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老周的井

刘小虎被说中要害,也不好再理论,只哼了声。

阿福自知理亏,支吾两句就不再反驳。

孟菲在一旁终于出口了:“行了,此事到此为止。下次若有人再半途失联,就记入大队勤务本,少给工分。”语气冰冷,直截了当。

刘小虎和阿福都哑口,只好点头。

二人纠纷暂时平息,满屋空气依旧萦绕着不快的尴尬。

李洪昌见状,呼口长气:“好,散了散了。各干各的去吧。”刘小虎和阿福互瞪一眼,翻身出门。

屋里只剩林生、孟菲,还有沈兰、宋雯雯在旁观战。

林生抖了下身子,这才想起自己只穿件单衣,也就没多扯话题:“嗯,既然如此,阿福与刘小虎的事就这么定,下不为例。”

孟菲拨了两下额前短发,端坐椅子,一声“好”算了结。

沈兰望向窗外昏暗天幕,忽而轻声说:“雨其实还没停干透,再来一场大雨也不是没可能,希望他们真能紧守岗位。”

孟菲乜了她一眼:“咱都辛苦,谁敢真偷懒?但人性难说。你那图别停,今儿再去勘查吧。”

这时李洪昌摸着烟斗转进屋来,喊道:“林生啊,听说你伤好了?正好下午还有个事儿——咱西头的老周家想挖水井,刚问到咱大队部,你要不要去给点技术指导?”

林生先是一愣,伤已好了确实该干更多,便爽快答:“好,我去看看。若能帮他们缓解家庭用水也行。”

孟菲却倏地插口:“老周那事儿好像和南坡水渠也有点关系,他打井太深也许影响这片水脉。你得瞧仔细。”

显然她更从全局考量。

林生笑道:“放心,我会调查周边土质。”

宋雯雯忽然想起:“那南坡今天谁看管?红薯好像也要收一点了。”

林生摆手:“先把井事儿搞定,南坡不急一两天。”

沈兰在旁觉到自己也可帮把手,小心问:“那我跟你去吧?反正乌窟洼那边孟菲一时能管。”

林生想想点头:“行。”

孟菲闻言也没拒绝,只沉沉说:“好,我留在乌窟洼盯护堤,别出空挡。”

这般敲定后,林生与沈兰就当天下午出门去老周家看看“打井”事宜。

谁料不出院子几步,就听背后传来急唤声:“林技术员、沈兰,你俩等等。”

回头却见宋雯雯气喘吁吁追上来,脸上还带些犹豫:“我能不能一起去看看?我也想学着记些井水勘测的数据,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她说话有些放低调子,却眼神带兴奋。

林生迟疑片刻,露出温和笑:“当然可以,多你一个也没碍事。”沈兰也微笑示意欢迎。

于是三人一同出发走向村西头。

村西头此处地势相对平缓,有几户人家住在土墙内,干草堆在院里。

老周家便在拐角,几位头发灰白的叔叔、婶子正在围着浅坑挖土。

见林生他们到来,顿时抬头吆喝:“哎呀,总算来了!可把你盼到。”

老周本人年过五十,一双手粗糙满是裂口,显然连日体力劳作。

他伸手抹汗:“林生啊,我这井不知该挖多深。挖浅了怕没水,挖深了又怕遇着沙层坍塌——你给我出出主意行不?”

林生蹲下身,一边看那土层纹理,一边脑中暗暗调动感知。

土壤深度4米处有硬黏土层,继续往下或有中度水脉。

果然如老周所言再深就得小心沙层。

旁边的沈兰也将画纸铺开,迅速勾勒井坑位置和四周土质简图。

宋雯雯仔细记录林生口述的数据:“硬土在4米,以下或有砂壤……需要护壁加固……”她一笔笔写得有条不紊。

老周家里好几个青壮面带忧心:“那护壁可要不少材料,咱拿得出吗?”

林生用温和语调解答:“别太多,几根竹筒、石块就行,关键要及时打牢,不给砂层机会涌进。”

站起身来想了想,又对沈兰说:“你再给他画个简图,一目了然。”

沈兰点头忙画,老周站一旁凑近看,咂舌不已:“了不得啊,你们真是能人。”

看着他们忙碌身影,宋雯雯敛了笑意,细心察看那井坑附近一条沟渠,小心提醒:“这儿万一和南坡渠水相连,会不会影响地力?”

林生想了想:“不至于,位置够远。不过最好做防渗壁。”

又埋头嘱咐老周:“以后别一味深挖,也要看旁边土色变化。”

众人讨论近半个时辰,讲得热火朝天。

沈兰画完后,轻抖纸面朝老周展示,看着她线条清晰,浅灰的笔墨勾勒地形,老周惊叹连连,说:“这真方便,回去我和儿子照着做护壁。”

宋雯雯也不落下,把林生的话全写成一列列项目,让老周存心记住。

“你们小姑娘可比我儿子有能耐啊!”老周感慨道。

二女一并脸红不好意思。

等要回程时,老周和家人把三人送到院门外,拿出一点干粮想招呼,可林生笑着推辞:“我们还忙不完其他事,下回再说。”

老周执意:“拿回去吃也行,算是心意。”

沈兰摇头婉拒,宋雯雯见人家朴实,又不忍冷落,最后索性收下一点儿红薯干:“回去分给大家尝尝,算感谢你们。”

老周乐呵呵点头,“成成,欢迎下回再来。”

三人迈向村中大道,夕阳已倾斜在土墙,映出金色余晖。

“明天县里可能也会到这里转转,这些基础设施的改造,也算成果之一吧?”林生轻声说着,脸上带着几分期待。

沈兰收好画纸,顾不上额汗,眉目透出欣慰:“嗯,至少能证明你们的农技不是空谈。”

宋雯雯补充:“我写的记录可都带了。只要他们肯看,肯定了解。”三人边走边聊,穿过老土屋与低矮柴门,路遇的村民都颔首微笑,似对这三位搞图写字的年青人多了几分尊敬。

一路说着回到大队部,已经临近晚饭时分,几位壮劳力在院里忙拉扯竹条,准备次日去山洼做最后检查。

有人看见林生带着沈兰、宋雯雯归来,纷纷围上来问“老周家井咋样?”

林生笑说“挺好,改天就能见成效”,大家都兴奋鼓掌。

晚饭后,孟菲才从乌窟洼归来,满身尘土,却神色舒缓,对李洪昌说:“没大问题,明天就可拆除临时篝棚。”

眼里闪过胜利意味。

李洪昌哈哈笑:“好,等县里看完,也许就能正式批工程竣工了?”

孟菲瞟到林生与沈兰、宋雯雯都在院里,就招呼:“你们回得正好,来,把今天情况说下。”

林生便把老周打井的细节简述一遍,也提及“有助提升村民对咱们农技的信任”。

孟菲听完后轻轻颔首:“这倒是好事。你伤都好了,也该多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