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禁忌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医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药物的作用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药物有利的一面(治疗作用),避免和克服其不利的一面(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疾病的方式有两方面,即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前者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症状而不能祛除病因,例如镇痛药的止痛作用,解热药的退热作用。后者则能消除致病的原因使疾病得到治愈,例如有的抗生素能选择性地“杀灭”体内致病微生物,而对人体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两种治疗方式不可偏废。医师在用药之前,首先要诊断明确疾病,以求做到“辨证施药”。对因治疗固然重要,但某些严重症状如不及时加以适当治疗和控制,可能危及生命,或者发展下去可能成为第二级病因,对症治疗的重要性自不亚于对因治疗。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年龄、体质、基因、性别等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治疗。

本章对本书内容所涉及的有关原则性问题作一简要的理论阐述,以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