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金殿词
- 肉身成圣,从流民开始
- 痫鱼
- 2802字
- 2025-02-04 00:01:21
是元凌峰。
李云生本着至少保留二人一丝情面的想法,并未搭理他,径直走向关元青。
“咳咳,咳咳……”关元青依旧是那副病弱身子,开口的第一句话也依旧十分熟悉。
“李兄,吃了吗?”
李云生点了点头。
关元青道:“你去京城,便直接去将军府,三弟关元赤在家,在下已经提前与他打好招呼,他会负责接应你。”
李云生拱手道:“既如此,多谢关兄。”
“那个……”
关元青嘴唇嗫嚅,眼神复杂,“你们自破云城归来……”
李云生知道他想问什么,一句话也没说,眼神低垂,盯着鞋面。
“哈,我懂了。”
他轻轻一笑,装作不慎在意的样子,却咳嗽得更加强烈,用手上的帕子捂住嘴,帕子顿时猩红一片。
赵江仙不知何时从后面蹦出来,叼着臭鱼干,挥了挥手,说道:“待我从渊明出来了,就去京城找你!”
李云生微微一笑:“不如先回赵府,看望看望你爹?”
赵江仙撇了撇嘴,“我爹才不喜欢我呢,我干嘛要回去看他?”
“那纪阳明呢?他可喜欢你喜欢得紧。”
赵江仙脸色一红,伸手打了一下他,面带羞赧:“胡说!”
众人皆笑,关元青收拾好心情,调侃道:“原来这丫头也还知道害羞哩!”
一阵寒暄,有了赵江仙的加入,气氛活泼了许多,却只将一个人遗留在外。
元凌峰靠在门上,依旧是一袭青衫,双臂抱胸,面无表情地看着其乐融融的一行人。
明明只有数丈之隔,他却觉得远在天边。
仿佛先前的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幻想,他与他,还有他们,终究形同陌路了。
‘强者之路,注定孤独。’
他闭上眼,只沉思了片刻,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回到茶室。
“少爷,您回来了。”
“收拾行李,准备回京。”
“啊?少爷,咱们还有好多功法典籍没看完呢……”
“全都带走,回去再看。”
“可、可书院有规定,不一定会让我们带走啊……”
“通知一声即可,说是我要带走。”
“是。”
……
话表另一边,徐将军怀揣着圣旨,奉命前往破云城,一路飞驰,生怕李云生临时反悔,回头找他麻烦,因此一刻不敢停歇。
一个人往往会以自己的主观思维判断其他人的行为逻辑,并将自己的做事习惯强行代入他人的习惯中。
然而等他赶到破云城时,却险些吓得尿了裤子。
不多时,一个红翎信使自破云城南城门疾驰而出,目标直指京城。
“八百里加急,挡路者格杀勿论!”
不过两日时间,消息传遍京城,朝野震动。
破云城被灭,破云军全军覆没无一活口,守城将军关勇不见踪影,只在北城门找到一具疑似关勇的尸首!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
某茶水摊。
“关将军,我好像有些印象,前些年似乎还在京城来着。”
“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唔,谈不上差吧,不过感觉脾气挺爆的,是很不好相处的一个人。”
“那,你说有没有可能,是他导致的破云城覆灭?”
“放你娘的狗屁!”
一道怒喝响起,从后座挺起一条戴着斗笠,穿着褐布短衫的大汉。
大汉一把将斗笠扯下,毫不犹豫地呼在刚才说话那人脸上,而后一脚将其踹飞,推倒一片桌椅的同时,其人迅速欺身而上,跨坐在那人身上,一拳打掉几颗牙。
“大玄就是因为多了你们这种喜欢造谣的蠢货,才变得这么烂!”
大汉赤发红髯,须发皆张,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小,胸膛如发动机一般一上一下,仿佛刚才议论的是他一样。
那人被一拳打昏了头,却也不敢再多嘴。
直到令尹带人赶到,官兵将大汉拉开,那人才敢爬起身,跪在令尹面前求饶。
“大人,大人,是他先动手打的我,我可一点没还手,大人,您得为小的做主啊!”
令尹无奈揉了揉眉心,上前道:“关元赤,你怎么又忍不住打人了?这都是本月第几回了?”
