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手表,卖车(求票求追读)

许卫国也在后头。

他忙小声说:“应该不是,前边儿那俩姑娘都和黄亮挺亲的,我看那个穿狍子皮大衣的姑娘是鄂伦春。”

“鄂伦春老满人啊!?”

书记哦了一声。

他和民兵队长对视一眼,还想再说说,门却打开了。

黄亮和他们大眼对小眼,就,挺尴尬的。

“书记,叔。”

黄亮也是无语了,他们先前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这英子,是我师傅的侄女儿,这小女孩儿啊,是个讨口要饭的孩子,我们在路上捡的,以后就是我的孩子。”

“真不是我拐的。”

黄亮连忙解释。

英子也走出来说道:“对对对,他是个好人呀。”

书记乐呵呵地笑了笑,手指头还夹着烟:“黄亮啊,你的为人,我们还是知道的,你这阵子到底咋了?前边儿酒桌上人多,我没问。”

“我慢慢给你说。”

黄亮将门好生带着,走了出来。

场部的书记是个好人,至少是个好官儿,明面上对大家都能一碗水端平,所以黄亮也没藏着掖着,在场部招待所门前的火炉子跟前,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下。

大致就是,前几日家里缺肉吃,拿着气枪去老林子里打猎,遇到危险,幸亏被那个老满头给救了,自己也就拜他为师,以后要跟着他在老林子里生活,放山打猎。

许卫国笑道:“你还有这奇遇呢。”

书记却摇了摇头:“黄亮呀,你可是咱场部的青壮劳力,我不敢随随便便把你放去山里打猎啊。”

书记这话也让黄亮心中一紧。

这年头儿,一个青壮劳力是很重要的,别说场部,生产队少了个青壮劳力,那生产队队长都得撸了。

“叔,这是小事儿。”

“来年开春儿,我就回来给咱们林场赚工分。”

黄亮拍着胸脯。

赚工分?

我赚个屁!

黄亮打定主意,回了老林子就不出来了,到时候场部爱咋咋地。

书记犹豫了一下。

黄亮连忙说道:“那老满头,可是救了我的命,我得好好报答报答,再说,冬天林场又没活儿干。”

书记转念一想,倒也是这个道理,便也不再多说。

林场和农场不同。

北大荒这边最肥沃的地都在国营农场手里,这会儿秋收季节最忙碌呢,林场最忙碌的是夏天,伐木,砍木头,放排,都是夏天,所以这阵子能休息休息。

“既然你做好打算,那我们就回去了,你妈妈的事情,我们会处理好的。”

书记说道。

“你这间屋子,是场部分给你爹的,既然你还在,你妈妈也改嫁了,她的确没有资格继承。”

“我们明天,就会给她说清楚。”

书记交代了一番。

黄亮大喜:“那就太好了。”

书记又和民兵队长交代一番,这才离去。

黄亮却单独拉住了许卫国。

“卫国,你要自行车不要?”

黄亮打起了那人渣自行车的主意,这自行车也值钱,在外面是好几百,但是在林场,卖个一百块肯定能出手。

“自行车?”

许卫国的确眼睛一亮,他最近正在和林场的女职工谈恋爱呢,正愁没个物件儿给自己撑场面。

黄亮将那辆自行车推了出来,放在许卫国手里:“你要,一百块给你了。”

“一百块?”

许卫国又是一愣,这种飞鸽自行车可是得一二百,二手的也在一百五十块左右,一百卖自己的确划算,他呆了呆后马上点头:“成,我回去拿钱给你。”

他丝毫不问这自行车怎么来的。

黄亮满意地看着许卫国走去,花钱的理由这不就有了吗,他琢磨了一下,干脆把人渣那块儿上海牌儿手表也置换了,等明天供销社开门。

……

一夜无眠。

第二天黄亮起了个大早,许卫国昨晚上就拿来了一百块钱,现金不够他只给了八十块,还有二十块是凑的粮票。

在林场经常大半年不发工资,所以大家手里头也的确没太多现金。

黄亮将手里的皮货都拿着,带着英子和小泥巴到了林场的供销社。

路上,他特意将自己的皮货全都翻出来,挂在肩膀上,让周围林场的人都瞧着,这样后面自己拉着一大车粮食,也就能说得过去。

“阿姨,置换点皮货。”

一进门,黄亮就跟供销社的刘阿姨打招呼,这个刘阿姨胖胖的人很和蔼,是领导子女,早些年也是上山下乡从北平那边来的,前世没注意,这会儿仔细一琢磨,这刘阿姨家庭背景恐怕高的吓人。

这也是自己为数不多,和这种高墙子弟接触的机会。

再过五六年,他们大规模返乡,北大荒这偏远地方就很难见到这种身份背景出身的人了……

“哟,黄亮啊,你咋卖起皮子了?”

