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闭幕式

中午吃饭的时候,姜闻听说了此事,不禁翘起大拇指道:“坤儿,牛逼啊!我还是头回听说短片能卖钱的。”

说着,又扭头问谢飞老师道:“那咱的《本命年》呢?”

谢飞老师只能报以苦笑摇头。

诚然,学生优秀,老师应该高兴。但此刻谢飞老师心中却弥漫着一种莫名的酸楚。

片子能不能卖出去,对于演员来说没啥关系。姜闻这次来柏林,除了在国际上刷刷脸,让全世界的观众知道中国演员中有他姜闻这么一号人之外,就是期盼着能不能拿个奖。

想象一下,在全世界都瞩目的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高举最佳表演奖的银熊奖杯,加冕柏林影帝,这一刻被全世界的媒体记录,那是一件多么拉风的事情啊!

可惜自从看过电影之后,颇有些自知之明的姜闻自知获奖无望,剩下的只能期待电影能获奖,或者版权能卖出个好成绩,作为主演,他也与有荣焉。

可这会儿他也不由叹了口气道:“看起来情况有些不妙啊!”

赵坤见状连忙道:“不用这么悲观,我觉得火候还没到呢,我对《本命年》这部电影有信心,对谢老师更有信心!”

“嗨,照你这么说,你对我就没一点信心?”心思敏感的姜闻顿时不爽道。

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只要结果还没有公布之前,人嘛,总会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即便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希望,万一达成了呢?

这就叫特妈的惊喜!

当着谢老师的面,赵坤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在心里暗暗嘀咕道:难道你特么的不知道你演的啥玩意儿?

赵坤一直觉得老姜演的最好的角色除了《末代皇后》中的溥仪,就是《芙蓉镇》的秦书田和未来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

至于《本命年》中的李慧泉,真心一般。

……

“是真的吗?”

“好,我马上下来。”

下午四点,正在房间里焦急等待的赵坤终于接到前台的电话。

放下电话,赵坤对着空气一顿乱拳输出。

得奖了,保底就是短片单元的评审团银熊奖!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编制、厂标,还有花花绿绿的美元正在向自己招手。

他赶紧稍稍收拾了一下,冲出房间。

在走廊里正好碰到刚刚从房间里出来的谢飞老师。

谢老师满脸喜色,看到赵坤忙道:“小赵,你也收到邀请函了?”

“嗯,刚接到前台的电话,正准备下去呢。”

“我也是!小赵,借你吉言,这次咱们总算没有白跑。”

谢老师显然有些兴奋过度,嘴角快要咧到耳根了。

来到酒店大堂,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哦,用官方的说法是电影节主席特派使者已经等在那里,并亲手奉上明天闭幕式的邀请函。

“哗哗哗……”

周围的人群目睹了这一幕,并报以掌声祝贺。

“谢谢!谢谢!”

师生两人鞠躬致谢,直起身子后相视一笑。

翌日,傍晚六点。

位于高纬度的柏林早早的便夜幕降临。虽然白天天空依旧灰蒙蒙的,但总算没有雨雪,气温也较开幕式时回升了不少。

许是天气没那么冷,亦或内心热血澎湃,赵坤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丝毫感觉不到寒意。

第二次踏上波茨坦广场大戏院门前那块狭窄细长的红毯,相比开幕式时的默默无闻,这次记者们的镜头纷纷对准了走上红毯的赵坤,密集炫目的闪光灯照亮了夜空。

甚至还有不少影迷拼命挥手高呼:“嗨,神奇小子!”

“我爱你,中国男孩!”

赵坤转身面向那些热情的影迷,左手插兜,举起右手,上臂和肩膀成一字,肘关节呈90度,手掌摆动,时不时点头,得体而优雅地回应影迷们的欢呼。

电影节主席照例在台阶处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

看到赵坤走上台阶,这位老白男张开双臂,热情地迎上来道:“欢迎你,我们的神奇小子,感谢你和你的作品给柏林带来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美妙时刻。”

用后世的话来说,赵坤和《黑洞》的小火给冷清的电影节带来了流量,也算是本届电影节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面对老头的热情,赵坤只好屏住呼吸跟他拥抱了一下。

“谢谢主席先生,谢谢您和您的电影节给予我的机会和支持,在这里让我找到了归宿感……”

赵坤握着老头的手巴拉巴拉一顿输出,拍马屁的话一个劲地朝着老头怼。

开玩笑,电影节就是这个时代的平台爸爸,任何时候都不能得罪平台爸爸。

老头听得眉开眼笑,眼前这个小伙子果然上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啊!

如此优秀的年轻电影人,怎么可能不笼络呢?

“孩子,非常期待你的新作品,柏林电影节的大门会永远为你敞开!”

“如您所愿!”赵坤满含深意道。

进入主会场,主办方还是挺人性化的,并没有将赵坤安排在短片单元的一众老外当中,依旧在《本命年》的旁边,于大姐、谢飞老师、姜闻,还有一位大使馆的官员已经就坐了。

赵坤赶紧打了一圈招呼,昨天收到邀请函后,该庆贺的早就庆贺过了,倒是那位大使馆的官员握着他的手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话,尤其对当初他回答英国记者的话,表达了高度的肯定。

大致意思就是不卑不亢,敢于斗争。同时也委婉地表示,不要过于敏感,斗争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云云。

赵坤当然虚心接受,始终秉承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上辈子的经验告诉他,官面上的人永远是金字塔的顶端,你想踏踏实实地吃饭,就得老老实实地低头。

刚坐下来,身边姜闻就如好奇宝宝一般问道:“刚刚在门口我看见那老头又找你聊了半天,他许你金熊奖了?”

“没有,就是让我以后有空就来,把天赋带到柏林。”

“咦,你这话漂亮!天赋,没错,有些东西就是天赋。哎,那你明年打算还来?”

“看情况吧。”赵坤故意含糊道。

“不是,我可是听说你已经在准备拍新电影了,什么题材?什么风格?想怎么拍?聊聊呗!”

“……”

赵坤无语地看着他,经过这段时间相处,赵坤早已深知这货只要谈起电影,总是没完没了,执拗的很,套用后世一句流行词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并且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你,向你灌输他的那套理论。

有些人的人格魅力是很强大的,让人不由自主地认可、追随,甚至是崇拜。

姜闻身上就有这样的人格魅力,但赵坤不想听他的歪理邪说,害怕被传染,只能搪塞道:“马上要开始了,回头有机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