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赵轩和周逸的呼喊声在山林间回荡,苏珩正要现身,却突然瞥见远处树影中闪过几缕黑影。

她瞳孔骤缩,猛地将两人拽进灌木丛,压低声音:“别出声,追兵还在附近!”

三人屏息伏在荆棘丛中,衣料被尖刺勾破,鲜血渗出也浑然不觉。脚步声由远及近,几个黑衣人举着火把在林中游弋,火光映出他们腰间悬挂的鎏金匕首——正是当日在茶楼所见神秘组织的标记。

“分头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为首者沙哑的命令惊飞了树梢栖息的夜枭。

苏珩攥紧藏在袖中的名单,指甲几乎要刺破纸张。周逸忽然轻扯她衣袖,示意看向右侧山壁。

借着月光,苏珩发现山壁上有道狭窄裂缝,藤蔓遮掩下勉强可容一人通过。她当机立断,从怀中掏出药瓶倒出些粉末撒在来时路径。这是绿竹特制的迷踪散,能混淆追踪者的嗅觉。

“跟我来。”

苏珩贴着山壁移动,背部被凸起的岩石刮得生疼。裂缝深处豁然开朗,竟是个天然石洞。

她摸出火折子点燃,洞壁上斑驳的壁画让三人瞳孔骤缩——画中分明是侯府祠堂的飞檐斗拱,与苏珩幼时见过的族徽一模一样!

“这...这是侯府先祖避难的密道!”苏珩指尖颤抖,想起祖父临终前曾提及家族留有退路。石洞深处传来潺潺水声,赵轩扒开苔藓,露出半块刻着“忠魂”的残碑。

洞外突然传来打斗声,夹杂着熟悉的剑鸣。苏珩心头一跳,透过缝隙望去,竟是绿竹手持弯刀与黑衣人缠斗。她发间插着苏珩的玉簪,故意将追兵引向相反方向。

“快走!”苏珩推了推愣神的赵轩,“沿着水流方向,出口应该在五里外的断崖下方。”

周逸突然拽住她手腕,指向洞顶垂落的藤蔓:“看!”

藤蔓上挂着个青铜匣子,落满灰尘却未锈蚀。苏珩颤抖着打开,里面是半块虎符和一卷血书。展开血书的瞬间,洞中突然刮起阴风,火把熄灭的刹那,她看清了开头几个大字——“侯府沉冤录”。

山洞内漆黑一片,苏珩紧紧攥着血书与虎符,心跳如雷。赵轩和周逸摸索着靠近,三人挤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出。洞外的打斗声渐渐平息,四周陷入死寂,苏珩深知,此刻是解读血书的绝佳时机,稍有耽搁,便可能错失关键线索。

她哆哆嗦嗦地重新点燃火折子,微弱的光映照出血书的字迹。血书是侯府先辈所写,详细记录了多年前一场惊天阴谋。

原来,侯府曾掌握着关乎国家命脉的军权,引得朝中奸臣觊觎。为了夺取军权,奸臣与神秘组织联手,先是伪造侯府私通外敌的信件,又买通宫中眼线,将证据呈到皇帝面前。皇帝生性多疑,未加详查便下令抄家,侯府一夜之间覆灭。

而那半块虎符,正是调动边境十万精兵的关键信物。

苏珩的祖父察觉到危险,提前将虎符一分为二,自己藏了半块,另一半则托付给亲信,却没想到亲信背叛,导致侯府孤立无援。如今,苏珩手中的半块虎符,是翻案的关键,也是奸臣们极力追杀她的原因。

“我们必须把这些证据呈交给皇上,为侯府昭雪!”苏珩目光坚定,看向赵轩和周逸。

赵轩用力点头:“苏兄,我们陪你一起!”毕竟侯府有恩于他们。

周逸却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皇上被奸臣蒙蔽多年,仅凭这些,恐怕难以取信于他,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正说着,洞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似乎又有追兵赶来。

苏珩急忙将血书和虎符藏好,三人屏住呼吸,躲在山洞深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洞口停了下来,苏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不自觉地握住了腰间的匕首。

突然,洞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苏珩,你在里面吗?是我,顾怀瑾。”

苏珩心中一惊,顾怀瑾怎么会找到这里?她示意赵轩和周逸躲好,自己小心翼翼地走出山洞,只见顾晏之孤身一人,神色疲惫却带着几分诚恳。

“苏珩,我知道你对我心存疑虑,但此刻,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顾怀瑾开门见山地说,“我早已察觉朝中奸臣的阴谋,一直在暗中调查,我知道你手中有证据,我们联手,定能扳倒他们。”

苏珩眼中满是警惕,冷笑道:“就你,我凭什么相信你?”顾怀瑾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正是当年侯府送给皇室的信物。他缓缓说道:“当年侯府对我有恩,我一直铭记在心。如今,我愿同你一起为侯府昭雪,以报恩情。”

苏珩心中动摇,她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看着顾怀瑾手中的玉佩,又想起血书中的内容,她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对抗庞大的奸臣势力。

犹豫片刻后,她咬咬牙说:“好,我信你,但你若敢背叛,我定不会放过你!”

顾怀瑾郑重地点点头:“一言为定!”

此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来临,而苏珩深知,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们必须在奸臣们察觉之前,找到扳倒他们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