!还不替这位军爷换药!“
沈知夏冷眼看着学徒哆嗦着捧走染血纱布,血腥气混着陈年艾草味在堂内弥漫。掌柜的用袖口反复揩拭掌心,用已经擦红的手抓起案头药巾:“祛邪糕在窖里镇着,这就取来...“话音未落,他碰到桌角,桌边的一盒银针哗啦倾覆,其中竟还混着几根蛇形银针。沈知夏心想:连暗器都仿南诏制式,这般明目张胆,真是装都不装了,当真欺我大周无人识得九头蛇图腾?
不一会儿掌柜捧着青瓷食盒迎出,那食盒通体釉色如雨后天青,盒身浮雕着缠枝毒芹纹,九头蛇徽记盘踞盖顶,蛇鳞细密处嵌着孔雀石碎星。沈知夏的指尖擦过蛇眼,冰凉触感激得她后颈寒毛倒竖——与柳姨娘耳坠上的孔雀石一样,都是南诏巫山特有的孔雀泪矿。
“按姑娘嘱咐,雄黄加了三钱。“掌柜掀开盒盖,十二枚糯米糕透如水晶,内里菌丝脉络在烛火下泛着荧荧绿光,“此糕佐姜茶最佳,姑娘可要...“
“掌柜记岔了。“沈知夏截断话头,拈起块糕点对着灯笼细看,“我要的是三钱雄黄配七分蛇莓,怎的闻着倒像骊山柏木的腐味?“她突然将菌糕碾碎在蛇口处,孢子粉簌簌落进镂空的蛇信凹槽。
掌柜的喉结滚动如吞刀:“暴雨冲垮骊山道,蛇莓断供...姑娘见谅。“他袖中滑出半截竹哨,尾端刻着玄甲军的虎头纹,刚想收起来便被陈伯手中的马鞭压住。
“老哥这竹哨精巧,“陈伯的马鞭在掌柜手背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倒像是玄甲军传令的虎头笛缺了半截?“
掌柜的额角沁汗:“说笑!这就是个孩童玩物...“
“孩童手里可没有刻着玄甲军的虎头纹!“沈知夏将食盒重重一盖,“三日后我亲自来取蛇莓糕——若再拿菌丝充数...“她指尖拂过九头蛇断尾处,“济世堂的招牌,怕是要换个写法了。“
马车驶离时,掌柜倚门的身影被灯笼拉得老长。陈伯抖开缰绳低语:“姑娘,那竹哨...“
“玄甲军传令笛的第三小节切口,“沈知夏闭目揉着眉心,“刚才进去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那伤者血的颜色不正常,还有屋子里的混合着艾草的糊味”沈知夏说。
“是有闻到过,难道那人不对劲?”陈伯问到。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人是秦相的马奴。”
“姑娘仅凭这两处就断定那人是秦相家的马奴?”
“你看他衣服的料子,是粗制苎麻,边缘沾着马厩特有的黑麦草籽。我记得这草籽,仅在秦相府的马奴中才有。还有你看看他的血,正常人血的颜色都是红的,就是中毒的血颜色也都有所不同,这个人的血渍呈青紫色,是接触过腐坏马鞍草革导致的败血症特征。一进去有艾草的焦糊味,还混着马齿苋草汁液的酸腐气,这是南诏巫医治疗马蹄铁刮伤的独门配方。当时那个掌柜碰倒铁碾里的蒲公英根,这个转解马粪中的炭疽菌毒素。”
“老奴明白了,那这么说,这个时间正是秦相府马奴轮岗味战马的时间,此时这人却不在府中,说明受伤必与军务有关。”陈伯恍然大悟。
“这些事情自有人关心,说不定就是他做的呢。”
“姑娘是说萧三公子?”
“谁知道呢?”沈知夏说。“该回家了。萧云谏手下的人,倒是演得一手好戏。“
萧云谏踏出醉仙楼时,月影正攀上琉璃飞檐。他信手扯松腰间玉带,靴尖状似无意踢飞一粒石子,那石子“叮“地撞在巷尾铜锣上,铜锣发出“镗——!”一声,惊得树梢暗哨身形一晃。“啧,秦相也太不心疼下属了,“他仰头饮尽壶中残酒,“子时三刻还让人喝西北风。“
陆怀舟准备的玄铁马车停在银杏树下,车辕雕着玄甲军暗纹。萧云谏弹落襟前酒渍,陆怀舟已掀起车帘:“公子,沈姑娘的马车往东街走了半里,突然调头奔西市。“
陆怀舟递过醒酒茶,茶汤里浮着三片柏木菌丝。“陈伯在济世堂外兜了三圈才叩门。“
“西市...“萧云谏碾碎指间柏木菌丝,冷笑道:“查查济世堂掌柜的妻小——若在秦相庄子上,就把人请到玄甲军地牢做客。“
“上月就查清了,“陆怀舟翻开车壁暗格,军械图下压着份名册,“他侄子正是半年前我军安插进秦相府的厨子,前日刚升了掌勺。“
萧云谏眉峰微挑:“那便让这位掌勺,明日往秦相羹汤里多撒把蛇莓。“
黑铁浇筑的将军府正门缓缓开启,两尊睚眦石像的眼珠随马车轨迹转动。萧云谏穿过演武场时,十八架连弩机括声在夜色中如虫鸣窸窣。在书房内的《山河社稷图》后,他从腰间拿出青鸾玉又拿出了沈知夏的银簪一齐放到了书房柜子的暗格里,暗格吞下青鸾玉与银簪时发出蛇鳞摩擦般的细响。
暗格刚归位,雕花地砖忽地传来三轻两重的叩击声——是玄甲军暗卫特有的联络信号。
“进。“萧云谏话音未落,黑影已从梁上翻落。暗卫单膝点地,护腕铁甲与青石板相撞的脆响惊飞窗外夜枭。“济世堂掌柜与沈姑娘周旋两刻钟,期间亮过虎头笛。“他双手呈上半截竹哨,切口处玄甲军暗纹映着烛火。
“济世堂掌柜亮过虎头笛?“萧云谏把玩着暗卫呈上的竹哨残片,切口处玄甲军暗纹清晰可辨。
“竹哨切口确是玄甲军的暗纹。“暗卫说,“掌柜被陈伯马鞭压腕时脱手,属下趁乱取的。“
“按您半年前布的局,那半截笛子本该在匈奴使臣遇刺时出现。但掌柜今日用得急,切口比预定深了半分。另外三日前济世堂购入十斤蛇莓,马钱子解读必备药材,而秦相府上月刚补充马钱子库存。秦相府马奴头目赵四,申时初刻纵马疾驰出城,鞍袋鼓胀似藏密件。具体是什么东西,属下还在查。“
萧云谏忽将竹哨掷入炭盆,青烟扭曲成九头蛇状:“深这半分,足够秦相疑心是南诏的手笔了。告诉厨子,三日后秦相必犯头风,记得端上蛇莓冰碗。“萧云谏想了想又说“从今晚开始盯紧沈家,尤其是沈知夏。从沈家家主重伤到现在的沈家发生的所有事情都给我查一遍。”“是!”
暗卫领命退至窗边,身形如墨融于夜色。远处梆子敲过三更,炭盆里的竹哨已化作灰白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