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惊喜连连
金铭笑着说:“尤马舍夫先生,我来到莫斯科之后,就听说了你;你是个大帅哥!”
尤马舍夫眨巴眨巴了眼睛,他可不是个菜鸟,跟在老狐狸叶利氢后面,就算是没有吃过大猪肉,也见过大猪跑。
他冷静地问道:“你找我有事吗?”
金铭前世虽然没有跟俄罗斯政客打过交道,但他也知道在俄罗斯上层的心目中,秦国人的地位还是不高的;若不是秦国人打赢了朝鲜战争;也可以说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秦国人是没有什么分量的。顶多跟东欧的国家一般是个二等的国家。
尤马舍夫这样直接问,很正常;这也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愿。
他说:“总书~记上任两年了,苏联的经济政策可能会有所改变;我希望能跟尤马舍夫先生合资一个企业,将来能在苏联经济改革中迎头搏击。”
尤马舍夫在苏联上流社会中流连,他当然对国家经济的走向有一定的敏感性;虽然,他过去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在经济改革中搏击。但金铭这么一说,他怦然心动。
‘若是能跟这个香港人一起参与经济改革的博弈,也许……’
他问道:“你有什么具体的方案吗?”
金铭知道,目前还不能将自己的底牌全部和盘托出。
他说:“目前苏联缺少轻工业产品,我希望在莫斯科建立一个中国城,大量从中国进口,然后向苏联和东欧批发轻工业产品。”
尤马舍夫立刻摇了摇头,说:“不行!”
不过,他马上想到国家经济政策可能会有所改变;他又补充说:“起码现在还不具备条件。”
金铭知道他会这样说,毕竟阿廖莎叔叔也说过;他是苏联驻外使馆的商务参赞,苏联对外的经济政策,他比尤马舍夫更加熟悉。不过,这是他向尤马舍夫跨出去的第一步,他必须在尤马舍夫心中留下一些重要的符号。
他说:“尤马舍夫先生,一旦条件具备,你和你的家族在其中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注册资本由我垫付;等盈利后,再在分红中偿还我。”
尤马舍夫眼睛亮了一下,随后说:“需要我做什么?”
金铭喜欢谈判对手这样直率,不需要花心思引诱别人说出来。
他说:“第一是保护我俩的合资企业;第二,需要你为合资企业开绿灯;第三,合资企业今后还需要大量的贷款,需要你跟苏联的银行协调。”
尤马舍夫思考了一阵;在莫斯科市范围内,保护和开绿灯,都没有问题;跟银行协调,在今后的交往中,多增加跟银行方面的接触,问题也不大。
他说:“我这边没有问题。”
金铭心中大喜!他这次来苏联考察有两个最重要的任务;一是找到出国国内的靠山,现在已经基本找到了:浙省外贸公司;二是找到苏联内的靠山,现在也顺利找到了。
他说:“我是酒厂的老板;带了两箱酒;明天下班后,我将酒送到你家里。尤马舍夫先生,请你给个地址吧。”
现在,苏联物资十分缺乏,两箱酒对尤马舍夫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不过,他毕竟是俄罗斯的上流精英;想到跟金铭仅仅是初次接触。
他说:“金,虽然我十分喜爱你的酒,但你初次来苏联;还有更重要的应酬。下次你来莫斯科时,多带几箱来吧。”
金铭看到尤马舍夫不像是在客套;再说,只要拿到了尤马舍夫的联系方式,他自信能贴上这个年轻的俄罗斯新贵。
金铭拿到了尤马舍夫的联系方式和家庭地址。
当天的晚宴,对于他来说取得了意外的大胜。
~~
次日是展厅开放的日子。
上午
莫斯科商务部门特地召集了整个莫斯科市相关的商务采购部门人员来参展。
苏联外交部、商务部也联合安排了部分地区的供销系统采购人员来参展,来缓解苏联国内轻工业商品不足的压力。
来参展的采购人员达到上千人。
金铭的服装因为是仿制欧洲的式样,更加符合俄罗斯人的审美标准;服装采购人员云集在金铭的展位上。
戴静也来到金铭的展位上,用俄语来解释、说明参展的产品介绍。
半个小时后,一位俄罗斯大妈喊道:“小伙子,我要买你的产品;这个、这个、这个……一共十七样,每一样给我来五百件。”
金铭特别开心,这毕竟是他在展厅内的第一单;不过,金铭无法直接签约。
他看到戴静正在向几个俄罗斯客商介绍,他喊道:“戴翻译,请跟这位阿姨签约。”
戴静连忙对周围的客商解释:“对不起!我要去签约,你们再仔细看看,若是有满意的商品,可以跟我签约。”
“乌拉!乌拉!”
