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半自动研磨机
- 年代:从哈工大毕业到工业巨擘
- 麻瓜船长
- 2100字
- 2025-02-18 22:42:32
冯猛清点一番地上的物资……
石蜡、硬脂酸、红蜡、水溶化蜡槽、机械搅拌机、校准台式天平。
确认物资的数量与分量,都没有差错后,就拿着罗工签名的蜡膜工艺实验书,带着王建业一起去生产车间。
王建业抱着物资跟在后面,好奇道:“冯哥,咱们一会儿就要试验蜡膜的配比吗?”
冯猛有条不紊地说道:“罗工吩咐咱们先尝试一下。要是最终收缩率能够稳定维持在0.3%以内,且抗弯强度能达到5MPa,就采用这个方案,这也是目前毛熊那边所达到的水平。要是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只能再召集大家开会,另寻其他方案了。”
“这样……”王建业思索片刻,又接着问道:“咱们厂之前做过蜡膜吗?收缩率和抗弯强度是多少?”
冯猛流露出回忆的神色,缓缓道:“前年,毛熊专家还在厂里的时候,罗工就做过蜡膜实验,
当时采用的配比是一比一,国内不少工厂也都是用这个比例。
但做出来的蜡膜抗弯强度仅有3.3MPa,这就导致蜡膜在脱模时容易破碎,更不用说运输了。
而且收缩率波动较大,在0.6%-0.8%之间,严重影响了铸件的一致性。
罗工当时还特意向毛熊专家请教,可结果不出意料,对方没有将更合适的比例给我们,后来这件事也就搁置下来了。”
王建业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不知不觉间,随着冯猛来到了生产车间。
眼前的这个车间规模不算大,约莫五十多平米,是厂里专门划分给技术科使用的场地。
在这里可以试验各种新工艺,测试新兴技术,如果工人们脑海中有了新想法,同样也能在这里验证。
毕竟,人民群众的智慧无穷无尽,创造力更是不容小觑。
发明创造,并非只有大学毕业的专业技术员才能做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工人,同样能够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极具价值的技巧与方法。
此时生产车间里,一位老师傅正带着小徒弟,捣鼓着一个废旧的龙门刨床导轨。
小徒弟眼尖,瞧见冯猛领着一名青年走进生产车间,顿时喜出望外,忙不迭地对身旁的老师傅说:“师傅您快看呐,冯技术员来了,这下咱们不用再跑一趟技术科啦!”
老师傅闻声回头,脸上立刻堆满热忱的笑容,快步迎去,主动握住冯猛的手,急切道:“冯技术员呐,你可一定要帮我这个忙。我们师徒俩在这儿捣鼓了大半天,却怎么也弄不出想要的效果,你赶紧给瞅瞅。”
冯猛被老师傅拉着手,来到一台废旧的龙门刨床导轨前,微微皱起眉头:“你们这是打算做什么?”
王建业将手中的物资放下,站在一旁静静围观。
老师傅掏出一根烟递过去,冯猛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抽烟,老师傅只好将烟收了回去,接着解释道:
“是这么回事儿,我们在修理量具的时候,通常都用研磨平板,可这活儿全靠工人手持量具反复推磨,
单是研磨一块平板,就得耗费8到10个小时,平面精度还得看操作者的经验,误差也大,0.02毫米左右。
就算是熟练工人,一天最多也就磨八块,既费时间又耗力气,还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吃力不讨好。
所以我这徒弟就想研究个半自动研磨机,让机器去磨,
我当时就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捣鼓出来的,只有上过大学的技术员才能做成,可他偏不听,非要来试试。”
小徒弟听师傅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想着能省点儿工夫。”
老师傅板起脸,佯装训斥道:“你就是想偷懒,别人都能手工研磨量具,怎么就你事儿这么多?”
小徒弟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冯猛见状,连忙劝道:“姜师傅,您别打击他的积极性。从手动研磨改成半自动研磨,技术层面上并非难事,是可以实现的。”
小徒弟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姜师傅试探着问道:“那您能不能给指点指点?”
冯猛蹲下身,仔细摆弄着废弃的龙门刨床导轨,又拿起研磨平板比划了一番,心中有了初步的思路。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讲出来,而是看向王建业:“王技术员,你对这事儿怎么看?”
我站着看……但这话自然没敢说出口。
王建业也蹲下身,沉思片刻:“想要实现半自动研磨,关键在于将运动轨迹机械化。手工研磨的时候……”
说着,他看向小徒弟,“你给我演示一下手工研磨的操作。”
“好嘞,王技术员。”
小徒弟赶忙捡起一块废铁,当作量具,在平板上演示起手工研磨时,工人一般要做的动作。
王建业仔细观察后,恍然道:“手工研磨的轨迹是8字循环,拆解开来,就是X轴的往复运动和Y轴的间歇进给。
想实现这个复合运动,我们可以采用双曲柄滑块机构,再配上动力源和传动系统,就能实现半自动研磨了。
冯哥,您觉得我这个思路可行吗?”
冯猛木讷的眼神流露出满意,夸赞道:“不错,思路很正确。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实现了。”
小徒弟听到冯猛的夸赞,崇拜的望向王建业:“王技术员,您可太厉害了!一眼就把问题看透,想出了解决办法。我和师傅在这儿捣鼓了许久,越弄越迷糊,脑袋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姜师傅也不禁感慨,连连点头:“还是上大学有出息啊,咱们厂这下又添了一员大将,真是好事!”
王建业心中一时飘飘然,不过很快稳住:“姜师傅,您怎么知道我是新来的技术员?”
姜师傅爽朗一笑:“你们技术科总共就那么几个人,如今多了你这张生面孔,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你是新来的。再听你刚才分析问题的谈吐和思路,不用问,肯定是大学生。”
王建业竖起大拇指:“姜师傅您不愧是老师傅,好眼力!我王建业打心底里佩服。”
小徒弟在一旁,胸脯挺得高高的,满脸骄傲地说:“我师傅可是八级工!”
姜师傅抬手敲了一下小徒弟的脑袋,佯怒道:“就你话多!”
小徒弟只是嘿嘿一笑,也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