唤作关元赤的大汉怒目圆睁,指着地上那人:“他造我爹的谣,就是该打!”
令尹无奈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道:“你也知道,如今破云城的事处在风口浪尖,真相尚未明晰,你这般莽撞行事,哪怕关将军无错,也会因你的缘故,败坏他的路人缘呐!”
闻听此言,关元赤的胸膛这才渐渐平息下来,干巴巴道:“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造我爹的谣?”
“哎哟我的关少爷,您可赶紧回去吧,且看朝廷如何说。”
关元赤冷哼一声,甩开他的手,径直回了将军府。
……
“众卿,有何说法?”
金銮殿上,大玄帝戴着冕旒,面无表情,语气也听不出喜怒。
早有兵部尚书赵振山准备好了奏折,晃出队列,大声道:“陛下,赶赴戎狄的使臣昨日来报,戎狄已经答应和谈,不日便会派遣使团来我大玄,商榷和谈事宜,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使者在信中说,戎狄似乎对拿下破云城很有信心,因此早已将破云城放在谈判条件当中。”
“简直狂妄!”
几名将军当即怒吼,“放在二十年前大巫未出的时候,哪年不是我大玄把他戎狄打得年年纳贡?如今多了几个来历不明的巫师,便让他们有如此嚣张的资本?!”
“陛下,依臣愚见,拨我十万兵马,不日便能收复破云城!”
“陛下,臣只要八万!”
几个将军吵得不可开交,而这一次,就连站在一旁的秉笔太监都还没来得及喊出那句“肃静”,便被大玄帝抢了先。
“闭嘴!”
谈到这个话题,他似乎有些生气,大声地喝止了几名将军的争执。
“草原使团赴京在即,此时万不可开罪戎狄,赵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赵振山及时道:“这个节点,估计戎狄已经占领了空无一人的破云城,就算没有,我等再派人手过去接管城池,届时难免又是一场争端。”
“臣有一计,既能避免与戎狄发生冲突,也能保住我大玄威望。”
“哦?赵卿果有良策,说来听听。”
赵振山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不如将关勇打为叛贼,将破云全军打入叛军之列。”
只要将所有锅都甩在关勇身上,那么他们其他人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大玄帝也能保住一个好名声,届时史书之中,记载也只会是关勇误国,而不是玄帝昏庸、百官无能。
唯一需要考虑的点便是,关家世代为将,在边境派颇有威望,如此做法,恐怕会得罪边境派,而且关家尚有三个后代,这也是一个隐患。
不过,破云城的真实情况也无人知晓,具体发生了什么,还不是由他们这些掌握着言论的上位者,嘴皮子一张一合便决定了。
金殿中沉默良久,似乎就连天上漂泊的云都停了下来,静静倾听皇帝的想法。
所有将领目眦欲裂地盯着赵振山的背影,恨不得立马冲上去生吞活剥了他。
此人歹毒至极,竟怂恿陛下做此等事,一旦此事开了先河,便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将领甘愿为国而死。
大玄再遭受入侵,必被摧枯拉朽。
“陛下,陛下不可!”
“请陛下立诛此獠,以免流祸百世!”
就连许多文官也意识到这一点,若有此一例,则大玄危在旦夕,他们又岂能高枕无忧?
“陛下,不可寒了将军们的心啊!”
“陛下,臣请驳回此议!”
元启依旧站在文官之首,老神在在地观察龙椅上那人的神色。
陛下年轻时有气吞山河之志,若是当年的陛下,岂会容忍此等宵小行径?
且不说思考此事的可行性,单是赵振山敢提出此议,陛下便也早就拔剑砍了他的脑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犹犹豫豫。
元启的眼珠子稍微往旁边挪了一挪,看着赵振山的背影,此人身板挺得很直,似乎对自己的提议颇具信心。
这老小子,他的这个提议,真的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么,还是说,是陛下想借他的口……
此时此刻,元启的内心很复杂,此番若陛下不答应,日后必有真相揭晓之时,自己必然留下骂名;若陛下真的答应了……
唉,相比之下,臣甘愿背负骂名……
许久过后,殿内飘出淡淡的一个字。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