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进谏的执念
- 乡村如此多娇:极品相师
- 小乡村如此多妖
- 2086字
- 2023-03-01 20:49:21
贵妇人听到长信侯说的话,不禁有些担心起来,很显然她也知道这长信侯想要说什么。
孙启明本来是打算问完这青龙墓的位置以后,赶紧回去了,谁知道这长信侯居然说出来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孙启明现在对四象墓越来越疑惑,一开始以为就是秦朝时候简单的修的四个大墓,但是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尽管着急出去,孙启明还是耐着性子,对长信侯说道:
“爱卿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长信侯没想到孙启明居然同意自己进言,这个时候立刻说道:
“微臣知道,陛下想要建立万古基业,使我大秦国千秋万代,所以才想要修建这四象墓,想要镇压这四方的邪祟……”
孙启明认真的听着,总感觉有些像是在听一个神话故事,当年秦王嬴政,修建四象墓居然还有这种隐晦的目的。
邪祟又是什么东西?孙启明还是有些不太清楚。
这四象墓的疑点,似乎随着自己不断的深入,所面临的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可是陛下,那徐福是一介妖道,那四象墓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臣望陛下万勿轻信!”
孙启明闻言,忍不住愣住了,四象墓是一个阴谋,可是这阴谋究竟是什么?居然会将当时大秦国的皇帝都给阴谋了进去。
这可是一个算计帝王的巨大阴谋,要知道,那可是祖龙,天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智商绝对过人。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千古帝王,居然深陷到了四象墓当中。
孙启明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
“鲁王,你为何说这徐福是一个妖道?”
徐福,对于这个历史上名字响当当的人物,孙启明还是有所耳闻的。
说起来,徐福也是齐国人,虽然孙启明对于秦朝的历史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却是也知道,这徐福是秦代著名风水师,相传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据传,这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甚高。
当年,秦始皇一扫六合,最后一个灭掉了齐国,作为齐国人的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
徐福深知始皇帝统一了全国以后,建立了不朽的工业,必然会想要长生不老,于是就对始皇帝说,在神仙居住的这三座岛上,必然会有仙药,而的仙药的人,就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
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却是他一去不复返了。
那长信侯还摆出一副要以死相谏的模样,沉痛的说道:
“臣下知道,那徐福说是出海帮陛下寻找长生之术,其实不然,他去往蓬莱仙岛,实际上是为了去和那邪祟的后裔勾结!”
“那邪祟是何物?”
孙启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这个时候忍不住疑惑的问道。
长信侯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陛下恕罪,臣也不知这邪祟是何物。”
孙启明微微皱眉,不知道的事情,你在这里信口胡诌?让我怎么相信你?
长信侯似乎也看出了孙启明的不信任,这个时候赶忙说道:
“陛下,微臣虽然不知道这邪祟是什么,不过却是听说过这东西的传说。”
“哦?”
孙启明闻言,赶忙说道:
“你且说来听听!”
长信侯于是说道:
“逐鹿之战,妖神蚩尤被人类先祖黄帝姬轩辕击败,蚩尤被黄帝杀死,然而妖神之体不死不灭,虽然当时被杀,但是每隔几百年便会重现人间,引起天下大乱。”
“后来,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大费建立了我大秦朝,一直到了陛下您继位以后,我大秦一扫六合,建立了世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陛下建立我大秦国以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加强中央集权,国力蒸蒸日上。”
“然而在我大秦国这日渐昌盛的国力之下,却是暗流汹涌,六国余孽不想让我大秦国发展壮大,不惜和妖邪为伍,他们在进行着一场颠覆我大秦国的阴谋。”
长信侯一口气说了很多,这些倒是和孙启明之前听到过的一些传闻差不多,他皱眉说道:
“只是这和四象墓又有什么关系?”
长信侯闻言,接着说道:
“陛下,那徐福当时上书,说是为了保证我大秦可以千秋万代,将妖魔彻底镇压,请求陛下举全国之力,在东边修建青龙墓,西边修建白虎墓,南面修建朱雀墓,北面修建玄武墓,在最中央修建了真龙墓,说是此举可以将邪祟彻底镇压。”
说道这里的时候,长信侯疑惑的问道:
“陛下这些事情你难道都忘记了?”
孙启明摇了摇头,也没有否认,也没有解释,这个时候,他总不能说自己其实不是什么祖龙吧,只能转移话题说道:
“你刚刚说的,这四象墓都具体在什么地方?尤其是这东面的青龙墓!”
说实话,孙启明此时有些激动,毕竟马上就能知道这青龙墓在什么地方了。
可长信侯这个时候却是摇头说道:
“陛下恕罪,末将当时正在外作战,当时听闻此事,本想待班师回朝,便死谏主上,万毋轻信此局。”
“只是可惜我出师未捷身先死,灭了这齐国之后,居然也沾染了重疾,死在了这齐地!”
听到了这里,孙启明也忍不住有些遗憾,难怪这长信侯在秦朝历史上也没有太过显赫的名号,想来也是因为英年早逝的缘故。
如果再活上几十年,按照秦朝这以军功授予爵位的传统,想来想要当个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孙启明不由一阵失望,原来这个长信侯在徐福做四相局之前,就已经死了,也只是听见点风声,不知道更多内情。
孙启明正犹豫着是不是要安慰一下这长信侯,谁知他接着说道:
“臣未能向陛下进言徐福这妖道的所做所谓,深感有负皇恩,枉为人臣,便一直在此等候,想谏言主上,没想到这一等,便是这许多年。”
孙启明想了想,对长信侯说道:
“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