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
- 李柏达编著
- 663字
- 2025-02-15 02:15:09
序一
广东台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
两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台山人踏着先侨的足迹,远渡重洋,艰苦奋斗,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了一段段传奇,造就了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侨乡”。如今,台山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达160多万。
行走在侨乡台山,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华侨文化的浓郁——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碉楼,一排排连绵数里的骑楼……宛如走进一条宏伟瑰丽的华侨文化长廊。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珍藏在碉楼、骑楼千家万户里一封封泛黄的“银信”。
“批一封,银二元”,台山人把侨汇和书信结合的侨批通俗地称为“银信”。一封银信,就是一个动人故事,就是一颗赤子之心,封封感人,句句铭心,记录着华侨心中最重要的事——爱国、爱乡、爱家。
银信不仅是海外华侨与国内侨眷的两地家书,更反映了其时粤闽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遗产。2013年6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正式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如今,银信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一代代华侨用银信传递着的爱国爱乡之情,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台山市委市政府结合南粤古驿道建设,在端芬海口埠建银信博物馆、修银信广场,将其打造成广府人出洋第一港主题文化园,讲述银信故事,展现华侨家国情怀。李柏达先生编著的《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对银信故事的传承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肯定。
今天的台山,充满魅力,生机勃勃,期望本书成为传承和发扬台山银信文化的名片,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做好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擦亮台山“中国第一侨乡”品牌。
中共台山市委书记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