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商机

接下来李铭和钱刺史商量后续物资配送及一些细则。因为一些矿物备齐还需十几日,所以配送由钱刺史派人送往肃州临乐郡。

第二日李铭便带着主将赵谦,警卫连长宋毅,及几名几名护卫和两个侍女小青小翠逛街,领略幽州的风土人情。

幽州城的街道上依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李铭一身素色锦袍,手持折扇,步履从容地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身后,主将赵谦一身轻甲,目光如炬地扫视四周;警卫连长宋毅则带着几名护卫,不远不近地跟随,既保护周全,又不打扰主子的兴致。两名侍女小青和小翠则跟在李铭身侧,一边低声交谈,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街边的繁华景象。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旌旗招展。绸缎庄的老板娘正热情地向客人展示一匹匹流光溢彩的锦缎;瓷器铺里,青花瓷、白瓷琳琅满目,引得路人频频驻足;茶肆中飘出阵阵茶香,夹杂着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引得众人拍手叫好。

李铭在一家酒肆前停下脚步,抬头望了望招牌,笑道:“这幽州的酒,倒是闻名已久,今日不如尝尝。”赵谦点头称是,宋毅则迅速安排护卫在酒肆内外警戒。

酒肆内,李铭轻抿一口酒,微微皱眉:“这酒虽香,却略显浑浊,口感也欠了几分醇厚。”小青闻言,轻声道:“殿下,之前我和小翠制作酒精时做出来了一些酒,酒液清澈透明,微微晃动时,杯壁上挂着一层薄薄的酒痕,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气,既有粮食的醇厚,又带着一丝难以形容的复杂气息。第一口,我轻轻抿了一口。瞬间,一股热流从舌尖蔓延到喉咙,仿佛一团火焰在口腔中燃烧。那种强烈的刺激感让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抓了一下,火辣辣的,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回甘。第二口时,我学乖了,小口慢饮,让酒液在口中停留片刻。这一次,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层次:初入口时的烈,渐渐转化为一种绵柔的甜,最后在喉咙里留下一丝温热和悠长的余韵。那种感觉,既像是挑战,又像是一种奇妙的享受。若是咱们的这种酒在此售卖,定能独占鳌头。”李铭笑而不语,眼中却闪过一丝惊讶,让这小妮子做酒精,尽然不知不觉间做出了蒸馏酒。以后赚钱又有门路了。

想到这儿,李铭对小青道:“你下次制作那种酒时可以加入一些花瓣,或者水果试试。”小青听了眼前一亮,“殿下,真厉害,小青怎么没想到呢。”

“走吧,咱们去别处转转。”说完李铭便起身向外走去。

走出酒肆,一行人又来到一处集市。集市上,商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售卖着各式各样的货物。李铭注意到,有几个摊位上摆着些粗糙的琉璃制品,中间还夹杂着许多细小气泡,虽色泽暗淡,却仍引得不少人围观。李铭在想幽州虽繁华,但这琉璃工艺却远不及现代。到时自己制造这种玻璃制品,必能大受欢迎。玻璃生意确实是个好市场。

正说着,小翠忽然指着一处盐摊道:“殿下,您看,这里的盐粒粗大,色泽发黄,与咱们宫中的细盐相比,简直天壤之别。”李铭微微一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逛至天色渐暗,李铭才意犹未尽地吩咐回驿站。一路上,他心中盘算着:幽州城商贾云集,百姓富足,正是推广蒸馏酒、玻璃制品的绝佳之地,到时还有京师,这些大城市都是富户,有油水,黎明坏坏一笑。不仅能为以后的王府添砖加瓦,更为日后大业铺路。

回到驿站中,李铭立即召来赵谦和宋毅,吩咐道:“明日开始,你们派人暗中调查幽州城的商市行情,尤其是酒、琉璃和盐的买卖情况。为咱们以后的生意做准备。”两人领命而去,李铭则站在窗前,望着幽州城的万家灯火,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宏图。

三日后李铭率领大军启程,继续西进。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地望向远方,他期待着肃州能早日迎来这些珍贵的物资,为军队的征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队伍中,苏瑾作为赵谦的谋士,也在一旁提醒着赵谦和其他将领。

“将军,我们虽已启程,但肃州路途遥远,未知因素众多,仍需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赵谦点了点头,他知道苏瑾的提醒十分正确。路途中的环境复杂,他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诸位将领,我们要合理安排巡逻和侦察,确保靖王和队伍的安全。同时,与沿途的百姓和势力保持良好的沟通,让靖王顺利抵达目的地。”

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他们深知任重道远,必须全力以赴。

此时,李铭也从马车中探出头来,他看着这支整齐的队伍,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各位兄弟,千里同行,辛苦你们了。我们一同前行,必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李铭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私兵们听到靖王的声音,纷纷单膝跪地。

“殿下,我们愿为靖王效犬马之劳,生死相随!”

李铭连忙道:“都起来吧。我与诸位兄弟是命运共同体,我们一同为肃州的未来而战。”

马车继续前行,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木和草地。私兵们一边前行,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们的耳朵捕捉着每一个细节的声响,眼睛扫视着每一个可疑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