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3辑)在线阅读
会员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3辑)

朱庆葆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25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7 16:59:06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系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办的学术专刊。本刊主要刊载关于太平天国及晚清时期(1840~1911)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宗旨在于保持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以客观、理性的研究理念拓展太平天国及晚清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本辑共收录文章20篇,分为“太平天国史研究”“晚清史研究”“综述·书评”三个栏目。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庆葆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书稿是作者多年来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研习和探索成果。书中指出,面临近代大变局之时,中国人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其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开眼看世界,翻译西书以了解欧美国家富强之道,尤其是京师同文馆出版的《富国策》传播广泛、影响较大。此外,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续富国策》,近代学界对亚当·斯密的纪念和评论等,也反映了国人追寻富强的心声。
    张登德历史24.9万字
  • 会员
    卫国,是先秦时期华夏大地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始封于西周初年,至秦二世时灭国,立国八百余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209年)。本书展现了两周时期卫国的兴衰历史,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再现了卫国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并对卫国的历史名人做了一定的研究。卫国的政治地位、地理人文环境在当时的中原诸侯国相当显赫,是华夏文明的先进代表,对中原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郭霞历史31.3万字
  • 会员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中国近四百年的分裂,但实现文化、心理认同上的真正统合,是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本书的研究取径跨越文、史,提出“中州士大夫”概念,揭示了北方在唐以后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中曾经存在的主动性,基本厘清了从金朝中期到元朝中期,汉地北方、南方文化统绪流变的基本线索,分析了南北士人精英围绕“文”与“道”的思考、论辩、交流和融通,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元朝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实现
    求芝蓉历史24.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以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绥滨首届完颜家族起源问题研讨会提交的90余篇论文为基础精选出来的。全书共分两个部分:辽契丹史学研究、金女真史学研究。内容涉及辽金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社会、民族古文字等诸方面,比较全面反映了辽金史研究的一般状况和动态,也代表了现今辽金史研究的水平。
    贾淑荣 韩世明主编历史21.7万字
  • 会员
    《一说春秋之谷雨》为《一说春秋》丛书的第二本,主要讲述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664年之间的春秋故事。本丛书以《春秋》为基础,以《史记》和《国语》作为主要补充,同时,参考其他数十部相关书籍撰写而成。与其他《春秋》白话本不同,《一说春秋》丛书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补充了历法、礼法、制度、人物关系等背景信息,将春秋的事件片段前后串联,并在大量史料基础上形成观点及判断,以方便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这段历史。“一
    李明历史13万字
  • 会员
    吕先生主要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来阐述孔子的大同思想,并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与大同理论的实践过程,他认为孔子创立的社会组织理想的模式是引导列代人们努力致力于社会改进的动力,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努力致大同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复古的行动。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后因考虑到“和白话接近者较多,和文言接近者较少”,为求“传布较广,收效较弘”,将文言文稿改为白话文,是为《中国社会变迁史》。
    吕思勉历史12.4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
    黄博历史21.3万字
  • 会员
    1906年2月22日,江西南昌知县江召棠应法国教士王安之之邀,到天主堂赴宴,其间咽喉为利刃所伤,从而引发了二月初三日民众焚教堂杀教士之事。该案是晚清最后一个重大教案,亦是清末受人瞩目的涉外公共事件之一。案件涉嫌“教士戗官”,真相扑朔迷离,在排外思潮与媚外论说两种力量的历史交会点,激发了中外舆论的轩然大波。本书考察和分析了各种相关叙述文本,从事实、认知与言说三个层面完成对这一历史事件深度和立体的诠释
    杨雄威历史26.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和秦国历史文化学习和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秦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收录论文9篇,主要研究秦国区域开发及其文化精神、秦国工商业发展、秦国东伐战争以及秦昭王朝政治的特点。(2)《水经注》研究,收录论文、札记4篇,主要论述《水经注》撰述、所载祠庙和区域记述的意义等问题。(3)历史城镇与聚落研究,收录论文12篇,主要论述统万城、明人建都观念以及清代黄土高原地区
    刘景纯历史2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