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4 䆆
音义未详。清蒲松龄《农蚕经·农经三月种谷》:“谷宜早,谷宜晚。”(2821B)
按:“谷”是指生长期长、成熟晚的农作物,故宜早种;“䆆谷”与“
谷”相对而言,当是指生长期短、成熟早的农作物,故宜晚种(参看拙著《疑难字续考》“
”字条,22—23)。以形义求之,“䆆”当是“
”字之变。清光绪四年《东平州志》:“禾早熟曰
。音造。”1931年《胶志》:“禾早熟曰
。”《汉语方言大词典》“
”音cāo。“䆆”与“
”义同,皆指禾早熟者;禾、粟二旁表意功能相同,故“
”又作“䆆”。“
”音造,“䆆”亦当音造,“䆆(
)、糙”音同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