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第七天,方浦市老城区的青砖吸饱了水汽,在路灯下泛着死鱼肚皮般的冷光。
陈默撑着一把黑色雨伞,站在一扇斑驳的木门前,发现铜制门环上缠绕的类似海藻的浮雕正在缓慢蠕动。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三天前拍摄的专题照片里,这扇门上的浮雕还是普通的浪花纹样。
陈默快速眨了眨眼睛,仔细看了好一阵,这确实像是某种海藻的浮雕图案,刻画地十分逼真。
“是我眼花了?它刚刚是不是动了一下?”陈默皱着眉头继续观察着门环。
看了好一会,那怪异的浮雕也只是静静盘在门环上,一动也不动。
没办法,陈默只得归结于最近报社加班太多导致自己精神状态不太正常。
他举起相机,拍下一张门环的特写。
方浦市这个月不算太平。就在前天,警方又在方浦江底打捞出一具没有皮肤的男性尸体,法医在其胸腔内壁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古怪符号。
这是本月的第三起离奇命案——前两具尸体分别嵌着一大串不明所以的数字,以及没人能理解的公式与数学符号。
基于类似的作案手法,警方断定,这三具尸体均出自同一个凶手,且凶手的心理状态极度扭曲。
这一恐怖的连环杀人案在市民中激起了剧烈的讨论,各大报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舆论焦点,它们纷纷派出自家的得力记者,试图挖掘出更多引人注目的焦点事件。
陈默敲了敲门,手指在木门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屋内没人回应。
据报社内部掌握的信息来看,这里应当是第一位受害人的家。
陈默再次敲了敲门,和上次一样,无人回应。
雨下得更大了,巷子里的风也开始不安分起来,裹挟着雨滴扑倒在陈默的裤腿上,雨滴渗进运动鞋里,冰凉的触感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雨水在铜制门环上凝结成珠,陈默第三次抬手准备叩门时,门缝里突然涌出一股咸腥的冷风。他惊得后退半步,青苔顺着门板爬上鞋尖,那些墨绿色的绒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铜制门环。
陈默慌乱地跺了跺脚,想要摆脱掉这些诡异的青苔。
“后生仔,你身上有死人的味道。”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默猛地回头。算命摊的帆布篷在雨中簌簌作响,篷布边缘垂落的铜铃在风的撩拨下剧烈晃动。老人布满翳膜的眼球转动着,龟裂的嘴唇间露出参差不齐的黑牙,他面前的紫檀卦盘里,七枚铜钱正诡异地竖立在卦位上。
“壬寅年庚戌月丙子日。”老人的指甲划过卦盘,铜钱突然同时倒下组成北斗状,“你本该死在那辆滚落山崖的大巴里。”
雨声骤然尖锐。记忆如受潮的胶片开始粘连。
陈默确实记得咸腥的海风灌进气管的刺痛,记得车窗碎片里映出的青铜海藻雕纹。记忆在这里裂开豁口,当他再次清醒时,正躺在医院的急救床上,护士说搜救队在悬崖底找了两天,车上二十三人唯独他生还。
卦盘上的铜钱开始渗出血锈。“生死簿上你的名字被圈了三次,可你现在还在这里。”老人枯枝般的手指指着陈默画圈。
“哪来的神棍,胡说八道什么呢!”陈默壮着胆子呵斥道。
路灯突然开始闪烁,老人的影子在积水里扭曲成多足生物的形态,随着浪涛般的雨声舒展触须。
陈默吓得说不出话来,他的衬衫领口被冷汗黏在后颈。算命先生布满霉斑的手指突然戳向他右肩。那个部位开始发烫,仿佛皮下有无数蛞蝓在交媾产卵。
“啊!”陈默惊叫,再睁开眼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公寓的床上。
自上周结束了对第一位受害者家属的采访后,陈默连着几天都做着同一个怪梦。原本想向报社请假休息几天,却被社长以专栏进度紧张为由拒绝了。
现在好不容易趁着外出采访的机会在家偷懒,却又被这莫名其妙的怪梦折腾一遍。
窗外已是夜色。陈默掀开被子下床,身下的床单已被汗水浸透。用手简单理了理油腻的头发,迷迷糊糊地走进浴室,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洗了把脸。
陈默抬头看着镜子里颓废的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转身走进淋浴间,打开花洒开始洗澡。
热腾腾的水蒸气很快充盈在浴室的每个角落,陈默慢慢放空思绪,想象自己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热带雨林的猴子,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一段美好时光。
淋浴完毕,陈默光着身子走出淋浴间,甩了甩湿哒哒的头发,随后用手抹掉镜子上的水汽,从脚到头把自己欣赏了一遍。
他的目光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右肩那块自小便存在的棕褐色胎记上。
陈默抬手摸了摸,那块皮肤的触感比周围的正常皮肤要粗糙一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感觉。
方浦市的天气开始转凉了,这几天都是阴雨绵绵,晾在阳台上的衣服总是半干不干的样子,摸上去有种冰冷的湿黏感。
在衣柜里翻了好一阵,挑了几件还算应季的衣服穿上。
“离交稿日还有两天,专题照片也没有整理,采访记录……”
陈默攥着电吹风心不在焉地吹着头发,两眼直愣愣地望向窗外。
电吹风的电机发出巨大的低频噪音,对此时的他来说却是一次舒缓的精神SPA。
直到热风把头皮吹得生疼,陈默这才回过神来。
拣拾好必带的相机和录音笔,又从入户门的挂钩上取下一件灰色冲锋衣披上。
“咔哒。”
锁舌发出一声脆响,公寓再度回归平静。
陈默打开手机扫了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一个信封样式的图标在右上角闪烁着,陈默下滑调出通知栏,顺手把蓝牙耳机塞进了耳朵里。
是报社发来的新邮件。
邮件是下午三点发来的,大致内容是连环杀人案专栏的进度报告,要求陈默尽快完成专题采访,并附有一个名为“专题采访点三”的附件。
“祥和街和平巷82号”。
附件是一张方浦市老城区的地图,上面用醒目的红框标记了一处建筑,边上是简单的文字说明。
这是一个陌生的地址,看起来应该是报社又掌握了什么信息。
陈默想起了之前的怪梦。
第一位受害者的住址也是在老城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关联吗?
