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安定,再现

上蔡县县寺内,曹叡斜倚在虎皮交椅上,案头堆满了加急军报。

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上,忽明忽暗。

随着虎豹骑的四处出击,豫州境内此起彼伏的民变终于逐渐平息。

此刻,堂内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也稍稍缓和。

伺候的散骑常侍等人,气息也都平缓了很多。

毕竟,面对一个雷厉风行,睿智有手腕又精力旺盛的帝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当曹叡端起铜爵,饮下一口茶水时,一名散骑侍郎疾驰而入。

其面含喜色,跪地高声禀报道:“陛下!征东将军满宠、扬州刺史王凌八百里加急捷报!”

曹叡猛然起身,冕旒晃动。

只见竹简上字迹潦草却透着兴奋。

李孚率领的南下船队在淮水流域被拦截,满宠不仅击溃了李孚麾下的降卒,还将东吴前来接应的兵马打得丢盔弃甲。

李孚所部死伤惨重,仅有数十骑侥幸逃入东吴境内。

“好!好!”曹叡连呼三声,将竹简重重拍在案上,铜爵中的茶水溅出,洒在舆图上的“扬州”标记处。

“满伯宁果然不负朕望!传朕旨意,赏满宠黄金千两,封邑千户;王凌晋爵为乡侯!”

闻言,堂中渐显喜色。

第二日,又有散骑侍郎飞奔而入:“陛下!征南将军夏侯儒、荆州刺史胡质奏报!”

曹叡接过军报,目光扫过:新城郡和南乡郡已筑起层层关卡,布防严密,誓言要让汉中方面的援兵无法接应魏正,更要确保荆州地界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曹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喃喃道:“魏正,看你这次还能往哪里逃!”

“孙资,下诏安抚!”

“遵旨!”

第三日,一名快马加鞭的信使从幽州方向赶来,手中紧攥着染血的奏报:“陛下!

幽州刺史王雄八百里报捷!”

曹叡展开奏报,只见上面写道:王雄派出麾下刺客韩龙,单人独骑潜入鲜卑王庭,成功解决了鲜卑首领轲比能。

十万鲜卑群龙无首,顿时陷入内乱。

“妙!妙极了!”

曹叡兴奋得来回踱步,倚天剑的穗子在身后甩动,“王雄此举,解了北方大患!

传令下去,拜王雄为征北将军,赐节钺,总领北方诸军事!”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皆惊。

杨阜急忙出列,跪地谏道:“陛下!节钺乃朝廷重器,非有大功于社稷者不可轻赐。

王雄虽有斩轲比能之功,但......”

“够了!”

曹叡怒目圆睁,打断杨阜的话,“我大魏开疆拓土,要的就是能臣干将!

王雄有胆有谋,能凭一己之力解决鲜卑大患,朕若不吝赏赐,何以激励天下将士?

再敢多言,休怪朕不念旧情!”

杨阜浑身一颤,额头贴地,不敢再发一言。

其他大臣见状,纷纷低头,噤若寒蝉。

曹叡扫视众人,眼中满是得意与威严:“众卿听着,只要能为大魏立下功劳,朕绝不亏待!

魏正小儿不过是跳梁小丑,待朕平定他后,便要让吴蜀两国知道,大魏的天威,不可触犯!”

说罢,他大步走向舆图,目光如炬,死死盯着代表魏正的红点,仿佛要将其灼烧殆尽。

“魏正,你究竟在哪里!”

十几天过去,魏正的行踪依旧成谜。

他就像一缕青烟,消散在中原大地的苍茫之中,令曹叡大喜的同时,却总觉得有一道芒在背。

“魏正那逆贼难道真能遁地不成?

