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看人真准
- 水浒:先杀宋江再杀贼,义薄云天
- 随缘随心也随命
- 2120字
- 2025-04-26 22:54:25
“胡说八道而已,一点上不得台面的个人体会,见笑,见笑!”
许世安笑笑。
天下间尚且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世人的想法又怎会统一,每个人的想法或许有所异同,可不会一样。
“不,你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想法,很难得,只是早了些,你知道,有些事,过早的懂了,于自身而言便是一种痛苦折磨。
而这,会过早的让你摒弃自身的某些情感!”
杨季武神情复杂,微微叹道。
人性当中的情感没有对错,只是由它导致而造成的某些事情的结果,或对或错。
三言两语间,哪怕许世安表情再丰富,笑容盛与否,心里激动兴奋与否,都只是表面,而他从那些字眼里。
没听出许世安对现有生活的任何期待或向往。
那种淡漠,不是朝夕形成的。
一个本性漠然,冷视一切的人,会因为几个人的调戏,羞辱言语,愤而出手,好像是伸张正义。
这就很值得琢磨了。
如果不是基于自身情感共鸣,激发怜悯,同情,那就是有人言传身教。
才导致了许世安如此行为。
“我脑子笨,没听明白!”
许世安挠头,讪笑一声。
心里很是疑惑,一个知县,就是来跟他拉家常,闲聊来的。
对方不说明来意,靠他猜,得到猴年马月去。
“不,你听得很明白,也知道我在说什么,我来呢,也没什么目的,只是想看看一个能跟山匪们屡次拼死,又屡次逃脱的家伙,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不怕我,也不敬我,甚至,瞧不起我,你很矛盾!”
杨季武盯着许世安的眼睛,认真说道。
一个人可以伪装一些东西,可在许多情况下,也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些心中的真实想法。
表情,动作,几个字,一句话,都可以体现出来。
学生看到先生,下级接见上级,耗子怕猫,这些才是常态。
“我猜,村民被屠时,你的愤怒多于悲伤,至于悲伤,更多的像是与之久处的一只猫,一条狗,乃至水里的鱼儿……
而你怒的,是他们毁掉了你日夜熟悉的村庄,人、事、物。
这些,远远超过你对那些早晚碰面的村民的感情。
就好似有着自己领地的猛兽,不容他人涉足自己的领域,我说的对不对?”
杨季武对上许世安的眸子,轻言细语道。
那眼神,直击许世安眸中深处。
“有区别吗?”
许世安神色平静,淡然回道。
他做他该做的,不是很合理么,书上不也是有那么一句,有些事,论迹不论心。
一个人内心深出真正的想法,重要么。
“还是有区别的,你也不用那么看我,我对你说不上有恶意,甚至还有些欣赏,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会令人上头,而理智不会。
一个连自己都骗的人,这得理智到什么程度。
就像是一个种族,在可以模仿另一个种族,又或者,一个文明,在侵吞另一个文明!”
杨季武大有深意道。
某种程度上来说,许世安这样的人,才适合做他这个位子。
因为被他认为的规矩,那便一定是规矩,而不会被感情羁绊,被财帛诱心。
“你看,在我说这些时,你本能的起了戒备,连笑容也没了,说明你认真了,你将我当成了潜在的威胁。
现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吧!”
杨季武笑了笑,从容开口。
许世安沉默不语,也不反驳,什么真的假的,无所谓真实与虚假,在他看来,陪笑的是他,附和的是他,无论是上一刻的自己,还是下一刻的自己。
都是真实的。
不分什么真与不真。
皆因其中体会,感受,做不了假。
这就是人的复杂之处,会根据环境,人,事,物的变化而做出不同反应与应对。
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他在无法避免。
“能跟山匪动手,不管本意是什么,算的上良善,能为萍水相逢的女人出头,无关爱欲,称得上仁义。
你这样的人,多多益善,而像我这样的,真希望全死光了才好!”
杨季武说罢,重重的拍了拍许世安肩膀。
一声长叹后,擦着许世安的肩膀走过,就这么离开了,几句言语,已然透露出,他对许世安的了解,已经不浅。
不然不会看出这么多东西。
许世安愣了愣神,对知县如此莫名其妙的举动感到不理解。
这么聪明的人,不可能审不了案。
他的那点小心思,人家怕是看的清清楚楚。
这个时候,不应该是恩威并施,趁机向他提些要求,或者给一些事给自己做么。
怎么突然就走了?
知县的经历,遭遇,许世安无心探究。
而其最后的那一句话,许世安不明白也不想明白,不管这知县做过什么,该死还是不该死,都不是他该操心的事。
只要没牵连到他,许世安也不会狗拿耗子。
再说,人家也不是耗子。
一个县令,要玩死他,真不是太难的事。
许世安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官场上摸爬滚打的,哪是他这种小虾米能抗衡的,如果说人家有无数种方法整治他的话,许世安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像在面对刚才那样的场景时,直接动手。
在生死一事上,老天爷倒是格外的公平。
任你背景滔天,势比天大,都只能活一次,死一次,从来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许世安随即想到自己,他这样的,算第二次机会吗?
想来不算。
前尘往事俱随风,消得无影无踪。
留下的,不过是些残存的回忆,一个人的记忆,在这岁月长河中,真的不算重要。
“良善,仁义,这可都是夸人的好词,呼,这下应该没事了!”
想了想后,许世安觉得没什么大事。
便松了口气。
知县并无追究到底的想法,否则他出不来县衙。
只是以后,总归得小心些了。
毕竟,人易变。
今日的知县有意护他,不代表以后也会。
人家哪天起意,今日的好事,便是那时催命的丧钟,马虎不来。
不过就当下而言,这位知县,对他印象应该不错。
正当许世安垂眸思虑时,武松的身影也出现在街头,四下搜寻后,在看到许世安的一刻,便直直走来。
许世安无事,他心里也颇为开心。
俱因许世安的几次仗义出手,都算得上莫大恩情。
武松此番,正是为了感谢许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