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浮山脚下,杨巨正欲放出飞舟,陡然间,西北方向一道刺目的红色流光如闪电般疾射而来。
他目光一凝,定睛看去,只见那是步雨师姐的红玉飞舟,步雨师姐正稳稳站立于飞舟之上。
短短数息之间,红玉飞舟如一抹绚丽的红霞,已然飞至,稳稳落在杨巨身侧三十余步之处。
步雨师姐轻盈地迈出飞舟,莲步轻移,朝着杨巨盈盈拱手,笑问道:
“师弟此番前来,莫不是与思琼师姐商谈炼丹之事?”
杨巨听闻,心中正烦闷不已,只是随手抬起手,颇为敷衍地朝她拱了拱,便欲转身离开。
步雨师姐见状,脸上笑意更甚,说道:
“师弟何故如此怏怏不乐?难道不知马上便有一桩大好事,要落到你头上了。”
杨巨斜瞥她一眼,没好气地回道:
“能有什么好事轮到我?倒是师姐整日守在师尊峰下,想来好事不断吧。”
步雨师姐听出杨巨话中的讽意,却并未动怒,反而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他,笑意盈盈道:
“难道师弟,就不想天作地合、共赴瑶池,阴阳互行,携手共成大道吗?”
杨巨听得这话,心中一阵疑惑,实在没太明白步雨师姐话中之意。
步雨师姐见状,俏皮地一笑,道:
“哎,暂且先不与你说了,此事还尚未定下来。你且回去等候消息便是。”
言罢,她莲步轻移,沿着蜿蜒的石梯,朝着半山腰处思琼师姐的庭院走去。
杨巨独自一人,在原地愣愣地站了一会儿。他抬头望向夜空,星月交辉,夜色尚早。
思量着不想明晚再奔波一趟,杨巨索性决定直接前往阴翠谷,去拜访那位胡飞燕师姐。
只见他长袖一挥,绿玉飞舟如同一朵绽放的青莲,轻盈地悬浮而出。杨巨一步踏上飞舟,飞舟瞬间如离弦之箭,朝着东方破空飞去。
飞舟疾驰,杨巨在舟上一边飞行,一边在心中暗自思量这位胡师姐。
想起就在两年前,自己曾卖给她的族侄,也就是胡家家主胡迥一枚夺基丹,心中不禁揣测,她是否知晓此事。
不多时,飞舟进入阴翠谷地界。杨巨熟练地驾驭着飞舟,朝着那棵闻名遐迩的阴碧仙树飞去。
杨巨知晓,阴翠谷柳虹师叔座下的筑基弟子,其洞府大多离阴碧仙树不远。
杨巨缓缓降下飞舟高度,使飞舟距离地面仅有百余丈左右。他一边操控着飞舟,一边目光向下扫视。
飞舟如一只灵动的飞鸟,在山谷间穿梭。约飞行了几十里后,他瞧见一座低山的洞府前,有一男一女两名炼气弟子,正于洞府外的石台上专注对弈。
杨巨径直飞了过去,稳稳悬停在石台西上方二十丈处,对着下方二人朗声道:
“我乃烟霞山杨巨。你们可知阴翠谷胡飞燕的洞府在何处?”
下方二人听闻,立刻站起身来,神色恭敬,一起朝着杨巨的飞舟躬身下拜。其中一位身着青衣的青年男弟子恭敬回道:
“回禀师叔,胡飞燕师叔的洞府,位于阴碧仙树正东七十里处。不知师叔是否需要弟子为您带路?”
