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小泥巴看病(求票求追读)
- 整座荒野都是我的猎场
- 夜来听雪
- 2831字
- 2023-11-02 03:56:02
那个熟悉的人,是水文站国营饭店的厨子,老王头。
他正扛着几袋粮食往牛车上装,和屯子里的人在忙活,看模样那是他家人什么的。
“老王头是驻军屯人呐?”
黄亮回头问道。
英子也有些诧异,她也不知道,以前谁专门去打听厨子住哪儿啊,不过,既然在这里有熟人,那事情就好办了。
屯子里的青壮劳力都在干活。
黄亮也就不藏着掖着,架着马车过去之后,跟老王头打了个招呼,让小傻瓜在马车上陪着小泥巴,自己和英子去帮忙收粮。
秋收冬藏,是关东的主题。
这边人到了秋天,和关东大地的任何生物一样,开启贮藏,贴秋膘,收粮食,收粮食得抓紧,晚了几天万一下大雪,公粮就交不上了。
“咦,亮子!?”
老王头在扛粮食,他肩上铺着块儿粗麻布,扛的肩膀灰扑扑的,这会儿眼睛一闪,见英子也在,咧嘴笑道:“你小子咋回来了?”
黄亮走上前去接过他肩上的粮,帮他把粮食扛过去,丢在拖拉机上后,才将来历说了下。
“你小子这是有关系啊,居然能放出来。”
老王头啧啧称奇。
他可是知道韩某能量的。
黄亮不置可否,是有关系,但是也欠了大胡子恩情,这人情债这碗饭,可是很难还的。
当下也不废话,帮着驻军屯的乡亲们继续收粮。
老王头哈哈笑,过去瞧了眼小泥巴,拍手掌道:“晚上大锅饭啊,茄子炖土豆子,还有豇豆和野蕨菜,我是大厨,瞧瞧叔手艺!”
黄亮咧嘴:“好咧!”
收粮是个技术活儿。
尤其是交纳公粮。
公家的粮站派了两辆拖拉机来,现场由生产队的会计称了,马上就记入,然后直接装车拉走去粮站。
先收公家的,其次才能收自己家的粮。
所以大家都想着尽快把粮食收完了,苞米,高粱,全都快点收完,个个干的都非常卖力。
多了黄亮这个青壮劳动力,速度的确快了不少,到了中午,这边几晌地全都收完了。
“走亮子,叔煮饭,你来搭把手来!”
老王头拍拍手,这会儿其实都十一点多了,但是今天交公粮收粮食,大家中午吃大锅饭,也就随便吃点,没人说啥。
黄亮走过去,发现几个村民在用泥巴修灶台。
他眼眸一亮。
“哎叔,能教教我不!?”
他指了指泥巴和泥巴修灶台。
修灶台是个技术活儿,并不是你用泥巴搭建个灶台样子就能用,里面修多高,搞多长,那都有讲究,不然修出来烟雾出不去,整屋都是烟,秋人眼睛。
“咋地,想学做灶台啊!?”
有个大叔说话瓮声瓮气地问道。
“对,叔你教教我!”
黄亮拍拍手过去,仔细跟他们请教,学会做灶台,回头河边那庇护所就一边弄个壁炉,一边弄个灶台。
之前黄亮之所以不设计灶台。
就是因为,他也不会弄泥巴和灶台。
“这简单,来,我说你听着。”
那瓮声瓮气的大叔也很好说话,就蹲下来一边搞,一边给黄亮说。
“灶台左右膛肚最窄得有二掌,最宽少说六掌,不然烟子出不去,你野外搭灶台没那么多讲究,屋里打造你就按照叔说的这个来。”
一番讲解。
很快黄亮弄明白了。
黄亮回头看去,发现小泥巴已经被英子带着去看病了,看来老王头有了交代,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到哪儿,他都离不开人情世故。
黄亮拍了拍手掌,找老王头问了赵三道儿屋的方向,也跟了过去。
他得看看小泥巴到底啥病症。
驻军屯儿总共没几户人,所以大家的屋子都挨着呢,修蹄铁的是个木匠,也打铁,也修蹄铁,旁边就是赵三道儿家。
英子抱着小泥巴刚到,黄亮也小跑着跟来了,前后脚。
“这孩子缺营养呐。”
赵三道儿是个文化人,看起来文绉绉的,他正用毛笔写交粮的记录本儿呢,看的出来是个老书袋子,这年头儿还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儿的都有说法。
他穿件儿厚实的袄子,戴个袖套,戴着一顶工人帽,面颊清瘦还有两缕胡须,眼眸亮闪闪的,一瞧就是个学中医的,因为这天儿有点冷,他脸颊红彤彤面色红润。
“叔,这我家孩子,她前段儿时间挨了饿,肚子里都是块儿,还饿出胃病了好像,叔您给瞅瞅!”
