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荠菜,拥抱大自然

暖暖春风带着春天来了。“挑荠菜去!”“噢!出去放鹞子(风筝)玩!”在开春的那个星期天,母亲会带着孩子到郊外去挑野菜,有的父亲也会带着孩子去放鹞子。星期天一早,母亲和孩子一起拎着篮子,带着小铲刀和小孩子自己的小甲刀向郊外走去。

长期困在城市的“建筑丛林”中,视线时时被阻断,到了郊外的田野就显得特别开阔流畅,眼睛感到很舒服。城市里混浊的气味也把鼻子堵塞得“麻木不仁”,来到田野就回过劲来了,呵呵,空气好新鲜啊!

赶春早的荠菜,在深褐色的泥土上张扬着自己的身姿,绿油油的叶子,羽状特征很容易被识别,在田埂、小路、浅滩边,一片一片、一棵一棵地长着。荠菜的根扎在土中不深,用小刀挑一下就出来了,所以叫挑荠菜。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检查孩子是否挑错,看看都挑对了,就满意地笑了。柳枝下、田埂上,在田野的背景里,母亲和孩子弯着腰,一棵一棵地挑着荠菜。天边各色鹞子拖着舞动的尾巴在蓝天里争奇斗艳,远处大人和小孩放鹞子的身影镶嵌在初春的欢乐中。现在想起来,这是多么田园诗般的画面啊!

荠菜应春而发,是最早返青的报春菜。荠菜这野生菜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剁碎后和肉末拌在一起,可以包江南最美的点心——荠菜馄饨。还可以与肉丝放在一起炒,或和豆腐一起烧汤,都非常鲜美。荠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故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它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听说过去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病症。荠菜又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是现在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