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千里之堤
- 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 吟游沧海
- 2292字
- 2024-03-17 00:01:50
出了东宫,朱允熥原本急切的步伐,重新变得缓慢下来。
他并没有打算去大本堂!
太子妃吕氏那点小心思,他全部看在眼里,心中颇为不屑。
朱允熥能够确信,朱允炆并没有离开东宫。
以吕氏的性子,只会对他多加防范,绝不会让他去寻朱允炆。
尤其是牵涉到了皇祖父,吕氏更加不会放心,叫他去大本堂,纯粹是为了支开他。
如今,说不定吕氏正在东宫内,对朱允炆耳提面命,教他如何去做。
朱允熥能够想到,吕氏绝对不会照他说的去做,而是变本加厉的扭曲他的意思,朝着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
这是朱允熥想要看到的事情,也是他对于吕氏人心的拿捏。
如今,该做的事情,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吕氏和朱允炆会如何稳定发挥,得看他们的危机感是否强烈。
危机感越强烈,吕氏和朱允炆的发挥就会朝着朱允熥设想的方向发展!
朱允炆这些年来辛苦积攒下来的声望,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全部丧尽。
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朱允熥就像是老练的猎人,熟练且又冷静的将朱允炆的臂助,一层一层的剥离。
黄子澄、齐泰,就是第一个!
……
朱允炆走出东宫,失魂落魄的朝文楼走去。
皇祖父暴怒,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原以为靠着这一道《治安疏》,能够让皇祖父高兴起来,顺势好好刷一波存在感。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治安疏》反倒成了催命符。
朱允炆心底里乱的很,对于前途未卜的担忧充斥在脑海中,回想起母妃的交代,咬了咬牙。
是啊,这本来就是黄师和齐师的错误,凭什么叫他来承当。
少了一个黄师,少了一个齐师,天底下还有千千万万个黄师和齐师。
可这天下,只有他一个淮王,少了他,大明的天都要暗淡半边。
“只要我成为储君,黄师和齐师会越来越多,可一旦我失败,即便是再多的黄师和齐师,也无法弥补!”
“他们提出的办法,事先没有斟酌好商量好就拿到我这里来,是他们用法不明,思虑不周,该替我挡下这一劫!”
“母妃说的没错,我绝对不能承认,决不能让允熥得了便宜!”
……
文楼,殿内的血污已经被打扫干净,还用了熏香,驱散空气中的血腥味道。
朱允熥已经到了,大本堂距离文楼其实并不算远,只需过文华门就到。
老朱每次批阅完奏折,都有可能往大本堂走,自然是距离不长。
加上朱允熥也只是在大本堂门口问了侍卫,做出寻找的姿态之后,便径直来了文楼,故此朱允炆还未赶到。
老朱叫太监搬了个小马扎,朱允熥坐在上面,静静的看着老朱处理奏疏。
一老一少坐着的一板一眼、非常正经,殿内伺候着的太监们偶尔抬头看看,都感觉这场面似曾相识。
似乎,皇帝和太子经常就是如此,坐在一起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做着各自的事情。
只不过吴王年幼了些,不像太子朱标那样还要辅助处理许多政务,不然就更加像了。
有小半炷香时间,老朱瞧朱允熥看得入神,便道:“怎么,想跟咱学着处理政务?”
朱允熥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道:“孙儿不敢,国家政事只能由皇祖父您,和未来的储君才有资格去看,孙儿如今还是吴王,不敢僭越。”
老朱有意调侃:“那你还看得这么入迷,不担心咱治你的罪?”
朱允熥也说着俏皮话:“这不是孙儿在边上给您捶捶背揉揉肩膀嘛,孙儿可不是故意要看的,而且有些奏疏写的罗里吧嗦的,实在是不实用,皇祖父每天看这些肯定也是极累,不如以后就让孙儿每天伺候您?”
“你要是来伺候咱,课业怎么办?”
“孙儿就学皇祖父一样,更加努力呗,以前皇祖父打天下的时候,都能做到在马背上读书,孙儿不才,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更加努力些也是理所应该的。”
老朱乐了,对这答案很是满意,道:“你有这份上进心和孝心,咱很高兴,伺候的事情交给那些奴婢就是,你呀,好好读书明理才是重要的事情。”
“孙儿知道,皇祖父每日这么劳累,也该多休息才是,您是大明的主心骨,可得好好保养身体。”
朱允熥手上使着劲,他参玄修道多年,对人体经络还是颇为了解,下手时力度也把握的极好,再加上手小,就像是一个小木锤在敲打着老朱的后背。
老朱微眯着眼睛,享受着朱允熥的按摩,有些失落的道:“咱呀,就盼着把江山交给老大呢,他走得早,咱也不得不担起这个担子了。”
“皇祖父,孙儿和二哥都会加倍努力,继承父王的遗志,让皇祖父满意,让天下人满意。”
听朱允熥提起朱允炆,老朱想起了那道奏疏,冷哼一声:“允炆这混账,写的这叫什么东西,他之前读书好,咱很欢喜,可这书怎么就读死了?”
朱允熥继续强化认知,道:“皇祖父您别太怪二哥,这事情二哥肯定是不想发生的,他也是为了让您高兴。”
“错就错在这,咱高兴有什么用?得老百姓高兴,他这法子一旦用了,就会害了老百姓,以后咱家的人,得让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骂咱们不是东西!”
“皇祖父您消消气,二哥来了问清楚就好,即便这方法真是他想的,也还有补救的机会。”
正说着,便有太监通传:“陛下,淮王殿下求见。”
老朱身子坐得更直了,冷声道:“叫他进来!”
朱允熥在一旁小声道:“皇祖父,孙儿要不要回避一下,等会儿二哥见着我,心里恐怕会不舒服。”
老朱一瞪眼:“他敢!”
朱允炆也的确不敢,他甚至不敢昂首挺胸的进来,像是一个犯了病的小鸡,低着头踱着步子战战兢兢的走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孙儿朱允炆,叩见皇祖父陛下,皇祖父万岁安康。”
此刻他心里虚得很,早一些时间就到了文楼之外,只是心中莫名的生出恐惧来,仿佛文楼里坐着的不是敬爱的皇祖父,而是会吃人的怪物。
明黄色的琉璃瓦反射着太阳光,金灿灿的,却没能给朱允炆带来半点温暖,他只觉得遍体发凉,甚至有逃跑的想法。
还是有太监唤他一声,朱允炆才回过神来,暗自咬了咬牙,跺了跺脚,强撑着走进文楼。
可一踏进阴影之中,他的心跳声轰隆起来,唇齿也干燥了,口水变得艰涩,脑袋都不敢抬起来,垂着脑袋进去,跪在地上,甚至能闻到地砖上面还未散去的血腥气。
这时,从上头传来老朱有些愤怒的声音:
“淮王,咱有事情要问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