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逝世

杨青明投身于灵器祭炼另一边,杨守光紧紧握着手中的玉简,眼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火元转雷功可是一门上乘功法,一旦转修成功,他的实力会有不小的提升。

族中知晓杨青明成功突破至筑基境的族人回去后,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喜讯奔走相告。

一时间,整个家族都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之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长青山山腰处,有一座静谧的洞府。

夜半时分,万籁俱寂,正在休息的杨江夏胸脯剧烈抖动,一阵压抑的咳嗽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紧接着,他艰难地努力睁开双眼,双手用力按住床板,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极为吃力,费了好大一番劲才从床上缓缓爬起来。

穿好衣服,他又仔细地将被子整理得整整齐齐,而后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外走去。

此时,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于天空,洒下银白的光辉,将路面映照得明亮如昼。

“今日的月亮格外圆,明明是深夜,却亮得好似快到卯时了。”杨江夏步履蹒跚,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艰难,口中喃喃自语,满是感慨。

很快,他来到了后山,静静地伫立在一处坟墓前。

他从储物袋中掏出两壶酒,打开壶盖,将其中一壶洒在地上,至于另一壶,他则是拿起,仰头猛灌了一大口。

酒水下肚,他的双眼渐渐变得迷离,那模样,不像是喝醉了,倒更像是太累了。

“三叔,那边的世界究竟如何,是十八层地狱吗?”

墓碑上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杨克己,正是杨家的前任族长。

杨克己自然无法回应他,可杨江夏仿若未觉,自顾自地幽幽说道:“等我去了那边,就知晓答案了。你可千万别像我这般,一生碌碌无为。”

说着,他话锋陡然一转:“在你走后家族损失不少,但最近有了变化,波浪将平,那些失去的资源都会一一夺回来。”

“守光的伤势已然痊愈,修为也有精进,如今已经达到筑基三层。青明刚刚突破至筑基境,而且他是法体双修,实力不容小觑。”

“对了,你应该还没见过青明,他是在你离开的那年进山修炼的。”

“他的筑基之路,我们没帮上太多忙,也就提供了一万灵石。”

“他的实力,应当比守光更强,或许也胜过你当年……”

杨江夏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停地自言自语。

突然,他的身躯不受控制地向前栽倒,重重地砸在地上。

地面坚硬冰冷,他的嘴角缓缓溢出一丝鲜血,但他的脸上并未流露出痛苦之色,嘴角反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

灵器的祭炼过程与法器大同小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时,杨青明已然成功祭炼好了破军刀。

“咚咚咚”就在他准备继续祭炼另一件灵器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兀响起。

门外站着的是杨守正,只见他面色憔悴,神情哀伤。

杨青明见状,连忙问道:“三叔,发生什么事了?”

“六叔走了。”杨守正声音低沉,幽幽地说道,脸上的悲伤愈发浓重。

“走了?”杨青明闻言,双眼瞬间瞪大,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等他匆匆走出洞府,沿着蜿蜒的山路,朝着山腰奔去时,只见不少族人正在族地各处悬挂白布。

整个家族都被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所笼罩,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消散。

来到山腰的一间静室前,门口早已挤满了族人。

“青明,你来了。”许多族人见他赶到,挤出一分笑容,让出一条通道。

杨青明定眼一看,只见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具朱红色的棺木,里面静静躺着气息全无的杨江夏。

杨青明缓缓走到棺木一侧,凝视着杨江夏的面容,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

缓缓闭上双眼,往昔的一幕幕场景如潮水般在脑海中不断闪过。

犹记得二十二年前,杨守战带他去见杨江夏时,那时的杨江夏大气磅礴,慷慨地送给他一件中品法器。

在他练气四层的时候,价值两三百灵石的法器,那可是一笔相当不菲的财富,与如今的意义截然不同。

杨守亮走到杨青明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叹一声说道:“青明,六叔走得很安详。我在后山发现他的时候,他的嘴角还挂着一丝笑意,节哀。”

不破筑基,难逃百年寿元大限。杨江夏今年已经九十九岁,确实到了生命的尽头。

杨青明心中明白这个道理,可即便如此,内心深处还是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悲伤,怎么也压不下去。

看过杨江夏,杨青明、杨守光等人一同来到议事大厅。

杨江夏已去,后续还有事需要忙。

杨江夏一生未娶,并无直系后人。

杨守光环顾众人,率先开口说道:“六叔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家族,如今他的丧事,我们该如何操办?”

“理应大办一场,只是青明的筑基典礼……”多年过去,杨守义如今也已经达到练气九层。此刻,他眉头紧锁,面露为难之色。

筑基修士在开云县是一方高人,能够影响县里的格局。

杨家前些年让出不少资源,被人看轻。

这次杨青明筑基,昨天族中便商议好了要为杨青明举办一场隆重的筑基典礼,同时借此向其他势力展示杨家的雄厚实力。

可如今杨江夏突然逝去,到底是办丧事,还是办喜事。

“筑基典礼不重要。”杨青明轻轻摇头,在他看来,筑基期不过是在开云县称王称霸,放在越国,只是刚入仙道的修士,不算什么。

他杨某人的志向远不止于此,有没有筑基典礼都无妨。

“六叔祖为家族奉献一生,我们理当为他大办一场丧事,以表敬意。”

听到他这般说,不少族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好,那就大办。”

接着,众人便围坐在一起,开始仔细商量丧礼的各项细节,比如邀请其他势力的修士。

杨青明对这些繁琐的事务兴致缺缺,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默默听着众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