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朝小民生计图

明朝,正德年间,应天府郊外的桃源村,青山绿水环绕,农田错落其间。村里有个叫李福生的年轻农户,二十出头,身形精瘦,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几分薄田勉强维生。

清晨,天刚蒙蒙亮,李福生就被窗外的鸡鸣声叫醒。他麻利地起身,简单洗漱后,扛着锄头走向自家田地。此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村里的烟囱陆续升起袅袅炊烟。福生望着自家那几亩稻田,心中满是期待,他渴望今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这样就能攒下些钱,修缮一下破旧的房屋。

田埂上,邻居张老汉正在整理农具,瞧见福生,笑着打招呼:“福生啊,起这么早!”福生连忙回应:“张大爷,您也早!盼着今年稻子能多长些粒儿。”张老汉叹了口气:“唉,这年头,上头赋税不轻,就盼着老天爷赏口饭吃。”福生听了,默默点头,手中的锄头挥得更用力了。

春耕时节,福生整日在田间忙碌,翻地、播种、施肥,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也只是偶尔直起腰,用破旧的衣袖擦一擦额头的汗珠,便又埋头苦干。夜里,他躺在木板床上,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未来的好日子,心中便又燃起希望。

村里有个叫秀儿的姑娘,温柔善良,时常帮福生缝补衣物。每次福生看到秀儿,心中都会泛起别样的情愫。他暗自下定决心,等今年收成好了,就托媒人去秀儿家提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山洪,冲毁了不少农田,福生的稻田也未能幸免。望着被洪水淹没的庄稼,福生欲哭无泪。他站在田边,呆呆地看着一片狼藉,心中满是绝望。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唉声叹气,纷纷感叹这是老天爷降下的灾祸。福生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听说县城里有些工坊会招收短工,便决定去碰碰运气。

福生简单收拾了行囊,告别了张老汉和秀儿,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和他一样的灾民,拖家带口,满脸疲惫。

到了县城,福生四处打听工坊的消息。终于,在城西的一家布坊,他找到了一份短工。布坊里,机杼声不绝于耳,福生跟着老师傅学习织布的手艺。虽然工作辛苦,工钱也不多,但福生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每天早早来到布坊,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从选线到织布,他都力求做到最好。

在布坊里,福生结识了一个叫阿强的年轻人。阿强为人豪爽,对福生十分照顾。休息时,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天。阿强告诉福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攒够钱,开一家自己的小布店。福生听了,心中很是羡慕,他也憧憬着自己能有一天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福生靠着在布坊的辛勤劳作,攒下了一些钱。他打算再干一段时间,就回村里,用这笔钱重新开垦田地,再向秀儿提亲。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一天,福生在布坊劳作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原来是官府的人来征收赋税,布坊老板因交不出足够的银子,被官府的人抓走了。布坊也因此被迫停业,福生又失去了工作。

福生失落地回到村里,却发现村里也因受灾,赋税加重,许多村民都不堪重负。秀儿的家人为了凑齐赋税,打算将秀儿嫁给邻村一个有钱的老财主。福生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找到秀儿,两人相拥而泣。

“秀儿,你等等我,我一定想办法救你。”福生坚定地说。秀儿哭着点头:“福生,我相信你,可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福生四处借钱,但村民们都自身难保,根本借不出钱来。就在福生绝望之际,他突然想起阿强曾说过,城外有个黑市,在那里可以买到一些紧俏物资,价格比市面上高出许多。福生决定冒险去黑市碰碰运气。

夜里,福生悄悄来到黑市。这里鱼龙混杂,充满了各种危险。福生小心翼翼地寻找着机会,终于,他发现有人在收购一种特殊的草药,据说这种草药在京城很受欢迎,价格不菲。福生想起村后山上似乎有这种草药,于是他决定冒险上山采摘。

第二天,福生早早来到山上,开始寻找草药。山上荆棘丛生,福生的手脚被划得伤痕累累,但他顾不上这些,一心只想找到草药。经过一整天的努力,他终于采摘到了足够的草药。

福生带着草药来到黑市,成功地卖了个好价钱。他拿着钱,匆匆赶到秀儿家,替秀儿家还清了债务。秀儿的家人见福生如此有情有义,便答应了他和秀儿的婚事。

婚后,福生和秀儿一起努力,重新开垦田地,日子渐渐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