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织织一直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最开始是小学一年级,在这个大家都很容易考一百分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的不一样了。倒不是因为她考不了一百分,而是因为大家都考了一百分。同桌的爸爸奖励了同桌十块。而她只能在墙上的计分板上为“正”字添上一个笔画,等到学期末一个完整的“正”字就可以换五块钱。爸爸的确会把钱给她,但妈妈会说:“你还小,一次性拿这么多钱掉了可惜。先放妈妈这里,妈妈以后给你买新衣服新鞋子。”
后来老师带着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名字,说父母给孩子取的名字蕴藏着父母的爱意和期盼,希望大家能够记录下来。
沐织织拿着笔和本子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在地里干活,妈妈在灶前生火做饭。“妈妈,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希望你什么都知道,什么东西都会织的意思。是知道的知,是织布的织,这些都是很好的词。”妈妈一边把柴扔进火里,一边和沐织织说道。
可是知道的“知”和织布的“织”并不是一个织呀。
沐织织坐回桌子上,直到妈妈叫她收拾好作业和书包也没能给自己的名字编一个别出心裁的来历,这两个字太普通了。
再后来,沐织织换了一个学校。新老师告诉她,“父母都是爱孩子甚于爱自己的。不信你们就回去数鞋柜里的鞋,你们的鞋肯定比父母的鞋多。”
放学后,沐织织兴冲冲地来到了家里放鞋的角落。结果发现自己和弟弟的鞋一共有四双,妈妈的鞋多得像是把鞋店里有的鞋都买了一双回来一样:拖鞋、运动鞋、板鞋、高跟凉鞋、高跟皮鞋、平底网鞋......
果然,老师和家长都是一伙的。都一样喜欢说“老师都是为你好”“父母都是为你好”“要听老师的话”“要听父母的话”。由此,新老师在沐织织心里的信用值开始降低了。
但大多数时候,沐织织都是有一种很强烈的信念,觉得自己是那种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的金子。就算去不了市里读书,在县里读她也能学得很好;就算不上补习班,她成绩也能很好;就算不竞选班干部,老师最后也会发现她成绩很好自己选她做班干部的。
但事实并未如她料想的那样发展。中学时期的她只是一个成绩一般好的普通学生。
高考后,她没能完成和闺蜜的约定,她的成绩不够报闺蜜上的那所学校。她和母亲交谈时,言语间流露出对闺蜜的羡慕,母亲笑着说:“那有什么办法,谁叫你自己分数不够。”沐织织看着这个连她高中班级都不知道母亲,采取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安慰自己。
她听到自己心里有个非常恶毒的声音在说:“那又怎样,这些分数你还是考不了。”
大学里她遇到的优秀的人更多了。比以往的人都更加优秀。她在同学们耀眼的光芒之下失去了自我,作茧自缚,被自己的无能杀死了内心那头酷爱攀比的野兽,她承认了自己彻头彻尾的平凡,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维持她的虚荣心。她甚至无法在大学校园里做一个普通的好学生。竞选班干部失败,也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失奖学金。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高中同学们,到了大学依旧很优秀。好像只有她在被时间消耗。
迷茫之中的她,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考研。而她读研的这几年,闺蜜已经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闺蜜已经是一个准备和男朋友花两百万买新房的大人了。闺蜜的烦恼也都是一些非常沉重的烦恼了。而她的烦恼,依旧徘徊在爱与不被爱的边缘。
她也交过一个男朋友,也去过男朋友家。回来时,妈妈问她男朋友家怎么样,她说:“他们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两个肉。”
那晚妈妈来找她聊天,很郑重地问她:“他会不会看不上你啊?他人比你高那么多,家里条件比你好那么多。”
后来的沐织织想,如果时光可以重来,那时候她一定会笑着和妈妈说:“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他能自己来告诉你答案。”
那时的她沉默,是因为妈妈戳中了她心里最脆弱的地方,最不愿承认、最害怕的地方。“门当户对”这个词其实给了她很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会给到她的男朋友。因为男朋友是在给予一个“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爱,他的爱里必然是不包含对物质的欲望的。可是她不是。当她找了一个条件比她好的男朋友那一刻起,这个世界就开始偏心她的男朋友了。
妈妈会觉得她条件不够好,男朋友可能看不上她。
男朋友的妈妈会不停地试探问她的家庭构成,担心她的家庭会拖累她的男朋友。
周围的人会开始觉得这么好的男人看上了这么一个女人,这个男人得多爱她呀。
最后的最后,她自己也开始觉得男朋友和她在一起牺牲了很多。某一天,室友问起她和朋友的假期出游计划。她突然想起自己的假期没有任何计划。男朋友之前是经常旅游的。如果男朋友找的女朋友是她室友这样的,他一定还可以经常旅游。于是她开始攒钱,为将来某一天两人的远途履行筹谋。
后来的某一天,男朋友开心地和她说起他即将到来的假期旅行。
和他的高中同学一起。
她很平静地祝男朋友旅途愉快。
她努力筹备的事情,他其实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他只是不愿意做罢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和她一起旅行,也许是和她一起有诸多消费上的顾忌,也许是和她一起没有和朋友一起快乐。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自作多情的小丑,十分可笑。
只有她,会在此时此刻有这样的感受。只有她,会在这时做出这样的选择。
她说:我们分手吧。
后来,朋友们相继宣布在朋友圈宣布脱单。
她开始责备自己,怎么就你谈不好恋爱。
妈妈又开始问,你有没有找新的男朋友。
沐织织说:没有。我单不单身对你没什么影响吧
“怎么没影响。女儿大了嫁不出去,别人会说是我们没教好。对你是没什么影响,邻居们会议论我们啊。”
沐织织道:“既然你这么在意邻居们的想法,就让邻居们给你养老吧。我要考到主城去工作,不想留在老家。”
“你光说你要考到主城去,也不想想你考不考得上,就你这个身高,别人面试就给你刷了。哎,你走哪去?”
“我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