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孙先生
- 从向黄皮子讨封开始做傩神
- 熘肥肠
- 2061字
- 2025-05-14 10:16:00
林寒走进杏林书院,方才阿尤想跑,却是被林寒生拉硬拽的给带了进来。
身前的那名书生背负着双手,如今有了银钱的开路,语气倒也算是温和。
“不知二位,今日来我书院,是为游览还是为了听学?”
将阿尤安抚住,看着对方用衣衫遮住了脸,林寒翻了个白眼,听见这儒生询问,林寒这才开口:“这位兄台,我今日来,是有一些学问不通,故此想求见书院之中的夫子,为在下解惑。”
“原来是为了解惑而来,不过嘛,这书院之中的夫子都是很忙的,平日里还要教授书院学子学问,时间宝贵,可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林寒闻言一怔,却是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赶紧从怀中再度拿出一枚银子不动声色的递了过去:“在下不才,但对这学问之事实在是废寝忘食,劳烦兄台帮忙通传一声,在下若能解开疑问,必不会忘记今日兄台之情。”
那书生见林寒如此上道,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将银子收进怀里,轻笑着开口:“我就喜欢你这种求知若渴的人,这若是换了别人,怕是我理都不理。”
“今日书院之中来了一位贵客,门中夫子大多都去作陪,倒是还有一位夫子有空,我便领你去他那里吧。”
“不知兄台,这位先生名讳,免得见了面,失了礼数。”
“这位先生啊,性格比较刚直,姓孙,你叫他孙先生便可。”
姓孙?
怎么感觉,有些耳熟?
可阿尤却是在一旁疯狂的拉着林寒的衣角,林寒还以为阿尤是有什么事,可看着对方掩面欲走的样子,还是让林寒拉住。
“阿尤,你干什么去。”
“寒弟,你莫非是忘了,我之前跟你说的......”
“你之前说的?”
林寒突然脸色一变:“应该不会这么巧吧。”
这天下姓孙的人多了去了,应该还不会直接撞上吧......
不多时,林寒和阿尤两人便跟随着儒生的脚步来到了一处雅致的庭院之中。
庭院上书,春风堂三字,倒是隐隐透露出一股让人舒心的意味。
那书生进入庭院之中,过了一会,这才出来对着两人点了点头,倒是并未注意到两人的异常。
“进去吧,孙夫子已经在里面等着你们了。”
林寒拱手致谢,不由得暗自咽了口唾沫,隐晦的看了一眼阿尤,却见阿尤此刻紧紧的盯着脚尖,不敢抬头。
林寒心中咯噔一声,可此时已经到了对方门前,便是不愿进去,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去了。
抬脚入院,便见院中种满了杏树,分明已然到了冬月,可杏花却是挂了满枝。
如今清风一吹,倒真有置身春风之中的感觉。
院中青石铺成的小路直达院中的那一顶小亭,小亭之中正有人抚琴而作,琴声紧促,似乎是弹奏之人心绪不佳。
林寒咽了口唾沫,却见阿尤此刻根本不敢上前。
见阿尤如此怂蛋的模样,林寒也是有些无奈,只好自己朝着那小亭之中走去。
还未走近,林寒便致礼拜道:“后学林寒,承蒙李通玄李先生教化,特来书院拜见孙先生。”
声音落下,亭中抚琴之人的动作一顿,琴声骤然停歇,略些苍老的声音带着诧异响起:“李通玄?他让你来的?”
林寒闻言,赶紧抬起头,将怀中李通玄为自己写好的书信递了出去。
而也是这一抬头,林寒才看清了这位孙先生的模样。
看外貌,像是已然七十的老者,虽然满头华发,但一双眼睛格外明亮,没有一丝迟暮之感,霜白的胡子更是被打理的一丝不苟,此时接过林寒手中的信件,打开仔细的翻看起来。
只是看着看着,孙先生眼中的诧异更加明显,不由得将视线落在了林寒身上:“这信中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之言,出自于你之手?!”
林寒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丝毫不脸红的点了点头:“一些浅薄之见,让先生见笑了。”
“这可不是浅薄之见......”孙先生眼中还残留着一丝惊叹,只是片刻后,看着林寒的目光中又带上了一丝见才心喜和古怪的视线:“你便是那位击退了安王的少年英才?”
“并非是我击败的,只是出了一点力......”
“能让李通玄这小家伙如此赞叹,你出的力,可不是一点半点......那你可知,我是谁?”
林寒此刻已然是猜出了七七八八,可还是装作糊涂道:“晚辈不知。”
“我与安王,倒也算是有一些师徒缘分。”孙先生看着林寒紧绷的脸色,不由得摇头失笑:“你不必如此紧张,安王能做出此等悖逆之举,便说明我与他的师徒缘分已尽,更何况,我也不是那种老顽固。”
“那先生的意思是?”
“只是略有感慨罢了,今日正好这书院之中有一场诗会,不妨林小友与我一道去散散心?”
孙先生站起身,看着林寒轻笑道。
闻言,林寒也不知对方打的什么主意,便开口应下。
见此,孙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只是视线落在低着头的阿尤身上时,却不知为何,心中没来由的一阵烦躁,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这位是?”
“这位是与我一道结伴而来的友人,只是他最近脖子上有伤,所以无法抬头,还请先生勿怪。”
孙先生闻言,这才舒展眉头,只是不知道为何,在看向阿尤的视线中,总是带着一种,看朽木的样子。
......
外院,汇春楼。
此地乃是平日里书院弟子读书之余,闲来休憩之所。
楼边有池塘作伴,塘边更是种着各色珍稀灵植,让人心神放松之余,也能更好的让书院弟子追求学问。
而今天的汇春楼,却是格外的人影绰绰。
不但有许多儒生来此眺望,楼内此刻更是设下宴席,举办诗会,外院的诸多的夫子都是亲自作陪。
正因今日,书院之中来了一位贵客。
这位贵客便是在京都之中极负才情,且更是有京都第一美女之称的安阳郡主。
只是此刻安阳郡主坐在主位上,看着一边百无聊赖的听着楼内众夫子吟诗作对而出神的杨红菱,不由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