杨巨微微点头,淡声道:“不必了。”
言罢,便驾驭飞舟继续向东疾驰而去。
飞舟并未径直前行,而是在建宇神树二十里范围以外,绕了个弧线。不多时,便来到了胡师姐的洞府前。
只见那洞府建于一座清秀小山上,洞府之门朝西而开,正对着阴碧仙树。
杨巨飞舟落地,收起飞舟后,朝着洞府石门,运足灵力开口道:
“胡师姐可在?烟霞山杨巨,特来拜会。”声音在灵力的加持下,如洪钟般清晰地穿透石门,向洞府内传去。
不多时,那洞府石门缓缓打开。杨巨静静伫立,本以为会是胡师姐亲自出迎。
却不想,从门内走出的,竟是一名年轻俊美的炼气男弟子。
那弟子瞧见杨巨,脸色瞬间变得极为紧张,慌慌张张地朝着杨巨躬身一拜,低声唤了句“师叔”,便匆匆离去。
此般情景,让杨巨不禁想起当年,自己来阴翠谷拜访怀师叔时,从他洞府中走出的那位年轻貌美的女弟子,以及与之一同出现的“甘师姐”。
心中暗自嘀咕:
“这阴翠谷,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尽是些奇奇怪怪的男盗女娼之事。”
就在这时,洞府内传来胡师姐的声音:
“杨师弟,快快进来吧。”杨巨猛地同时挥开两袖,似要驱散那隐隐涌到身前的胭粉之气,随后抬脚迈入洞府。
进入洞府后,杨巨不禁暗自赞叹,这洞府虽谈不上多么宽敞宏大,但布置得极为精致。
仅在前廊之中,灵灯散发着柔和光芒,与周围的水木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典雅的氛围。
行至洞府前室,杨巨便看到胡师姐身着一身宽松的白色衬裙,正坐在一张木桌旁,为他倒茶相候。
杨巨目光落在她身上,不禁微微一楞。只见胡师姐虽是筑基中期修为,身材却颇为瘦小,长相也极为普通。
然而,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气息,却让杨巨有种莫名的熟悉之感,心中笃定自己必定在何处见过她。
胡师姐见杨巨这般模样,不禁轻笑一声,说道:
“看来师弟还记得。没错,两年前在绿水镇海客楼,你与我族侄胡迥交易之时,那个黑衣人,便是我。”
杨巨闻言,心中一惊。他清楚记得,当时自己竟丝毫未从那黑衣人身上,察觉到筑基修士的修为。
胡师姐又微笑着说道:
“听闻师弟筑基的喜讯,我亦是惊喜万分,便让族侄胡迥给师弟送去了贺礼。师弟应该已经收到了吧?”
杨巨点了点头,他确实收到了胡迥以胡家名义送来的贺礼,乃是二百块中品木灵石。
“师弟快过来坐吧,咱们已然是相识之人了。”胡师姐笑意盈盈地说道。
随后,杨巨走上前去,在木桌左侧落座。紧接着,两人很快便切入正题,谈起了炼制青基丹之事。
许是都领受了上面师尊的法旨,两人交谈起来直截了当,毫无拐弯抹角之意,也未互相试探。
仅仅花了约半刻功夫,两人便已商定妥当。
日后杨巨每月为阴翠谷炼制四炉青基丹,所需药材皆由阴翠谷自行筹备,杨巨则收取五百灵石作为报酬。
每月十五,由阴翠谷派人将药材送至烟霞山思琼师姐处,并带走杨巨所炼的青基丹。
商定之后,两人又稍作寒暄,杨巨便起身告辞。胡师姐亲自将他送至那座清秀小山的山脚下。
离开小山后,杨巨并未立刻放出飞舟,而是独自一人,在月光如水的阴翠谷林木间,向南漫步而行。
虽说他对阴翠谷的人并无好感,但谷中漫山遍野的灵树灵木,却让他倍感亲切。
他本就身具木土灵根,又修炼木系功法,虽说木能生火,他的许多法术神通都与火相关,但内心深处,依旧钟情于充满木灵气与繁茂树木的地方。
漫步在这月光洒落的林间,杨巨体内的木灵力仿佛受到感召,也随之缓缓荡漾起来。不知不觉间,他已向南走出三十多里。
杨巨轻轻叹了口气,随后放出飞舟,向着远方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