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麻妖散

见杨巨这般表态,王琪脸上这才浮现出满意之色,微微点头道:“这还差不多。”她顿了顿,接着说道:

“去倒是不用急,步高升师叔说,大约要等一个月左右才出发。”

说罢,她目光直直看向杨巨,口吻带着几分命令的意味,“这几日,你先把麻妖散炼出来,七天后我来取。”

听闻此言,杨巨神色平静,缓缓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七天后恰好又是向药园上交任务灵药的日子,同时也是王琪每月固定来找他购买灵药之时。

随后,杨巨满心好奇,接连询问那海岛的具体方位、双首水蛇的实力究竟如何,又具备何种神通。然而,王琪的回答都颇为含糊,看来步师叔确实还未向她透露太多详细信息。

聊完近海猎妖之事,二人话题一转,聊起了门内近来发生的几件热门事儿。杨巨对此兴致缺缺,大多时候只是默默听着,王琪则口若悬河,讲得绘声绘色。

二人一边浅酌灵酒,一边闲聊,不知不觉,日头已至中午,一壶灵酒也见了底。又过了片刻,王琪抬手看了看时辰,便起身准备告辞。临走前,她还不忘再次叮嘱杨巨:

“你可一定要用心炼药,切莫误了大事。”

送走王琪后,杨巨慢悠悠地回到洞府。兴许是方才闲聊耗费了些精力,他顿觉有些困倦,便和衣躺在石床上,打算小酣一会儿。这一睡,便睡到了下午过半,阳光透过洞府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杨巨这才悠悠转醒。

起身之后,杨巨一眼便瞧见了王琪留下的长条白玉盒。他伸手轻轻拿起,迈着沉稳的步伐,径直走向炼丹室。踏入炼丹室,他熟练地盘坐在蒲团之上,将玉盒端端正正地置于身前。

只见他修长的手指轻轻一点,白玉盒“咔哒”一声打开,松骨藤、田螺花、水晶密果这三种灵药,瞬间映入眼帘。

“麻妖散……”杨巨低声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炼丹室中回荡。一想到炼制这麻妖散,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近海猎妖之行做准备,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期待。

与他同年入门的师兄弟们,大多都早已参与过此类任务,而自己身为修仙之人,也终于有机会踏上这历练之路,小试身手了。

杨巨小心翼翼地逐个拿起三种药材,仔细查看。这些药材品质上乘,年份充足,灵气浓郁,一看便知是精心挑选之物。

他心里清楚,炼制麻妖散,除了这三种主药,还需三种辅药。虽说这三种辅药不算稀罕,以往他也都见过,但不巧的是,目前他身上仅有其中一种,剩余两种,还得去峰内张师兄那儿,或者前往门内其他几个峰购买。

杨巨暗自思忖,距离王琪来取药还有七天时间,时间还算充裕,倒也不必急于一时。这般想着,他便将玉盒重新封好,小心地收进自己的储物袋中。

紧接着,他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三只灵兽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今,只等三条本命之火,便可着手炼制血魂魔火。

不过,炼制魔火一事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祸,为了以防万一,魔火绝不能在门内炼制,届时还得前往乾山之外,寻一处人迹罕至的隐秘之地才行。

他在心中默默盘算,接下来这段时间,先跟着步师叔、王琪等人前往近海,待猎杀双首水蛇归来,再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筹算炼制血魂魔火的各项事宜。如此安排妥当,杨巨当天也没再继续修炼,早早便歇下了。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进洞府,杨巨便准时从石床上起身。他先是在石床上一丝不苟地做完修炼早课,随后,轻轻拿起一旁的《叶氏丹略》,开始认真研读起来。

此刻,他的面前摆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灵茶,茶香袅袅升腾,为这静谧的清晨添了几分悠然。

杨巨一边小口品着灵茶,一边全神贯注地研究书中记载的《麻妖散》药方。仔仔细细地看过两遍之后,他心中对这麻妖散的炼制难度有了判断。

在他以往炼制过的丹药中,麻妖散的炼制难度处于中等水平。其难度明显高于炼气三丹与养阴丹,与升灵丹、迷离丹大致相当,相较之下,又比雷霆丹、断续丹要容易一些。

在炼丹的六个关键步骤——遴选、净材、引火、融浆、凝丹和成丹之中,杨巨留意到,唯有在凝丹这个环节,丹方上有特殊注明。

上面清楚地写道,凝丹之时需用温和文火,且要精准把握火候,徐徐炼制。毕竟麻妖散并非炼制丹丸,在凝丹阶段需将药材精华凝成药粉。

杨巨将书卷轻轻合上,缓缓闭上双眼,心神沉浸其中。他运用神识,在脑海中仔细推演起整个麻妖散的炼制过程。如此反复推演几遍之后,麻妖散的完整练法,便深深印刻在了他的神识之中。

