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诏·无字碑
- 凤临天下:重生之嫡女风华
- 佛前导
- 1962字
- 2025-02-05 13:53:09
第一幕:残雪烬
朱雀台檐角的鎏金铃在朔风中叮当乱响,苏瑾瑜倚着龙纹凭几,指尖抚过奏折上晕开的血渍。噬魂鼎反噬的金痕已从心口蔓至颈侧,在烛火下泛着妖异的磷光。青杏跪在阶前研磨朱砂,铜杵与砚台相撞的脆响里,混着极轻的骨裂声——昨日斩首的十二世家家主,颅骨正在玄武门外堆成观星塔。
“陛下,萧大人求见。“
殿门洞开时卷进细雪,萧煜玄色大氅上凝着冰凌。他解下佩剑掷于金砖,剑鞘撞击声惊飞檐上寒鸦:“江南八百里加急,河道监造使溺毙在未央湖,怀里揣着这个。“
染血的绢帛铺展在龙案上,竟是永昌帝亲笔血诏。字迹被水渍晕染,唯“双生祸“三字清晰如刀刻。苏瑾瑜的指甲抠进诏书边缘,金丝纹路突然迸裂,露出夹层中更陈旧的黄绫——绘着婴儿襁褓的图腾,与赫连凰坠崖时碎裂的玉玲珑纹路重合。
“三更天,开皇陵。“她突然咳嗽,金血溅在萧煜袖口,“我要见见这位'慈父'。“
————————
第二幕:地宫瞳
子时的雪粒子打在青铜兽首门环上,苏瑾瑜抚过皇陵碑文的裂痕。这里本该刻着永昌帝的谥号,如今却布满指甲抓挠的痕迹。当噬魂鼎金印贴上碑面时,地底传来机括转动的闷响,十八道石门次第开启,露出向下延伸的白骨阶——每一级都嵌着婴儿头骨,眼窝里塞满风干的朱砂。
“掌灯。“萧煜剑锋挑破蛛网,鲛人灯照出壁画的真容:永昌帝站在祭坛上,脚下跪着九个怀抱婴孩的妇人。苏瑾瑜的赤金蛇镯突然发烫,她认出最左侧的妇人腕间,戴着与柳姨娘相同的翡翠缠丝镯。
地宫尽头,九具水晶棺悬在铁索上。中央棺椁盖着明黄绸缎,苏瑾瑜扯落的刹那,数百只血蝶从棺中涌出。萧煜挥剑斩落的蝶翼上,赫然写着世家望族的名字。
“果然都在。“苏瑾瑜用银簪挑起棺中玉枕,暗格弹开时滚出七枚带血的乳牙,“永昌三十七年,七个双生子......“
凄厉的哭声突然从头顶传来。萧煜劈开藻井,坠落的竟是个铁笼——里面蜷缩着与苏瑾瑜容貌相同的少女,脚踝锁着刻“二十三“的青铜环。
“你是...二十四妹?“少女嘶哑的嗓音像砂纸磨过陶器,“他终于凑齐四十九个祭品了......“
————————
第三幕:无字谶
五更梆子敲到第三声时,苏瑾瑜在御书房摊开北疆舆图。获救的二十三号祭品缩在炭盆旁,腕间溃烂的伤口滴着黑血,在地砖上汇成古怪图腾。
“永昌帝在各地设育婴堂,专收双生子。“萧煜将密档推过案几,“近三十年共有四十八对,除你与赫连凰外,皆活不过七岁。“
苏瑾瑜的笔尖顿在“琅琊王氏“四字上,朱砂顺着宣纸纹路晕成血掌印。窗外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她反手掷出镇纸,击穿窗纸的刹那,二十三号祭品突然暴起,指甲暴涨三寸直取她咽喉!
“小心!“萧煜旋身将人撞开,后背撞上博古架。青花瓷瓶炸裂的响动中,二十三号的瞳孔变成竖瞳:“主人说...你们都得死......“
苏瑾瑜的赤金蛇镯射出银丝缠住对方脖颈,却在收紧时看到少女锁骨处的凤凰胎记——与她的一模一样。迟疑的瞬息,二十三号咬破舌尖,血雾在空中凝成咒文。
“傀儡蛊!“萧煜的剑刺入少女心口,黑血喷溅在《山河社稷图》上,腐蚀出狰狞的洞,“快封门窗!“
御书房梁柱传来令人牙酸的断裂声,苏瑾瑜被萧煜扑倒在龙椅下。瓦砾纷飞中,她看见二十三号的尸体迅速干瘪,腹腔钻出数百只血蛛,正沿着金砖缝隙爬向暗格中的玉玺。
“接着!“萧煜割破手掌,将血涂在剑锋掷给她,“用你的心头血!“
剑尖刺入心口金印的刹那,整个皇城地动山摇。苏瑾瑜在剧痛中看清血蛛组成的图案——正是皇陵壁画上的祭坛阵。当最后一只血蛛被金焰焚尽时,二十三号的尸体突然开口:
“姐姐,看看你护着的江山......“
————————
第四幕:烬余书
晨光刺破云层时,苏瑾瑜站在奉天殿废墟上。噬魂鼎金印已蔓延至右眼,看世间万物都蒙着血雾。萧煜捧着从血蛛腹中取出的密匣,青铜锁孔正是双生子的胎记形状。
“要开吗?“他的剑锋抵在匣盖缝隙。
苏瑾瑜将染血的玉玲珑按进锁孔:“该结束了。“
匣中滚出的不是密信,而是一截婴孩指骨。骨节上缠着褪色的红绳,绳结打法与柳姨娘留给她的长命锁完全相同。指骨下的羊皮卷写着:
“永昌三十九年腊月初七,取双生女之心头血各三钱,混以人皇骨粉,可镇......“
后面的字被血污浸透,但苏瑾瑜已然明了。她抚过自己心口的疤,突然轻笑:“原来我喝过阿姊的血。“
萧煜的剑突然指向她咽喉:“你不是苏瑾瑜。“
“现在才发觉?“她扯开衣襟,金印下的皮肤开始剥落,露出赫连凰的赤金蛇纹,“从雪焚城那夜,你的瑾瑜就与噬魂鼎同焚了。“
狂风卷着雪片灌入废墟,远处传来世家联军的战鼓声。假女帝指尖凝出金焰,身后浮现四十八道虚影——皆是永昌帝炼化的双生子怨灵。萧煜的剑锋颤抖着刺入她咽喉,却在最后一寸被赤金蛇镯绞碎。
“萧郎啊...“她抚上他惨白的脸,“你以为当年在刑场,真是你算计了我?“
当战火映红整座皇城时,真正的苏瑾瑜正在北狄冰狱深处苏醒。腕间铁链锁着玄冰,心口插着封印噬魂鼎的骨笛。石壁上刻满血字,最新的一道还渗着朱砂:
“新帝永昌四十九年,傀儡破阵,双生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