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组——7组

开学那阵儿,爽哥让我们在纸条上写下想当的职位。我咬着笔头琢磨片刻,郑重写下:Dear teacher,我想当组长,我觉得自己有这本事!老师瞅见字条时眼睛都亮了,拍板说要是我近期表现好,这组长就非我莫属。许是老天眷顾,那段时间我作业完成得漂亮,顺理成章成了7组组长。

刚当上组长,我还以为这活儿不过是收收作业、发发卷子、收收小条,轻松得很。哪晓得,真正上手才发现,里头学问大着呢!

咱班的小组有套严格的加分扣分机制,值日班长、四个大班长和老师都是“裁判”。课堂上唠闲嗑、作业没按时交,或是被课代表逮到作业没写名字,通通要扣分。记得那次数学课代表王思琪收作业,党涵曦就因为没写名字被扣分,可她却只是轻轻一笑,那模样让人捉摸不透。

开学第二周的清晨,班车偏偏在路上堵得水泄不通,我心急火燎赶到教室。一推门,黑板上崭新的积分面板赫然入目,密密麻麻的分数看得我一头雾水。好在第一周,我们7组凭借出色的纪律表现,一举拿下第一名!爽哥当着全班的面夸我,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得意,胸脯都不自觉挺得高高的。可谁能想到,下一周风云突变。张晋硕三番五次和班长王思琪顶嘴,李亮轩总在课堂上偷偷写作业,再加上我一时疏忽,我们组竟成了倒数第一。爽哥语重心长地让我反思,我羞愧地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张晋硕却嬉皮笑脸地凑过来:“哎啊,哈哈哈哈,抱歉啊……”那表情,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

要说小组比拼,平均分可是关键。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组长都得算出组员的平均分。幸运的是,我们7组有三个年级前十的“大神”——张晋硕、刘译泽、潘震,还有我和蔡博两个前二十的“选手”。所以每次算平均分,我们都信心满满。不出所料,第一的宝座常常被我们收入囊中。就连爽哥都打趣道:“瞧瞧7组,堪称完美小组!个个高个子,又胖又壮,平均分稳居第一,纪律嘛,除了张晋硕偶尔‘高歌’,都挑不出毛病!”不过,组里的人员变动也挺有意思。一开始,苗恩嘉、李亮轩、尹领都在我们组,后来因为靠门太吵,刘译泽和苗恩嘉换了座;曹曦文和宋雨佳太能聊,尹领和曹曦文换了位置;最戏剧性的是潘震,原本在4组,因为4组总倒数,他整天哭哭啼啼,爽哥心疼他,就把李亮轩调走,把潘震换到了我们组。

可就算我们组实力强劲,也难免有“翻车”的时候。张晋硕那大嗓门,一激动就嗷嗷叫,还特爱跟人犟嘴,把王思琪惹毛了,害我们组扣了不少分。他呢,依旧嬉皮笑脸,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说组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非潘震莫属。他学习成绩不错,能排进年级前二百,英语更是他的强项,课堂上总是积极抢答。可他的“奇葩”操作也不少,别人翻译句子,他非要抢着“帮忙”,弄得人家尴尬不已;李佳洋问减作业的事儿,他头也不回地怼一句:“你能减吗?”直接把人噎得说不出话。我提醒他别唠闲嗑,他居然回我:“等你考得过我再管我!”我强压着心头的火气,硬生生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如今,回想起这段当组长的日子,有欢笑,有泪水,有得意,也有失落。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成长,更读懂了责任的分量。或许,这就是青春最独特的印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