看完药方,杨巨长舒一口气,起身走出洞府,准备前往张尔师兄处,购置一些炼制麻妖散所需的辅药。

炼制麻妖散共需三种辅药,分别是白芷茎、三灵曲、汇形株。其中,白芷茎在杨巨的炼丹室中储备颇丰,可三灵曲和汇形株却已告罄。

在这两种辅药里,汇形株较为常用,获取相对容易,而三灵曲使用频率较低,杨巨也已有整整一年未曾用过了。

来到张师兄的洞府,杨巨恭敬地说明来意。张师兄听闻,随手一挥道袍,只见一个硕大的布袋,如飞鸟一般,从洞府深处稳稳飞来。

布袋口自动松开,露出里面满满当当的汇形株。然而,遗憾的是,张师兄此处也已没有三灵曲存货了。杨巨谢过张师兄,掏出一块灵石付了账,便告辞离去。

之后,杨巨又马不停蹄地接连前往李师兄和王师兄的洞府。可一番问询下来,令他失望的是,在他们二人那里,同样没能买到三灵曲。无奈之下,杨巨只得前往门内的灵草园碰碰运气。

这灵草园,乃是大乾门四大药园之一,其规模仅次于灵药园。杨巨初来灵药园时,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跟着一些师兄前来,采摘一些灵药园未曾种植的灵药种子。

因此,他知晓这灵草园中,有一片专门种植三灵曲的区域。

来到灵草园后,杨巨轻车熟路,径直找到了那片位于两丘夹口处的灵曲田。这片灵曲田占地约有十几亩,规模颇为可观。

在灵田的田头,杨巨看到有一名身材魁梧的农家大汉,正弯着腰,专注地在田地里劳作。他猜想,此人应该就是负责这片灵田的弟子。

杨巨整了整身上的道袍,神色恭敬,冲那人大声躬身喊道:

“师兄,在下乃灵药园杨巨,想在此购买一些三灵曲,不知是否方便?”虽说杨巨是以询问的口吻开口,但他心里明白,宗内这些灵园的灵田,都是分派给弟子看管照料,弟子只要每月按时上交一定数量的药材,剩余部分便可自行处置。

况且,他身为灵植师,这一身份也能让他以较为实惠的价格买到三灵曲。

果不其然,那大汉听到杨巨的声音,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儿,动作麻利地从田中快步走了出来。

他看向杨巨的眼神中,满是和善之意。一走到杨巨身边,大汉便从身后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袋子,里面装的正是三灵曲。他递过袋子,开口问道:“你便是杨巨师弟?”

见这大汉似乎认识自己,杨巨不禁微微点头。而大汉见杨巨点头确认,竟爽快地说道:

“既然如此,这药材便送于师弟了。”

一听这话,杨巨心中顿时疑虑丛生,一时之间,伸出去接袋子的手停在半空,不知是该接还是不该接。

大汉见状,脸上露出一抹爽朗的笑容,解释道:

“在下乃灵草园路民,路家山路家子弟。”

这一句话,让杨巨心中豁然开朗,瞬间明白了其中缘由。原来,眼前这人竟是路家山路家之人。

紧接着,路民手指轻轻一点,只见一个黄色木桌、两把黄色木椅,如变戏法一般,从他腰间的乾坤袋中飞了出来,稳稳落在两人身侧。

随后,他又取出一壶灵酒、两只玉杯,轻轻放在木桌上,并对着杨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杨巨见状,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在这烈日高悬的灵田地头,与路民相对而坐。

几杯灵酒下肚,两人渐渐熟络起来,话匣子也打开了。从路民的言语之中,杨巨很快得知,自己将去路家山一事,如今已有不少路家子弟知晓。

而且,随着交谈的深入,杨巨愈发感觉这路民对自己有拉拢示好之意。在路民的描述中,路家山路家规模庞大,家族之下分支众多。

不过,路民并未说得太过详细,只是在字里行间,有意无意地让杨巨觉得,路家二长老路军,为人最为宽厚仁义,极为重视各类修行百艺供奉。

二长老这一脉,子弟个个出类拔萃,名下所属灵业众多且丰厚,就连豢养的歌舞之姬,也皆是色艺双绝。

杨巨只是微笑着点头,心中暗自思忖,路师叔身为筑基修士,想必在路家也是位高权重的长老,只是不知在众多长老中位列第几。

在这田头,两人不急不躁,一边畅快交谈,一边开怀畅饮。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直到一壶灵酒见底,杨巨才起身,向路民拱手拜谢,告辞离去。路民也极为大度,并未刻意挽留。

