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宇宙观与神话传说的创世主题

1. 道家宇宙观的内涵

○ 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的整体。道家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观念描绘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宇宙生成模式。其中,“道”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它先于天地,无形无名,却蕴含着无限的创生力量。

2. 对创世神话的影响

○ 在许多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都能看到道家宇宙观的影子。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盘古孕育于混沌之中,混沌类似于道家的“道”所代表的那种先于天地的原始状态。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如同“道”生万物的过程,从混沌中开辟出天地,然后身化万物,这一创世模式与道家宇宙观中的创生思想相契合。还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这种创造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在混沌的世界中赋予生命的举动,与道家的宇宙创生观念有着潜在的联系。

二、阴阳观念与神话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1. 道家阴阳观念的特点

○ 道家的阴阳观念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阴和阳是两种基本的力量,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例如,《老子》中提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强调了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

2. 在神话传说中的体现

○ 在神话传说中,许多故事都体现了阴阳观念。如后羿射日的传说,天上十日并出,酷热难耐,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阳盛的状态。而后羿射下九日,恢复了天地间的阴阳平衡。这种阳盛到阴阳平衡的转化,体现了阴阳观念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再如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一事件打破了天地原有的平衡状态,而这种平衡的打破与恢复也可以从阴阳观念的角度来理解,是一种阴阳力量的失衡与再平衡的过程。

三、无为思想与神话人物的行为方式

1. 道家无为思想的含义

○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非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干预的态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认为,人们应该减少人为的干预,让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

2. 神话人物行为中的无为体现

○ 在一些神话传说中,神话人物的行为体现了无为思想。例如,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鲧采用堵塞的方法治水,这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干预,最终失败。而大禹则采用疏导的方法,顺应水的自然流向,这一行为体现了无为思想。大禹没有强行改变水的流向,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这种对无为思想的体现,反映了道家思想对神话传说中人物行为塑造的影响。

四、道家的修炼思想与神话中的神仙形象

1. 道家修炼思想的内容

○ 道家的修炼思想包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方面。通过修炼,人们可以达到延年益寿、超凡脱俗的境界。道家还认为,通过修炼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神通广大的能力。

2. 对神仙形象的影响

○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形象众多,这些神仙形象的塑造受到了道家修炼思想的影响。神仙们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如长生不老、飞行变化等。例如,八仙过海的故事中,八仙各显神通,他们的神通可以看作是道家修炼成果的一种神话化表现。神仙们居住在仙境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反映了道家修炼思想中与自然合一的理念。这些神仙形象的出现和特征的塑造,都与道家修炼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道家的道德观念与神话中的善恶评判

1. 道家道德观念的特点

○ 道家的道德观念强调自然、朴素、不争等价值观。道家认为,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的道德,不追求功名利禄,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

2. 在神话传说中的体现

○ 在神话传说中,善恶评判往往与道家的道德观念相关。例如,在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中,董永的善良、勤劳、孝顺等品质符合道家的道德观念。而那些破坏董永与七仙女幸福生活的恶势力,如地主等,则违背了这些道德观念。这种善恶评判的标准,反映了道家思想在神话传说中的渗透,它影响了神话传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