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天辟地

文明的开始,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西元前三千年是中华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

“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与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俪皮为礼(俪皮,即成对的鹿皮),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女娲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作笙簧,是音乐的创始者,传说她炼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出现了蜡祭和市场,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是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窜,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又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合并。故中华民族自称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也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之后,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相传尧治世的末年,洪水泛滥,禹之父鲧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时间却一事无成,而被尧处死;到了舜即位,禹奉命继其父治水,其用疏导之法,广修沟渠,终于根治了水患,从此成了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称为“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