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流浪的心

几个乡党总没事儿的时候总爱聚到一块喝酒。尽管不在一个工厂打工,毕竟是在同一座城市,时间长了,就成好朋友。一个星期不见就想。其实也没别的,就是想听一听彼此浓重的乡音。喝多了酒就去附近的小歌厅,尽情地宣泄近日以来郁积在胸中的不快。潘亿求就点了陈星的那首红遍了大江南北的经典思乡歌曲《流浪歌》,声音悲怆苍凉地吟唱起来,还没唱完,眼泪就流了下来。刘立、兰二木、孙大伟摇摇晃晃地也跟着唱,但都没有流泪。唱完了,哥几个还取笑潘亿求,兰二木说,挺大个爷们哭啥哭?孙大伟说,还用问,触景生情想家了呗。刘立说,你没孩子没崽子的想个屁家?八成是这么久没吃到你妈的奶?想吃奶了吧?哥几个便放肆地大笑起来。潘亿求没笑也没恼,抹去了脸上眼泪说,城里再好再美也没老家看着顺眼。等咱们在城里挣足了钱,一块儿回到老家投资,让咱们的老家也富起来。省的咱的兄弟姐妹再撇家舍业地外出打工。哥几个笑的更放肆了,几乎把酒都笑醒了。这个摸一下潘亿求的额头,那个拍拍潘亿求的口袋,半开玩笑半调侃地说,你没哭坏了脑袋吧?其实也怪不得哥几个调侃他,进城打工也有几年了,直到现在连个体面点儿的工作还没找到呢,还奢谈什么挣足了钱回老家投资?潘亿求没笑,也没说话……离开歌厅,潘亿求便暗下决心把名字改了,不叫潘亿求了,改名叫潘强了。

那天晚上的酒喝的实在太多了,以至第二天起床,兰二木仍感到头晕的厉害,几乎都不想去工作了。用力晃了晃脑袋,还是舍不得丢弃一天的工钱,连早饭也没吃,便匆忙赶往车间。家中年迈多病的父母、历经数十年的老宅、一双将要上学的儿女,都等着他往回汇钱呢?哪能说喝多点儿酒就休一天班呢?路上还没忘给哥几个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那哥几个。谁让哥几个他是老大呢?刘立、孙大伟也是头晕的厉害,不想去工作了。给潘亿求打的时候,潘亿求的手机却关机了。或许还醉卧在床上。兰二木也没在意,中午吃饭时再打,还是关机,晚上下班再打,仍是关机。兰二木感觉有些不妙了,忙约了刘立、孙大伟哥俩跑去潘亿求的宿舍去看潘亿求,得到的回答却是今天一早潘亿求便辞工不做了。哥几个便都蒙了,搞不懂潘亿求唱的这是哪一出。兰二木还有些不死心,接下几天左一回右一回地给潘亿求打电话,对方先是关机,后是欠费,最后竟变成了空号。好好的朋友,从此便音信全无,提及这事儿兰二木便感到惋惜。

匆匆十年过去了,家乡终于有了巨大的变化,有一个公司来到乡里办了几家工厂,把家乡的经济带动了起来,家乡的兄弟姐妹真的不用撇家舍业地外出打工了。兰二木、刘立、孙大伟也回到家乡,可惜的是潘亿求一直没有回来。也不知道潘亿求知道不知道家乡的变化,知道后又会多么高兴。

家乡有工厂,人们有了钱,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了。于是饭馆、歌舞厅一家接一家地开了起来。哥仨还是经常地聚到一块喝酒,喝多了酒就去歌舞厅嚎几嗓子。

这年年未,工厂照例要举办联欢,厂长说公司董事长潘强特意赶来参加工厂举办联欢会,以答谢职工们对公司做出的贡献,让大伙各准备一个节目。哥仨便准备了一个合唱,就唱《流浪歌》。厂长笑了,说你们咋想到这首歌?潘董最爱唱的就是这首歌。

联欢是在职工食堂举办的,董事长潘强携夫人一走进职工食堂兰二木就愣了,这个潘董咋这么眼熟呢?问刘立、孙大伟,两人也觉眼熟,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第一首歌便是由潘董演唱。潘董手执麦克风走向舞台,向台下职工一鞠躬,用一口浓重的家乡话说,大家好。我是潘强。今天非常高兴能在家乡和你们相见。为了感谢你们为的公司,为家乡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代表公司所有领导向你们献上一首歌,《流浪歌》。我今天之所以选择唱这首歌,还有一小秘密,我曾经在外打工的时候,我就喜欢唱这首歌。我这首歌是唱给全中国所有在外打工的工友们的,也是唱给我当年的三位契友的。

潘董还没等开口唱,兰二木、刘立、孙大伟哥仨的眼泪就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