回到丹灵药园后,杨巨径直走进卧室,在石床上盘膝而坐,开始修炼。他全神贯注,运转灵力,足足修炼了三个时辰,才将自身灵力状态调整至最佳。

夜晚,万籁俱寂,杨巨躺在石床上,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与路民的这次碰面。此次相遇,倒是让他对去路家山之事,愈发期待起来。

到了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杨巨便早早起身。简单洗漱过后,他便着手准备开炉炼丹。

炼制这一小炉麻妖散,所需材料如下:

三寸长的松骨藤、一朵田螺花、一颗水晶密果,以及白芷茎、三灵曲、汇形株这三种辅药。

从上午开始,杨巨便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他手法娴熟,遴选、净材、引火,一步步顺利完成,到了中午时分,成功完成融浆这一步骤。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也是耗时最长的凝丹环节。

只见杨巨将黑炉稳稳架在火脉洞眼之上,地脉之火顺着火脉洞眼,从丹炉的左右两个风口,源源不断且稳稳地输入丹炉之中。

杨巨在丹炉西边两步处,盘膝而坐。他轻轻一挥手,丹炉顶盖应声打开,与此同时,六个玉瓶如飞鸟般,整齐地飞到丹炉正上方。

紧接着,六个玉瓶同时瓶口朝下,六种色泽各异的药材精华,如灵动的丝线一般,从瓶中缓缓流出,精准无误地落入丹炉之中。

而后,丹炉顶盖缓缓合上,炉中的地脉之火,在杨巨木灵力的巧妙引动下,开始全力融炼这六种药材精华。

炉内之火缓缓转动,药材精华也随之翩翩起舞。在转动过程中,六种药材精华先是慢慢靠近,随后从靠近变为相互追逐,从追逐又化作缠绕,偶尔还会轻轻碰撞在一起。

然而,此刻绝不能心急,强行将它们凝聚一体。一旦操之过急,必然会引发炸炉之祸。

依照麻妖散丹方中的记载,杨巨稳稳控制着火候,以温和文火,耐心地让六种药材精华持续追逐、缠绕、碰撞,甚至发生轻度凝聚。

这一过程极为漫长,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杨巨始终全神贯注,未曾有丝毫懈怠。

又经过近一个时辰的精心炼制,杨巨才缓缓从蒲团上站起身来。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将地脉之火,从丹炉中平稳抽离,随后,迅速将自己丹田中的血焰,源源不断地补充进丹炉之中。

此刻,他要用这精纯的血焰,进行“成丹”这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随着血焰火力不断攀升,丹炉内急速旋转,一个耀眼夺目、如雷鸣般轰鸣的火力旋涡,在丹炉正中心处迅速形成。

三种主药、三种辅药的精华,在这强大的火力旋涡中,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拉扯着,快速凝聚成散粒状。

这一过程虽说耗时不长,但对杨巨体内灵力的消耗堪称巨大。不过片刻,他的额头便布满细密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滚落。

当杨巨成功收起血焰后,他迅速服下一粒化阳灵丹,随后闭目调息了一刻时间,才缓缓起身,准备开炉。

只见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丹炉顶盖缓缓打开。就在这一瞬间,一股极为浓重、几乎肉眼可见的沁骨气味,如汹涌潮水一般,从炉中四散而开。

杨巨强忍着这股刺鼻气味,凝神定睛一看,只见丹炉之中,正悬浮着数百颗大小均匀、如小米粒般的红黑颗粒药。

杨巨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伸手小心翼翼地取出两小粒,拿到眼前,仔细观察。他细细查看丹药的纹理细节,又轻轻嗅闻其味道,感受药力。

一番查验过后,他确定这丹药无论从外观、气味,还是药力上,都与丹方中描述的麻妖散丝毫不差。

然而,杨巨没有想到的是,这麻妖散竟给他带来如此强烈的反差之感。这股沁骨气味之中,似乎蕴含着磅礴的骨血之力,仿佛只要服下这药,肉身便能得到大幅强化。

可实际上,若真有人误服这麻妖散,非但无法强化骨血,反而会让自身骨血快速消散、败坏。

感受着这种强烈的反差,杨巨不禁轻轻摇了摇头,低声自语道:

“怪不得都用这药诱捕妖兽。”

随后,他取出一个干净的丹瓶,动作轻柔地将炉中的麻妖散一一收进瓶中,妥善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