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追踪报告2015
- 王亚星
- 1812字
- 2020-08-29 23:59:08
第一章 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
从2013年下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QE)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新兴经济体的冲击。具体而言, 2013年下半年欧盟国家中除了德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外,作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也在逐渐好转,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经济出现向好迹象。2014年上半年也延续了这一态势,并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就业状况逐步改善。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美欧经济复苏,将拉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通过出口渠道促进中国经济企稳,从而带动大宗商品市场复苏,有利于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但自2013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逐步回升、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减速的格局将维持不变。资本流动的冲击,通胀压力等仍是新兴市场稳定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综上,中国外需状况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小幅改善,但削弱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并没有在本质上得到改变。
中国内需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在实施“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稳中求进,以稳促进,以激发市场活力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中国经济运行向新常态平稳过渡。自2013年7月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呈现景气回升态势,主要推动力量包括:外部市场进一步趋稳,出口回升,虽然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相对于2013年前半年,虚假贸易明显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对包括重工业在内的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小微企业减税、营改增扩围、减政放权、铁路投资逐步放开、设立上海自贸区等。但是,中国经济的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依然突出。
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了7.7%,二季度增长了7.5%,三季度增长了7.8%,四季度增长了7.7%。进出口增长有所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1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6%,其中,出口达22100亿美元,增长了7.9%,进口达19503亿美元,增长了7.3%。进出口相抵,顺差达259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达21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3%,加工贸易进出口达13578亿美元,增长了1.0%。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达10876亿美元,增长了10.1%,加工贸易出口达8608亿美元,下降了0.2%。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达11097亿美元,增长了8.5%,加工贸易进口达4970亿美元,增长了3.3%。12月份,进出口总额达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其中,出口达2077亿美元,增长了4.3%,进口达1821亿美元,增长了8.3%。
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了7.4%,二季度增长了7.5%。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123920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02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一季度为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达6511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619亿美元,增长了0.9%;进口达5880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590亿美元,增长了1.5%。进出口相抵,顺差达630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29亿美元。6月份,进出口总额达2108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4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其中,出口达1151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868亿美元,增长了7.2%;进口达957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552亿美元,增长了5.5%。
中国出口竞争力仍呈现下降趋势,国际市场份额缩减。自2011年起,中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开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下降。在国内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在2012年出现十多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13年依然延续了这种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大多仍然保持弱势,这将继续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3年、2014年仍呈增长态势。但这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多长时间内替代原有的出口增长点,取决于出口竞争力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纵观全球,世界经济的恢复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此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强势。最近几年,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壁垒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复杂性和手段上的隐蔽性,加大了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难度。本报告是在原有壁垒监测报告的基础上,尝试单独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追踪,以便更有效地为各有关方提供建议和预警,同时也为做进一步的经济效应等分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