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广陵之变

“那就借子衡吉言了,咱们,尽人事,听天命!结果必不会太差!”

“各位,接下来安排好各自的事宜,咱们十日后启辰,回吴县!”

孙权大手一挥,敲定下来行程,欲赶在年关前到家。

不想,此时,忽然有纵马声而来,众人举目看去,只见一骑士装扮独特,风尘仆仆,疾驰而来。

其衣着整体以黑色为主,身着紧身皮甲与暗纹盔甲,配有蚀骨骷髅装饰,神秘冷酷又肃杀。

正是孙权仿照秦时所建暗探:影密卫。

孙权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影密卫行事,向来无影无踪,能让影密卫如此大张旗鼓送来急报,怕是出大事了。

庞统起身,迎向来人,他如今是影密卫副统领,自然该他过问此事。

孙权则端坐静待,如今经历的事情多了,孙权也不再毛毛躁躁,已颇有人主之相。

这方面,他正在学习曹操,身逢绝境亦需得大笑三声,以鼓舞士气。

只见二人耳语一番,庞统脸色一变,接过一密卷而返,风尘仆仆的影密卫退去。

众人面面相觑,庞士元虽是初投,但为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究竟是何消息,能让其变色。

“主公,十日前,陈登奇袭了吴郡!”

众人闻言,一片哗然,这边形势一片大,不想那边被偷了家,众人的家眷可都还在吴郡呢!

“结果如何了?”

孙权镇定自若,只有徐媚儿看到孙权掐死大腿的双手,显然内心极不平静。

“幸得程普将军和全柔来援,陈登已经被击退,吴郡无恙!”

众人都松了口气,孙权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还好,家人还在!要是真出事了,孙权都不知该如何面对。

不料,庞统继续说道:“但,吴郡太守、扬威中郎将吴景,战后因劳累过度,已辞世!”

孙权脸色铁青,接过密报,极速道:“各军迅速集结,三日后启程,回师吴郡!”

“士元,迅速传令吴奋,即刻回程!”

……

建安年间,天下局势风云变幻,各方势力纷争不断。

孙权继承父兄大业,据有江东,势力日渐强盛,不断拓展疆土。

然而,对面也没闲着,陈登一直有“吞灭江南之志”,而吴郡作为江东最富庶、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

吴郡枕江倚湖,通海盐之利,是江东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占领吴郡可以为陈登提供充足的物资补给和人力支持,增强自己的实力。

同时,吴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连接江东其他各郡的交通枢纽,控制了吴郡就可以对江东其他地区形成威慑,为后续的进攻打下基础。

再者,双方本就有矛盾冲突,陈登之叔陈瑀,曾被孙策剿灭,陈登亦曾在曹操的命令下镇守广陵,多次抵御孙策的进攻。

孙策对广陵觊觎已久,曾试图夺取广陵,但被陈登击败。

是以,就在孙权与周瑜分兵江夏、合肥之际,一场危机已经悄然降临。

广陵太守陈登,字元龙,乃东汉末年之名士。

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便胸怀大志,饱读诗书,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

陈登深知,孙权在江东的势力日益壮大,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大患。

而此时,孙权出兵江夏,周瑜出兵合肥,江东内部兵力分散,防御薄弱,正是突袭的绝佳时机。

至于合肥?关他陈元龙什么事,如今他名在曹操麾下,实则自立,如若他支援合肥,就算守住了,对他也没好处。

可一旦夺取了吴郡,那他就将取孙氏而代之,届时,他陈家将跻身天下诸侯之列。

陈登在广陵任职期间,政绩斐然,他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使得广陵百姓安居乐业,民心归附。

同时,他还积极训练士兵,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

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为陈登的突袭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陈登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详细的突袭计划。

从广陵突袭江东,具有一定的出其不意的效果。

江东方面定然会认为他陈登主要是采取防御策略,不会主动发动进攻,因此在心理上和军事部署上可能会有所松懈。

再者,据他陈登所知,周瑜伐合肥又带走了江东老牌精锐,孙权讨伐江夏又带走了江东剩余兵力,吴郡守将,所剩无几。

他陈登,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突然发动袭击,打江东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情况也正如陈登所料,孙权根本就没想到,以广陵的兵力,左有周瑜在侧的情况下,陈登还会主动出击。

他选择了一条隐蔽的出兵路线,避开了江东的主要防线。

他率领大军从广陵出发,沿着长江北岸迅速行军,直抵长江渡口。

在夜幕的掩护下,陈登的军队乘坐战船,悄然渡过长江。

他们在吴郡的娄江口登陆,这里是江东防御的薄弱环节,顺娄江西进,越过娄县就能直抵吴县。

陈登的军队迅速集结,向吴郡城吴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吴郡太守吴景,乃孙坚之妻弟,跟随孙氏家族多年,屡立战功。

他得知陈登突袭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如今吴郡可没有多少守军。

然而,吴景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迅速镇定下来,组织城内的守军进行抵抗。

吴景深知,吴郡城是江东的重要据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他亲自登上城楼,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陈登的军队攻势凶猛,他们利用突袭,不断冲击着吴郡城的城门和城墙。

好在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曾大建过吴郡县城,也就是苏州城,更在城外挖掘了宽广的护城河。

护城河的存在增加了敌军攻城的难度,敌人若想攻城,必须先渡过护城河。

这不仅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还为城内守军提供了更多的防御时间和机会。

同时,护城河的水也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屏障,阻止敌军的攻城器械靠近城墙。

建成的苏州城周长47里210步2尺,约相当于今天的24公里,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城。

其城墙高大坚固,为吴国的军事防御提供了重要保障。

城内还设有内城姑苏古城,周长10里,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

苏州城设有八座陆门和八座水门,城门数量多且布局合理。

陆门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进出,在战时可以通过关闭城门来抵御敌军的地面进攻。

水门的设计则适应了苏州水网密布的地理特点,既能够保证城内的水上交通和物资运输,又可以在必要时关闭闸门,阻止敌军从水路入侵。

这种水陆城门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大大增强了苏州城的防御能力

吴景则指挥着守军,用弓箭、石块等武器据城而守,进行还击。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时间,吴郡城内外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由于陈登的军队准备充分,且采取了出其不意的战术,他们在战斗初期占据了上风。

吴郡城的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陈登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了困境。

吴景见形势危急,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派人向驻守南京的程普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