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酷吏的道

“不要搭理人间的那些人,你张殊现在返回人间的时机还不成熟!”

包不正看到了张殊眼神中的恍惚。

如今这样的局面,要是酷吏来俊臣能够把担子给担起来的话,就太好了。

“哎呀!我醒过来了,先前只知道吃馄饨,踏着无间就能够觉醒,今天才知道是差了东西了,这个东西,就是馄饨的来历啊,也是来自大唐,这就叫做缘分!”

躺在车上的来俊臣,还是眼神婆娑的,眼皮都是通红的,显得十分难受的样子。

不过他真的在一点点的觉醒了,还谈到了这里边的事情:“哎呀,我的个天啊,我的这个酷吏蟑螂,是驴蛇合体啊,驴的脾气,加上蛇的冷血,这叫做软硬兼施,还没有人性,我的个天啊!”

“话说大唐的时候,女皇武则天时期!”

坐在车上,随着车子的向前行驶,看着两边的高楼大厦,闪电一般的退后,来俊臣觉醒了过来,心中所想,却是梦回大唐,想到了当初的事情,思绪拉开以后,包不正和张殊也都肃然的听着,毕竟那是另外一帝国的秘辛。

“哎呀,我来俊臣真是满手血腥啊,不勾魂索命的话,实在是不行了。”

感慨之下,说明他这也是在表明心迹,算是毛遂自荐的意思了。

包不正点燃了一根香烟,不伦不类的,张殊打开窗户,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谁能知道这车里坐着的他们,不是人呢。

“唉,大唐的时候,因为武则天出身卑微,怎么说都是老百姓人家的小家碧玉,就这么的走了宫廷以后,好一番的厮杀,最终走出了宫斗,成就一代女皇,当然是不容易的!”

“民间产生了一个问题,走亲戚,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都会是武则天娘娘的亲戚,总是想要家里出产了萝卜了,都带到宫廷中去。”

“搞的一代女皇实在是没法了,就想了一个很特别的办法,在云南的山中打造了一个行宫,专门的来接待这样的亲戚,据说后来的富春山居图,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不容易啊,那简直就是另外的一个宫廷啊。”

“后来,老年的武则天,也特别喜欢到那样的地方去,渐渐的,那个地方就和黑山老妖一样的蜗居一样,总是有鬼祟出来作祟!”

“我大唐来俊臣就是因为这些个娘娘的亲戚诞生的,管理他们的家事不错了以后,才当官了。”

“哎呀,处理家事,当然是需要非常的手段的,家事出来的官吏嘛!有的时候狠厉的不得了!”

“她们那些人,胡搅蛮缠的,搞的你头疼啊,作为妇女主任的包不正应该是清楚的!所以我们就采用了非常的手段了!”

来俊臣面无表情的说道,眼神之中却是有泪水一点点的浮现了的。

“啊,没事,到了我们阴曹地府中以后,你可以放手而为。”

张殊听到了酷吏来俊臣这样的解释,认真的点了点头,感觉是可以理解的。

天子的威仪,笼罩之下,会使得当官特别的难,很多的事情不做不行,做的过火了也是不行。

来俊臣随即谈到了自己的当官心得:“我自己来当官的话,都特别的讨厌自己,很多的事情都是换位思考,我就一个劲的在想,那些人为什么会有意见呢?总是有意见,应该怎么办呢?因为他们是对我提的意见,所以到了终极的时候,我连自己都厌恶,这要是动手起来,能不狠厉吗?”

来俊臣这样的当官经验,听的张殊眼睛发亮,阴曹地府需要的不刚好就是这样的吗?谁有意见,可以把他们噼里啪啦的,左右开弓的那么的灭了去。

“哎呀,大唐啊,让我怀念啊,可是后来的大唐诡异的消失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我这就遇到了一个萤火虫鬼差,一直的走到了如今。”

大唐酷吏,来俊臣的经历,就好似一份简历似得,听的张殊和包不正认真的点了点头,特别的满意,因为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好,我阴曹地府中的师爷就是你了,明天让赵虎跟我下江南!”

时间又推迟了一天,张殊要把赵虎给带上,赵虎手里的一把刀,还有一道锁链,江湖人称鬼见愁。

虽然那是当初,可如今赵虎的本事同样也是了不得的。

“好,我愿意跟你去,放心吧,你就是我的孩子,咱们两个要是同行的话,就是我死了,都不会让你死的。”

赵虎的话很实在,让人听了以后,热泪盈眶,他作为当初包青天衙门可以逃出生天的存在,本事当然是很不错的。

一把谁都不会注意到的透明大刀,飘忽一般的倾斜而出,没有光,没有影子。

加上他的功夫, 应该是足够了。

就这样,我们两个上路,日夜兼程,趴在火车的车顶,两天的时间,抵达了三峡。

“啊?这不是在京城送葬的小女孩的老家吗?”

张殊到了这个地方以后,才发现了这里边的事情,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在城隍庙的跟前为家人缅怀送葬。

掐指一算的话,今年也该十三岁了吧。

当初见面了以后,毕竟是人鬼殊途,他一直都没有见过面。

可是那个小姑娘却始终记着这个事情,总是要报恩。

坐着列车顶上的时候,张殊就是不停的打开这些信来看,其中所说,全部都是思念之情。

可是张殊可不是活人,如同冷血动物一样的存在,越看越是头疼,就好似我将寸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一样。

卿卿我我的事情,在这封信里说了好多,对于张殊来说,却都是多余的。

关键是这个京城什刹海送葬的小女孩,苏然,还提到了他老家的一个弟弟。

说他是一个死人,一直在人间活动,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如果能用的话,希望张殊能够去看一下。

洋洋洒洒,苏然的书信中说了好多,谈到了这个死人的弟弟的事情,在三峡一代的大山里,如同上古的风俗传承了下来一样,让张殊产生了莫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