一上午,戴静都在金铭的展位上跟客商签订合同。一共签约了七十五份合同。合同总金额达到惊人的五百万卢布!
下午,是市民参展。
金铭的展品被市民一抢而空。仅仅一个小时,他就下班了。
到了傍晚,除了极少数展品还有剩余,整个访苏贸易代表团带来的展品基本都销售完毕。
贸易代表团原定还需要展示(销售)一天的日程,提前结束了。
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戴正义带着大家再莫斯科市参观……
按照日程,四月十日开启回程。
十六日,浙省访苏贸易代表团抵达帝都。
四月十八日早晨七点半,金铭跟随代表团抵达杭州。
戴正义又将大家召集在外贸公司的会议厅内;逐个叮嘱各厂家要按照合同时间交付商品;
各个厂家在签订了保证书之后,陆续离开。
最后,戴正义将金铭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内。
金铭看到戴正义的茶杯里没有茶水,立刻找到戴正义的茶叶筒,给戴正义泡了一杯茶;随即在戴正义的办公桌对面坐下。
戴正义看到金铭的一举一动,内心里十分赞赏。不过,也有一丝遗憾。
他摇摇头,似乎是在摆脱那一丝遗憾;他说:“金铭,你这次表现很好,为国家签订了两亿多元的创外汇合同。你能按照合同时间交付产品吗?”
金铭连忙说:“戴领队,没有问题;酒水,家里有库存;服装,生产的时间足够了。”
金铭的回答,让戴正义感到欣慰。不过,他留下金铭的真正目的不是这个。他问道:“你上次说合资的事,可有什么变化?”
金铭留着最后没离开,就是要跟戴正义落实这件事。
他说:“戴叔,我是很认真的;不过,外汇存款证明,用等值的日元是否可以?”
他知道,日本跟美国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要从一美元兑换两百二十日元,升值到一百日元;目前是一美元兑换两百日元,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并且,在一九九二年自己很需要美元时,就会升值到一百日元附近。因而,他想将存在香港的美元先兑换成日元。所以,他才会有此一问。
戴正义想了想,日元现在也是通用货币;再说,国家现在正需要日元。他点了点头,说:“可以。”
当时,我国进口最多的就是日本的产品。
金铭知道,体制内的领导一般都不愿意担风险,特别是自己这么年轻,谁相信自己有两亿美元?
他说:“戴叔,你先跟外贸公司其他领导通个气;我半个月内将存款证明开过来,然后再跟外贸公司谈。”
戴正义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因为金铭将什么都提前考虑进去了。不需要自己说出来。
他说:“好!你今天回去吗?”
金铭正要回答;有人敲门。
戴正义稍稍犹豫了一下,喊道:“进来。”
推门而入的是一个女孩,她喊道:“爸爸……”
金铭坐的位置看不到大门,他扭头一看,是戴静!他愣了一下,再看看戴静和戴正义,还是有六七分相像;他在心中有些自责:‘自己来自于后世,怎么就没有将他俩是父女俩联系起来呢?’
戴静看到金铭,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将自己要说的话立刻就咽了下去;随即便恢复到矜持的状态,眼神十分地平静。
金铭连忙站了起来,说:“戴叔、戴翻译,我先回去了。”
戴正义点了点头,说:“来杭州之前,给我打个电话;若是我不在,你跟小静联系也一样。”
金铭看看戴静,她仍然是十分地平静。他觉得自己好像有愧于她;但仔细一想,又感觉不欠她什么。
他说:“好的,戴叔!”
说吧,他就出了戴正义的办公室;他走出省外贸大门时,感觉轻松了一大截……
【对不起各位读者和编辑,我因为特殊原因,断更了很久;现在开始慢慢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