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重要节点与进程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重要节点与进程

高旭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法律史25.1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7 16:14:3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古代法律传统源远流长,此漫长过程并非清晰如一,重要等同。而是时明时暗,时重时轻。在一些关键的时期,由于出现了关键的人物,经历了关键的事件,形成了决定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性质的总体趋势,在这种趋势引领下,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形式,这种形式也决定了其内容。概括而言,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经历了以下若干决定性的时期。其一,中国法律制度形成的时期。其二,西周礼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其三,礼法相争时期,此时期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化形成之时期。其四,秦朝以法制为主导之时期。秦朝的法律制度,虽则存续之期间短暂,但具有特别的意义。即不同于此前的春秋时期的法律,其开始背离西周的礼制,但没有完全确立法制的主导地位。秦朝实行所谓全面的法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制深入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其五,法律儒家化趋势形成之时期,亦即礼法制度回归之时期。春秋决狱标志着法律之儒家化的开启(从法家化法律扭转)。其六,中华法系创立与延续之时期,“一准乎礼”之唐律的制定确立了中国法律发展的方向,此后,含括唐宋元明清历代之法律都沿着这条确定的轨迹继续发展,此时期为中国传统法律发展的主导部分。其七,中华法系开始瓦解之时期,晚清之法律变革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终结。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高旭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华法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在司法制度上有许多创新。如在唐宋之际,对司法行政官员的选拔实行“试判”考试,注重对被选拔人员法律素质的考察,在案件受理阶段实行三审立案审核制,对疑难案件实行奏谳制度,对司法官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措施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法律追求程序公正和实质正义的理念,值得总结和借鉴。本书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对战国秦汉至唐宋之际的法典体例和内容演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作者指出,在秦
    郑显文法律史31.4万字
  • 会员
    《大清律例》系我国古代法典之最后形态及典型代表,深蕴我国传统法制之经验,凝结数千年绵延不竭之文化,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本卷集结海内外研究《大清律例》的数十位一流学者,对《大清律例》项下的数个重要论题进行探究,分《户婚》《断狱》《条例》《刑罚》《文献》篇。《户婚》篇,内容涵盖商业习惯、契约规则与婚姻制度;《断狱》篇,探讨刑讯、定罪、量刑以及涉外司法等程序性问题;《条例》篇,包括“从苏禄国贡
    苏亦工 谢晶法律史18.4万字
  • 自太史公开创了修史之轨辙后,在中华帝国的正史编撰传统中,有那么一类官员成为帝国官僚所要仿效追慕的榜样,他们恪守官箴,事君以忠,牧民以爱,他们即可称作“循吏”。能够在正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循吏,无疑是帝制中国模范官僚的代表。传统中国具有“家国同构”的泛伦理制度和泛道德政治,以循吏为代表的司法官员群体是礼法制度的赞同者与司法实践的操作者,从而在礼法制度与司法实践之间起到了桥梁或媒介的作用,是发掘和理解传
    徐忠明法律史17.8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学界唯一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的学术刊物。因其关注对象独特、密切追踪学术前沿、努力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最新成果,所刊文章以研究视野开阔、考订缜密等为学界所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律史3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