各地斥候日夜探查,为何连半点踪迹都寻不到!”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厅内众臣。

领军将军夏侯献上前一步,铠甲碰撞发出轻响:“陛下,臣以为魏正极有可能隐匿于汝南、颍川交界的山林之中。

那里地势复杂,村落众多,便于他收拢人心,隐匿行踪。

臣已加派兵力,在山林各处设卡盘查,定能将他揪出来。”

“哼!”曹叡冷哼一声,“若他只是躲在山林苟延残喘,倒不足为惧。

就怕他在谋划什么阴谋诡计!”

豫州刺史韩观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魏正此人行事诡谲,或许早已超出我们的预料。

会不会趁着我军四处搜寻之时,暗中向其他方向转移?

比如兖州,或是青州?”

“荒谬!”曹叡斥道,“兖州、青州防守严密,他六千人马,如何能突破防线?

况且,他若往北方去,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时,护军将军蒋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难掩忧虑:“陛下,魏正精通兵法,擅长奇袭。

他消失这十几天,很可能在等待时机。

臣担心,他会不会趁着我军注意力分散,突然对某一重镇发动突袭?

谯郡,甚至洛阳,都不可不防啊。”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皆是心头一紧。

谯郡是曹氏宗族的根基,洛阳更是大魏都城,若真被魏正有机可乘,后果不堪设想。

杨阜捋着花白的胡须,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如今鲜卑内乱,公孙康反叛不足为惧。

魏正若知晓这些情况,难保不会铤而走险。

而汝颖之地已经安定,西线兵力吃紧,洛阳空虚,。

老臣建议,还是应尽快收缩防线,同时大军班师回洛,集中兵力,以防不测。”

“收缩防线?”曹叡怒目圆睁,“杨卿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魏正不过是一支孤军,朕的大军遍布中原,还怕找不到他?

传令下去,继续加大搜查力度,凡有可疑之人,一律严加审问!

若有百姓敢包庇藏匿,定斩不饶!

至于洛阳,那伊阙关和太谷关各有万数的兵丁拱卫,有何可担忧的。”

众人领命。

待众人散去,曹叡让人传回领军将军夏侯献,道:“虽说洛阳有重兵拱卫,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都在,但也不得不防,毕竟狗急还能跳墙。

魏正如今要被我困死,难保他没有孤注一掷的念头。

你且挑选精骑两千,驰返梁县、父城一带,加大巡视,护卫粮道。”

“陛下放心!臣必保粮道不失,魏正若敢出现,定斩其狗头!”

夏侯献铿然领命。

......

“这个曹叡,还真是胆魄过人啊!”

扶予山南部的晨雾尚未散尽,魏正执羽扇立于山巅。

山风掀起他月白色的衣摆,将远处传来的声音揉碎在林间。

他俯身拾起一枚沾着露水的野菊,轻嗅着山中清新空气,忽然轻笑出声,“好家伙,硬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就是不撤兵。

相反,几乎是向四方所有人宣战,啧啧,不愧为曹操的孙子。”

王训攥着还沾着血迹的环首刀走上前,方才,他亲自斩杀了一头野猪:“君侯,根据刚刚抓获的使者可知,鲜卑内乱、李孚兵败,如今咱们后路被断,曹叡又在豫州和荆州布下天罗地网……”

费祎倚着苍松,笑道:“曹叡这是在赌。

只不过,他赌赢了,曹魏的底蕴确实不是吴蜀可以相比的。

只要他们内部齐心,真的可以一个打所有。

如今鲜卑群龙无首不足为患,孙权不敢深入淮南,我们这支孤军会困死在中原啊。”

“是啊,诸位,没想到曹叡把我们逼入了绝境,看样又只能破釜沉舟了!”

魏正点点头,虽然说得悲壮,但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

费祎更是打趣道:“魏侯,破釜倒是可以,不过某等在山中,可是没有舟!”

“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在林中响起。

渐渐的,魏正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我们此来,就是要逼司马老贼退兵,此所谓围魏救赵也。

现在他不退,那我们就是白来!

白来无所谓,可我们不能白死。”

“愿听魏侯号令!”

闻言,众将锵然齐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