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字纸之图

京中有富户损(捐)资字纸惜字,会雇人各铺户、居民人家,散一纸糊竹篓,预备人家有不用字纸,装在娄内,每月按户走去,归在会馆焚化,其灰代(带)至海内,顺水流去,干净而已。

京城中有富裕的人家捐资,敬惜字纸,雇人在各个商铺、居民人家里,放一个纸糊的竹篓,人们有不用的字纸可以装在竹篓里,这些人会按月去每家每户收走字纸,拿去会馆焚烧,将纸灰带到江河湖海,使其顺水流去,非常干净。

[字纸,代表的是文化。“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敬惜字纸的内容包括对写有字的纸张不乱扔,不拿来包食物,官府甚至禁止回收废纸用于制作灯芯、雨伞、扇子、盒子、卷烟等,要将废弃字纸妥善收藏,整理干净,焚烧埋于净处,或流入江河湖海。清代此风最盛,还编印不少书,劝诫人们不但自己要敬惜,还要去收集丢弃的字纸,鼓吹是否敬惜字纸,将会有报应,可见先人对字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