黄亮紧跟着就从鹿皮袋子里提溜两袋子白砂糖来,这年头儿糖是硬通货,还有两瓶罐头,两包果丹皮,都是场部供销社买的。
“东西就算了,邻里乡亲的,你前边儿呐也给咱们屯儿干活儿,我喜欢你这年轻人。”
赵三道儿对黄亮说道,他摆摆手示意不要东西,让英子将小泥巴抱到里屋去看,黄亮却顺势掀起门帘子,把这些东西放在了赵三道儿里屋大桌上,他内人瞧见了,眼眸就是一亮,嘴巴咧开止不住的笑。
“来,先放在炕上。”
赵三道儿屋子很大,专门有间厢房用来给人看病,还有火炕,而且里面收拾的干净整洁,这一看就是读书人不是普通人出身,黄亮闻到很浓重的药香味儿,还看到了中药柜子,炮制中药材的踵子一类。
说实话,前世,黄亮对赵三道儿这个赤脚医生不熟。
这时候看,他多半不是那种半道儿出家的赤脚医生,靠着本赤脚医生手册打天下。
他似乎是有家传或者师承渊源的中医,因为只有这类中医会自己抓药自己做药,小小的驻军屯儿居然有这等能人。
不过,在这年头儿不稀奇,刘阿姨,韩某那种高墙子弟,还不是在北大荒这地方,再过几年,恐怕就很难见到了。
“医生,这闺女命真苦,您的帮她好好看看。”
英子说道。
她有些紧张,脸上藏不住的慌张,和黄亮对视一眼。
黄亮摇摇头示意她不要恐慌,让赵三道儿给小泥巴看。
小泥巴只是安静地躺着,她上午又开始发烧,这会儿脸颊烧的红彤彤的没什么精神。
赵三道儿先看了看她舌头,伸手摸了摸额头,又查看她喉咙,这才给她号脉。
只是,赵三道儿的手号了号脉之后,眉头就那么轻轻一皱。
这一皱眉,也让黄亮和英子的心尖儿跟着一皱。
不怕中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皱眉宇。
“赵师傅……”
黄亮忍不住出声。
“还好,有的治,肠胃可以慢慢调理,就是气血亏得多,这孩子心脏先天不太好,打娘胎里带出来的,心气儿不足,以后得多补补,十二指肠有溃疡,胃倒是好一点。”
赵三道儿只是把了把脉,就说出来了小泥巴的病症。
“不过……”
他又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黄亮又问。
赵三道儿看了看英子,又见小泥巴醒了,正睁大眼瞧着自己,便放下手摸了摸小泥巴的脸颊,让她好好躺着,站起身走出去,拉开门帘子,给了黄亮一个眼神。
黄亮慌忙跟上。
并且立即关上了门帘儿,挡住英子和小泥巴的视线。
到了外边儿。
赵三道儿还拉着他多走了几步到了隔壁厢房。
赵三道儿这才咳嗽一声,对黄亮说道:“这孩子呀,心脏毛病有些大,胃病是气出来的,根儿在心上,十二指肠和胃都可以调理,这心上的毛病,中医只能养,调理,舒心气儿,说不得可能得去找个医院开刀才行。”
“有好些药,早些年我还能给你抓个方子,这些年不行咯,就山西和甘肃的药材都买不到了,野生的到哪儿找!?”
“还有得辛疆或藏地的草灵脂,广西的竹子心……老头子我再年轻二十几,还能去给你找找,这年岁就找不着咯,不是那个药,开出来的方子也没有效果,还会药着人!”
黄亮心里忐忑不安的情绪,稍稍定了定,抿着嘴点了点头,心说这些药,我倒是可以去找,如果是在荒野里的,我一定能找到!
“还有……”
“你这个内人,她的毛病恐怕比这孩子要严重些……”
谁料,赵三道儿接下来一句话,让黄亮心中瞬间紧缩!
他的腿一下麻了,直接噗通跪在地上,恳求地看向赵三道儿:“师傅,求求您救救她们!”
不待赵三道儿回话。
砰砰砰!
三个响头重重磕在地上。
也震的外边儿遛墙缝听着的英子心头抖了三抖。
ps:感谢书友:“三岁就会手艺”得两张月票,感谢书友“一条能翻身的咸鱼”两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