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天边刚刚发亮,王生一宿未睡,强撑眼皮立马起身下山,一路上睡意沉沉,山路崎岖,趔趄摔倒了好几次,终于来到了好友家里。
对着好友一阵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邀请好友一起上山,一探究竟,两人有个照应。
于是带了一点干粮,两人复又上山,进了屋子便摆开碗盏,盛着下酒菜,有油炸花生米,茴香豆,熟牛肉,蜜饯,酸白菜,清爽黄瓜,蒜蓉苦瓜,倒好酒,两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一直聊到天色渐晚,两人停下说话,屏息敛声,倾听着,时刻注意周遭动静。
琴声又再响起了,两人各自拿起拳头大的石头,奔到古井旁,王生先砸了一块石头进去,哗啦一声巨响,石头打翻了井底的水,琴声哑然而止,只听到井水在涌动。
“快,绳子。”王生接过好友的绳子,捆在腰间,另一端好友攥着。
王生毫不迟疑的将脚蹬住井沿两边:“听到我大叫,就拉我上来。”好友点点头。王生一步一步的往下移动,不一会就到了井底。地底空气潮湿寒凉,王生试探了一下,不深,于是放心踩了下去,双手开始在水里摸起来。不一会,就摸到了一个物事。
冰冰凉,硬硬的,王生从水里攥出来,借着月光的,赫然是一面古铜镜,泽漆光明、花纹明丽、匀净无疵,周边繁复花纹浅浮雕,镜背嵌入金银错。
王生将镜子放入怀中,手拉拉绳子,大叫好友,好友马上使劲拉王生上来。
王生一爬出井口,将怀中的镜子给好友看。好友双手捧镜,翻转反复端详,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王生忽地指着地面:“看。”只见月光照在镜面上,地上映出镜背的花纹影像,斑驳绚烂。“真是巧夺天工啊。”两人不禁啧啧称奇。
一无所获,两人回到屋内。折腾了半夜,两人都睡不着,于是继续慢酌着小酒,吃着小菜,直到天亮。
好友辞别,王生继续在木屋抄经。
又夜深了,王生继续在烛火旁奋笔疾书,放在墙边的古铜镜发出淡淡的莹光,只见一道光闪过镜面,一名女子的身影渐渐显现。
王生也觉察到了异常,起身一看。
只见一垂髫少女,二八年纪,云鬟垂两耳,身着淡粉色锦缎裹胸,下坠白色曳地烟胧荷花百水裙,轻挽淡薄雾绢纱,腰间坠一条淡青色丝带,挂了个熏衣草荷包,不时散发出阵阵幽香,容貌也是秀丽绝俗,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女郎手抱一张古琴。
王生见突然冒出一女子,大骇,连连往后退。少女急忙说:“公子不要怕,奴家并无恶意。”“你是谁,要干什么?”“我本是古镜中一缕幽魂,公子将我从井中拾出,适才现身。”
王生见其举止温婉合宜,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点害怕,发抖着问:“你是鬼吗?”
“我不是,我寄身于古镜之中,只有一缕魂魄,只能算是一镜灵。”“那你是精怪?你这次出来要干什么?”“我是被公子吸引,想见识一下公子的文采风流。这样吧,你抄书,我弹琴给您听。”少女侧身找了一个桌子放下琴,坐下,玉手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声音宛转动听,犹如天籁之音,过了许久,结束了这首曲子的弹奏,缓缓站起。,
王生听的入神,琴音一落,才回过神来。不禁拍案叫绝:“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少女见状,羞的低下了头。王生问:“请问姑娘芳名?”“奴家宁璎。”“看姑娘的气质和才情,生前应该是诗书礼乐世家。”宁璎哀叹:“奴家本是前朝官宦,无奈国破家亡,被贼人追击至此,无路可逃,怀抱古镜投井而亡。一缕余魂,寄身镜中。”“姑娘身世如此凄凉坎坷,让鄙人于心不忍。不如就此久居此地,也算有个落脚之处。”“谢谢公子。”
两人情意绵绵,缠绵悱恻,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王生就被一阵香气唤醒,起床一看,只见桌上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山菌炖野鸡,油炸花生,清炒野菜,凉拌瓜果,刚蒸好的白面馒头,鸡汤面条。
宁璎立在一旁,正在摆碗筷,见王生已经起了,马上招呼起来:“醒了,吃饭吧。”王生坐到桌边,已经垂涎三尺,顾不上宁璎,立马食指大动,大吃特吃。
宁璎不吃,坐在一旁含笑看着王生。
吃完,宁璎收拾碗筷,王生在一旁赞叹着:“宁璎真是好厨艺。要是你是我媳妇儿,天天给我做好吃的,那真是享天人之福。”
“吃饭了,出去走一会吧,别积食。”宁璎挽起王生的胳膊,走出山门,沿着小径一路而上,只见山谷幽静,花草树木散发淡淡香气,随着清风飘散四方,让人神清气爽。
来到一缕清泉,泉水潺潺,清澈见底,从山顶蜿蜒而下。宁璎欢叫起来,蹦跳到泉水边,双手捧水泼向王生,自个咯咯笑的花枝乱颤,王生性情木讷,也被感染了,回泼回去,两人玩的不亦乐乎。
不一会就到了午时,阳光炙晒,两人受不了酷热,立马下山了。
回到屋舍,王生用冷水洗去汗水,宁璎端来了凉茶水,王生一饮而尽,和宁璎聊了几句,忽地觉得头晕,眼前一黑,就栽倒在桌上。
本来说笑的宁璎陡然露出难以觉察的异常神色,她上前双手掐住了王生的脖子,但是又迟疑了,正犹豫间,不自觉缩回了自己的手。
过了一个时辰,王生醒了,见宁璎还是坐在原处:“哎,不知道怎么的,睡着了,辛苦宁璎费心伺候在旁。”宁璎恢复了正常神色,笑着说:“没事,公子,你诗书画一绝,不如我坐在这,你给我画一幅,怎么样。”
“甚好,你等着。”王生拿来笔墨纸砚,开始研墨,铺平纸张,仔细端详着宁璎,似乎胸有成竹,立马下笔,笔锋游走在宣纸上,不一会就完成了。
宁璎起身凑近一看,只见画上的人儿恍若神妃仙子,顾盼神飞,风姿卓绝,衣袂翩翩,临风而立,似乎即将飞升九天之上,不禁暗暗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