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杨巨右手轻轻伸进袖口,腰间光芒一闪,一件短剑瞬间出现在他手中。那是一把精致的短剑,剑身之上清晰地刻着两个字——“寒黎”。
这正是寒黎师兄的随身佩剑,多年来,杨巨一直将其带在身边。
杨巨将短剑递到寒涛手中,认真地说道:
“这块短剑,是你伯父寒黎的。你拿着它去沈国颖州谢桥镇的乌家堡,找到观中的陈武、赵甲、宋鸣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就说这是一个姓杨的人让你带来的,并且让你来拜入乌家堡。
他们定会收下你,而且还会对你倾囊相授,传授你高深的武艺。”
寒涛眼中满是将信将疑之色,然而当他看到短剑上“寒黎”二字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强烈的震惊。
随后,杨巨缓缓闭上了双眼,不再说话。
寒涛便手持短剑,默默走到一旁。直到天亮时分,他才终于抵不住疲惫,沉沉睡了过去。
当寒涛再次醒来时,发现身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匹黑红色的骏马。那骏马身姿矫健,毛色油亮,一看便是马中极品。他环顾四周,却发现那位杨姓前辈早已不见踪影。
他急忙摸出怀中的短剑,触手温热,这才确定昨晚发生的一切并非梦境。
随后,这少年便起身跨上骏马,朝着西边策马而去。
而此时,杨巨正静静地站在一座山的山顶上,目光注视着寒涛远去的身影。
并且,杨巨并未就此离去,而是一路悄无声息地跟在了寒涛的身后。毕竟路途如此遥远,寒涛又如此年轻,还有歹人在暗中追杀,实在是不安全。
在后面慢慢跟随的过程中,杨巨暗中出手,除掉了几波试图追杀寒涛的歹人。
就这样,杨巨足足护送了寒涛一个月,直到他进入了沈国颖州谢桥镇。此时,距离杨巨的家乡杨家村也不过百里出头了。
在此处,杨巨停下了脚步。他今年已然六十岁,若家中老母依然健在,此时应该已有七十大几了;
大哥想必也已步入花甲之年,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他心中满是犹豫。若自己前去看望家人一眼,不知会在家人的生活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然而,犹豫再三,杨巨觉得若不去看一眼,自己的道心难安。
夜里,杨家村早已不复几十年前那个宁静小山村的模样,如今已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的集镇,大约有四五百户人家。
集镇上灯火阑珊,一片繁华景象。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半山腰上杨富杨大老爷家。整个杨家占地近百亩,大小院落几十处,处处灯火通明,人影绰绰,显得热闹非凡。
杨巨望着下方的院落,心中感到十分欣慰,看来大哥把家业经营得相当不错。他缓缓放开神识,首先探寻到了自己家老宅的位置。
老宅位于整个杨家的最中心,在老宅最里面的卧室中,两位熟睡的老人,让杨巨心神猛地一颤,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之色。
杨巨的身形如同一阵轻柔的风,瞬间来到老宅门外。老宅依旧保留着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那些曾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依稀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门口与村里的伙伴们嬉戏打闹的欢乐场景。宅子门口的房梁上挂着一只灯笼,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
曾经,自己每次跟着父亲出去打猎或者玩耍得太晚回家,隔着老远,只要看到这盏灯,那颗悬着的心便会立刻安定下来。
杨巨向前迈出一步,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缓缓伸出手,想要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可此时,他的手却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推不下去。
杨巨双眼泛红,心脏剧烈跳动,仿佛要从胸腔中蹦出来一般。最后,他还是缓缓放下了手。他运转灵力到双眼,透过门缝向内观看。
只见两位行将就木的老人,正安详地睡在床上。
他们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深深的沟壑,早已看不出年轻时的模样。然而,杨巨却一眼便认出,这正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一刻,杨巨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鼻子一酸,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纵横而下。
他缓缓跪在门前,低声抽泣道:
“爹娘!
“孩儿不孝啊!
“这几十年来,孩儿未曾在二老身前侍奉过一天!
“如今归来,却因仙凡有别,孩儿不忍再让二老承受骨肉分离之痛,还望二老能够体谅孩儿的苦衷啊!”
说完,他便对着门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
等满脸泪水的他抬起头来,杨巨一咬牙,逼出两滴心头血,那两滴心头血顺着门缝缓缓流入二老的身体。
“爹娘,孩儿在这两滴心头精血中,注入了孩儿的灵力,足以保佑二老长命百岁。
爹娘的养育之恩,孩儿无以为报,若有来生,孩儿愿再做二老的儿子,那时,孩儿必将一生陪伴在二老左右,再也不离开你们!”
做完这些,杨巨才颤颤巍巍地起身,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准备飞身离去。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门梁上的那盏灯上。
“哎!
“此去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日,不如取自家的这一丝灯火,也算是日后的一丝念想吧。”
说着,杨巨将灵力小心翼翼地伸入灯笼,轻轻感知着那跳动的火焰。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仿佛修仙界的那些打打杀杀都已远去。
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爬树掏鸟、抓兔子的快乐时光,还有一家人围坐在灯火下吃饭,母亲在灯火下给自己织衣,父亲在灯火下制作猎具的温馨场景……
这一幕幕如潮水般涌入杨巨的识海,感受着这美好的回忆,杨巨喃喃自语道:
“人为万物之灵,乃从用火为始。
“而这人灵之火,当为万家灯火也!”
想明白这人灵之火的真谛后,杨巨面色激动不已,他轻轻取出那承载着自家灯火的灵力,放入体内小心温养。
而后,他朝着父母所在的方向,深深地拜了下去,良久之后,才一脸坚毅地飞身来到半空。他静静地看着下方的杨家,不再犹豫,朝着远处毅然飞去……
而寒涛在到达乌家堡后,凭借着那把刻有“寒黎”二字的短剑,当即便被乌家堡收为弟子。
到了第二天,乌家堡掌门陈虎和内堡总师宋鸣,便带着观中的二十八名高手,急匆匆地离开了乌家堡。
在路上,他们又与从杨家村赶来的杨巨的大哥所带来的二十名精壮杨家家丁汇合。
一行四十余骑,日夜兼程地赶往邹国竹山北部一带,去寻找他们那位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的师兄,杨巨的大哥也在寻找消失了四十余年的二弟。
在邹国竹山一带,他们足足寻找了半年多的时间,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杨巨的任何下落。
而当他们返回颖州之后,乌家堡便公开宣布了一个震惊沈国的消息。
乌家堡已经将原寒氏家主的独子寒涛,收为了正式弟子。
按照性情本就有些冲动的宋鸣的说法,那便是:
“是该让那些阿猫阿狗,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武林绝学。
“我乌家堡的《葵花宝典》四十三绝技,定要让那蔡国商会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很快,一场席卷蔡、沈两国,甚至震动周边数国的风暴,就此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