陈默皱着眉头思考半天,也没理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去看看再说吧。”陈默就近扫开了一辆共享电动车,调出地图软件的语音导航便出发了。
天空还在飘着细雨,好在气温不算低,只是这湿黏的空气着实让人不爽。
……
老城区不在共享电动车的服务范围,陈默只好把车停在最近的停车点,剩下的路程只能自己走过去了。
这里不像新区那样繁华,让人眼花缭乱,只有简单的太阳能路灯和一片一片的陈旧居民楼。
陈默跟着导航的提示拐进了一条小巷子,巷道里的积水反射着路边路灯的白光,巷子里没有外面马路那么明亮,不过至少还能看得清路。
还没走多远,导航提示即将到达目的地。陈默一边走一边留意着身边的门牌号。
“目的地已到达,感谢您的使用,期待与您下一次见面。”
机械的女声从耳机里传来。
陈默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82号的门牌。
继续向前走过一个拐角,一扇木门赫然出现在眼前,上面挂着铜制的门环装饰。
陈默心脏猛地一缩,整个人惊得定在了原地,还没来得及整理情绪,眼睛的余光刚好瞥到了这户人家的门牌号。
“和平巷82号”。
他迅速拿出手机反复地比对地图与门牌号,这确确实实就是“和平巷82号”!
雨不知何时大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木头发霉的味道。陈默死死地盯着铜制门环,门环上是普通的浪花纹饰。
“这算是老城区特色吗……”陈默紧了紧身上的冲锋衣,呼吸也跟着颤抖起来。
周边的环境闪了一下,陈默这才发现路边有个路灯,此时正随着大雨的冲刷无规律地闪烁,像极了黄泉路上引魂的纸灯。
陈默的心理防线濒临崩溃,他强打起精神,再次看向那对铜制门环。
门环上依旧是普通的浪花纹饰,上面结满了细腻的水珠。门缝边也没有疯长的青苔,木门方方正正,简朴得像是一块掉漆的棺材板。
大雨冲刷着小巷,飞溅的水滴钻入陈默的脖颈,冰凉的触感让他汗毛直立。
陈默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远处隐约传来渡轮的汽笛声,裹着某种低频的震动,让他想起三年前坠崖的大巴车。
闪烁的灯光中,一只手从陈默身后探出,搭在他的右肩上。
雨声戛然而止。
陈默的尖叫梗在喉咙里,发不出一点声音。
“陈组长?你在这儿干嘛呢?”熟悉的声线从背后传来。
身后的人摇了摇陈默的肩膀,疑惑地挤了挤眼睛。
陈默半张着嘴喘着粗气,转过头仔细确认眼前男性的身份。
那人很年轻,发型是最近流行的微分气垫,脸上还戴了一副大大的没有镜片的黑框眼镜,眼神亮得像是打了补光灯。
关键特征一个不少,来者正是他们组新来的实习生。
“何亮?”陈默大呼了一口气,努力地平复了一下心情,“没什么,就随便看看。”
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小了,再没有刚才排山倒海的架势。路灯正常地发出恒定的白光,把何亮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何亮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组长,歪嘴笑道:“鬼才信你是随便看看嘞,是不是社里又给你派任务啦?”
“就是些日常的工作,有个专栏催得紧。”陈默抓了抓头发,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还在发颤,“话说你怎么也在这呢?”
“我就是住这儿的呀,刚就下来倒个垃圾,没想到还能遇上你!”何亮笑呵呵地把手搭在陈默身上,热情地招呼着,“这来都来了,这么晚了回去也不方便,去我家坐会儿呗!”
“不用不用!我坐电动车回去很快就到家了……”
陈默连忙摆了摆手,他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总觉得无端受了人家的恩惠,以后还得想法子还人情。
“哎呀没事,不麻烦的!话说你还没来过我家吧,我家可宽敞了……”何亮不顾陈默的反对,一路领着往家里走,嘴里跟连珠炮似的说个没完。
陈默拗不过这个热情的实习生,只好随了他的意。
临走时,陈默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82号,那户人家装的哪里是木门,只是很常见的钢制防盗门。
陈默傻眼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吗?
“何亮,你出来的时候有没有听见汽笛声?”
“没有啊。陈组长,这儿离港口远着呢,啥笛也不能传这儿来呀。要我说啊陈组长,你就是太好说话了,你看你这累的,你要是……”
两人的说话声渐渐隐去,细雨依旧,和平巷再次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