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叙事文学插图的图像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明清叙事文学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颜彦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5.8万字

更新时间:2023-02-17 16:38:24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图像认知、图像结构、图像叙事、图像风格、图像传播等五个问题,总结了明清时期插图在表意、叙事、传情、表征等诸多方面的特性、规律及范式意义;分析了插图再现文本故事与实现视觉符号独特意旨的双重意义;考察了插图对社会历史风貌的影射和还原作用;并着眼于小说戏曲插图与其他文体刊本之间的比较、刊本插图与传统绘画之间的互动以及图像生产、消费、鉴赏、收藏等传播链条上各个环节的独特意义,尝试从整体上把握、建构视觉文化的格局。颜彦不仅在这几个问题上都有纵深的挖掘,而且尽可能照顾到了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结与互动,从而丰富了论述的层次。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颜彦
主页
  • 会员
    中国古代文学插图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研究。本书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插图为研究对象,将插图与小说描写、社会生活、传统绘画等融为一体,互为生发,就小说插图的版式、构图、主题、叙事、风格等不同专题进行了细致描述和深入阐释,在具体作品的插图研究和插图研究的总体思路上均有不俗的贡献。本书对四大名著在明清时期的重要插图版本进行详细的梳理考订,撰成叙录,可补有关小说书目之不足,具有独立的文献学价值。
    颜彦文学评论21.7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个体学术研究的经历回顾与思想感悟。全书以时为序分为四章,以学术为轴心、成果作支柱,讲述作者走过的学术“道路”与研究的体悟。第一章从转益多师与任教授业的角度,追忆孔子故乡的学术启蒙、山东大学的拓宽视野与复旦大学的研究提升;第二章讲述国家项目管理时期的学政一体与学以致用,侧重学术研究领域的开阔,回顾对学术本质、意义与规律的探讨;第三章叙述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后,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相互促进的实践探索和
    杨庆存文学32.8万字
  • 本书是精神分析小说大师丹尼尔·凯斯的回忆录,围绕其经典作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起源、构思、写作与出版的曲折历程,回顾了他从坎坷童年到作品成功的人生故事,也谈到了他的小说创作技巧和对于写作动机的伦理思考。特别收录获雨果奖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后扩展为畅销全球的长篇版本。
    (美)丹尼尔·凯斯文学10.2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辞赋史与学术史融会贯通,深入勾画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向内在的演进历程,对揭示“近世”传统中国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对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对“盛世”的理解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探讨北宋中期以来宋人在构建宇宙秩序与心灵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寻耕读传家观念和乡土中国的生活范式,发掘华夷之辨观念的发展与民族精神、华夏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塑造等,这些研究在“预流”当下学术、弥补学界研究之
    刘培文学31万字
  • 会员
    沈括在科技史领域享有民族英雄般的崇高地位,然而一旦将其还原到历史语境,便会发现,作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他其实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仕宦生涯——从“王安石新政”的参与者,到沦为“新法叛徒”惨遭流放。本书采取了独特的“对照式”结构,揭示了沈括的仕途经历与贯穿其一生研究的“闻见主义”立场之间的联系,既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场对哲学观念的探索。作者以“闻见主义”为核心,建立起一套挖掘北宋知识世界的概念,将
    左娅文学20.1万字
  • 会员
    城市书写是在20世纪后期空间转向背景下产生的,城市书写关注城市空间在小说叙事和主题阐释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作者在小说中对城市的多维社会的文化解读,其中融入了作者的城市理念、创作方法以及主题思想。英国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聚焦空间景观中的文化叙事、权力机制、精神表征以及民族认同等社会文化建构,分析英国社会文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多维再现。本书稿旨在阐释城市书写如何成为英国小说中重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阐释手段。本书稿
    吴庆军文学14.6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世界文学史中较具有代表性的16位文学大师,把他们的文学思想、文学作品、人生经历以一种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这16位文学大师将会带领读者畅游于浩瀚的文学星海,一点一点揭开文学的神秘面纱,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多样魅力。《文学原来很有趣》的重点不是教读者去了解文学的体裁和文学的类别,而是逐步引导读者与文学进行对话,感受文学作品之中的情感内涵,其目的不是让读者学会赏析文学,而是让读者
    郑伟文学14万字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在这“漫长的现代”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
    王德威主编文学64.5万字
  • 会员
    “疯狂天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文艺创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文艺大师们更是人类精神高贵性的象征。然而,历史上有一群特殊的大师,他们童年不幸、穷困、颠沛、酗酒、疯癫,浪荡出格或者遗世独立。他们深受精神障碍的折磨,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等,他们的生命和作品都是在痛苦和救赎之中双向拉扯的产物。本书聚焦于21位患有精神障碍的中外文艺大师,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
    陈智民文学33.5万字
  • 会员
    本书利用“一点两翼”的研究思路——以唐诗自注为研究立足的“一点”,以自注本体探究为“一翼”,以发掘诗歌自注与史书自注、诗歌文本、诗人三者关系的拓展研究为另“一翼”,将唐诗自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力求解析史书自注对唐诗自注生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唐诗自注与诗歌情旨内涵亲疏关系变化的轨迹,以及以注入诗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诗人的作品传播意识,从而将对唐诗自注的认知与研究推进到更
    魏娜文学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