刘阿姨乐呵呵地看向黄亮,他们这代北平知青在东北生活多年,已经成了半个东北人,性格也乐呵。

“大姨,咱这不是跟着林子里老猎人打猎么。”

“谁啊,山里的鄂伦春?”

刘阿姨问道。

黄亮点点头:“我那师傅,就是老满头。”

刘阿姨眼睛一亮。

她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这老满头啊,在前清那阵,那就是索伦人呀,索伦给咱们国家南征北战,打了不少硬仗,你跟着他,好好学。”

黄亮心说,难不成这刘阿姨是满族?

这么一看,可能性极大。

听说黄亮跟着老满头学打猎,她手上动作都利索了,将灰狗子皮检查了一遍,又将獐子皮,狍子皮也检查一遍,给了黄亮一个天价,五十块。

“阿姨,这么多!?”

五十块钱,在这个年代是很值钱的。

其实,这些皮子黄亮琢磨,最多就值个三十块。

他没想到,刘阿姨因为自己说了句老满头的话,就多得了二十块。

“嗨!”

刘阿姨乐呵呵地笑了笑,她拍了拍那獐子皮,说道:“你看这张獐子皮,拿去哈城,那就是四五十,拿去北平,少说价值二百,这要拿去沪城,价值至少三百块。”

“在咱们林场啊,因为十里八村就几个供销社,所以收购价格不高,也就五块十块。”

“你们猎人在老林子里拼命打的猎,这皮子价太低,那不是剥削你们呐,那是资产阶级做法。”

说着翻了个白眼,将皮子都收了起来。

黄亮心中一阵感动,这年头供销社的人都是大爷,刘阿姨能说出这话,真难得。

是的,其实他卖的皮子都挺值钱,可是源头收购商给不出高价,还特意压价,这导致皮货卖不了太多钱。

不过,再过五六年,市场经济活了。

那时候就有人开始投机倒把,到处倒腾当二道贩子,各地收购,别地卖了。

那会儿,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大姨,这块儿手表,您也看看,能置换点钱不?”

黄亮拿出那块儿上海牌手表。

刘阿姨眼睛一亮,哟了一声,伸手接过来摸了摸,听了听声音,皱眉问黄亮道:“你这表不会是偷来抢来的吧,大姨我可是见过世面的,你知道这手表来历么?”

“不知道,这是我救了一个人一条命,他送我的。”

黄亮脑袋摇成糖葫芦说道。

刘阿姨啧啧称奇,摩挲着手表,道:“这种上海牌儿手表是发给高级干部的,只有厅级干部才有资格佩戴,诗人帮王虹稳就喜欢这种表,它看起来是普通上海牌儿,实际上名堂大着呢。”

“你救的那人,是北平来的吧?”

黄亮不置可否,心中想到,小泥巴她爹还有这来路?不过这就更恶心人了,他一个高干子弟,明明能让小泥巴过得不错,却让小泥巴挨饿挨冻,这种畜生人渣,该把他身上的确良衣服也扒了的。

“这块儿表,不是大姨我说,咱们林场都没有,整个市区估计也没几块儿,这样吧,二百块,大姨我自己收了。”

英子本来一直没说话,这时候微微张大嘴巴:“二百块!?”

刘阿姨对黄亮小声道:“别嫌少,这块儿表你拿去北平,少说能卖五百块,而且有价无市。”

“但是在这儿,除了我,也没人识货。”

“成,姨你说多少就多少!”黄亮没有拒绝,这是意外之喜。

“瞧着这表,我想起我家老爷子来了,他也有块儿一样的……”

刘阿姨眼中噙着泪,默默地擦拭了一下眼泪,黄亮心中叹口气,表示愿意置换,这块儿手表能卖二百,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这才将目光看向墙壁上挂着的气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