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三镇,云烟骤起。金花紧盯着荧屏,神色凝重,上面跳动的疫情数据,如重锤般敲击着她的心。手机里的微信消息不断闪烁,全是关于疫情的讨论,她的眉头拧成了麻花,暗自思忖:“这疫情,到底啥时候是个头,大家啥时候才能重新展露笑颜哟?”
新春的武汉,拉响了令人揪心的警报。病毒似恶魔般迅速蔓延,惊了这新岁的开端。医护人员们身着白衣,如同战士般,毫不犹豫地冲向抗疫一线,忙碌的身影令人动容。而宅家的百姓们,也积极响应号召,努力阻断病毒的传播路径。金花虽身处榕林,但心系武汉,时刻关注着那边的情况,她深知这场抗疫之战,关乎每一个人。
江城灭疫的号声频频响起,千万白衣天使奋勇向前,无畏无惧。尽管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可金花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病毒。她默默为武汉加油,也为自己身处的这片土地祈福。
金花经营的店铺,平日里热热闹闹,可疫情一来,生意一落千丈。她请三姐帮忙买菜煮饭,为师傅们提供三餐。主食以大米饭为主,偶尔深夜会给大家煮点面条,让大家能吃得暖和。每餐的菜品十分丰富,有肉、有蛋、有鱼,还有新鲜的蔬菜和营养的杂汤,力求营养均衡。考虑到榕林及周边居民大多口味清淡,不爱吃辣,而有些外地人又喜辣,金花特意让三姐把菜品分为辣与不辣两种。三姐厨艺精湛,做出来的饭菜色香味俱佳,几位师傅吃得赞不绝口。唯有小龙比较挑食,碰上不喜欢的菜品就犯愁,偶尔还嘟囔着希望口味能更重些。
有了三姐准备的饭菜,师傅们无需再自行做饭,也不用去隔壁买快餐,大家集中用餐,不仅吃得舒心,还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在建华和黄剑锋的协助下,金花从中午忙到深夜十二点才关店。大部分时间,她都守在店内,热情地在门口迎接客人,根据客人的需求,合理分配服务力量。同时,她还细心地根据客人口味,调整合适的师傅为客人服务。深夜下班关店前,金花总会一丝不苟地仔细核对当日营业款项与师傅记录。要是偶遇账目不符,她便会加班至凌晨一点多,一定要把账目弄清楚。为了更好地管理店铺,金花还设立了店长职位,协助自己处理日常事务。金花技术精湛,在店里,她不仅会指导师傅和新手,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还常常亲自上手,为客人提供推拿、洗脚及治疗脚病等服务。
尽管金花如此努力经营,可店铺的生意依旧普通。一年下来,扣除门店租金、伙食、水电,以及用药和卫生消耗品等各项费用,盈利只有五六万元,这其中还包含了她当师傅的工资。然而,金花每年仅保险费用就高达六七万,这点盈利根本不够,还略有不足。好在儿女懂事,时常帮她代缴部分保险,偶尔金花也会叫老公交些钱,建华也会给予一定帮助。靠着多方支持,才勉强维持住生活开支的平衡。虽说生活中人情世故和红白事等支出,时常会打乱收支计划,但金花总能想尽办法勉强应对,今年欠的明年再补上。
距离 2020年春节没剩几天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风暴般席卷全国。这是一种类似流感的肺炎病毒,起源于武汉,短短数日,便如野火般迅速蔓延,感染了众多人员。现代交通极为便捷,商旅人士流动性极大,全国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可达三百多公里,正因如此,不到半月,大部分省份都出现了疫情。感染者大多伴有发烧、干咳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这种传染性肺炎病毒在初期缺乏特效药,一旦患病,治疗难度极大。仅仅一个月内,全国感染人数就迅速飚升!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许多国家相继沦陷,全球确诊病例很快上升!
全国各地迅速行动起来,纷纷采取严格措施。为限制人员流动,调整了交通运输安排。各个城市的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城市,果断把进出城市的道路给堵了。武汉及许多城市实施了极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各省之间也加强了交通管控。社区和村庄对来往的外来人员管理愈发严格。
人们只能全都呆在家里,不能出门。困在屋里没几天,大家就受不了这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居民们开始通过窗口相互交流,有人甚至对着对面的楼唱起歌来,试图打破这份压抑。部分人被允许出社区门去购物,但要按照单双日安排,而且必须戴好口罩。进入社区时,都要接受体温检测。一旦发现有体温升高及发热的人,就会马上被隔离,采集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病情严重的患者,会被及时送往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在武汉,染病的人太多了,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导致医疗资源一度极度紧张。医护人员因长期奋战在一线,防护物资不足,部分人不幸感染。以致有些有病的人,只能无奈地呆在家里等待救援。当时尚无特效药,只能通过中草药等方法,慢慢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经过几十天的治疗,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即视为康复,但也有部分患者未能等到康复,令人痛心不已。全国各地及部队的医疗团队纷纷紧急奔赴武汉支援,大家齐心协力,共抗疫情。
因为口罩用量剧增,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口罩都断货了,供不应求。金花的店从春节放假后,一直大门紧闭。直到正月十五过了,金花看到电视播报,疫情开始出现缓解迹象,全国每天的新增病例大量减少,每天得病人数也在大幅度下降,榕林已经十天没有新增病例了,更没人因疫情去世。国家开始宣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复工复产。按正常年份,正月十五过后,所有店铺都会恢复开业,可今年这个时候,古桥镇政府却还是不让开店。金花满心疑惑,忍不住向镇里打听缘由。
按镇里领导的说法,碰到这百年不遇的严重疫情,现在市里还没有明确宣布疫情结束,一旦开业,人员聚集,流动性加大,极易引发病毒传染,会让疫情变得更加严重。而且,更棘手的是学校不敢开学。学校里学生众多,教室空间有限,同学们挨得那么近,一旦有病毒传播,后果不堪设想。公共娱乐场所也都暂停营业,像金花经营的推拿、修脚店,也被认为是容易引发病毒传染的地方,所以暂时不能开业。
金花在春节前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就放假回家了,一直躲在家里。由于疫情,春节期间农村老家的婚丧嫁娶活动,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喜宴不让搞,丧事也从简操办,金花几乎没有回乡去喝那些红白酒、参加那些喜丧事。过了二月初十,金花仍未收到允许开业的通知。然而,即便不开店,店租仍需按时缴纳。金花去年赚得的四万元收入,还不够支付七万元的社会保险费用。好在女儿贴心,给了她两万元的支持,丈夫也勉强凑出了一万元,这才刚好够缴纳社会和商业保险费用。幸运的是,女儿从上海回来过年,春节期间的大部分开销都由女婿承担了,这让金花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金花对尽快恢复营业的渴望愈发强烈。与此同时,几位师傅在家呆不住了,主动联系金花,急切地询问开店的具体时间。于是,在二月十五那天中午,金花怀着忐忑的心情,将卷帘门打开了一条半人高的缝隙。师傅们一个接一个弯腰进入店内,满心期待地等待顾客光临。
不久后,店内迎来了多位顾客,大多都是常客。他们习惯了这里的推拿、足部护理等服务,部分顾客还有修脚的需求。两天下来,每天大概能有十来个客人。虽然客人数量比之前少了一半,但金花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收入扣除租金、饭菜钱、水电费和师傅的工资,基本就没什么盈利了。说白了,开业就是为了让师傅们有活干,有钱赚,虽然工资收入可能会减半,但好歹能有口饭吃。可金花这个老板,却是白开店不赚钱,不过她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假如长期不开店,工人肯定留不住,都走了,以后店铺再营业就难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