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在小孩和解在线阅读
会员

与内在小孩和解

唐明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灵疗愈8.9万字

更新时间:2021-09-09 18:05:27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自我疗愈之书。在阅读和思考中,你将会与自己的“内在小孩”相遇成为朋友,你们彼此接纳、彼此陪伴、彼此搀扶,一起重回童年时光,为曾经遭遇的不公和委屈呐喊抗争,解除曾经的愤怒和悲伤,打开束缚的精神枷锁,在爱的滋养里重获新生和自由。本书通过“内在小孩”的视角,阐述童年创伤对于一个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浅入深的章节内容,带领读者看到童年创伤所形成的根源及对个体造成的深远影响,并通过专业心理技术引导读者自我疗愈、自我成长。通过阅读这本书,相信你会随着章节的展开不断地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迎来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唐明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著名心理学者施琪嘉多年来对创伤的研究与治疗集大成之作。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创伤,包括原生家庭创伤、人际创伤、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等,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创伤,被它们左右着当下的生活。本书从对创伤的自我诊断和觉察、深度创造的疗愈方法、如何进行自我创伤疗愈等方面,对心理创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结合经典案例和临床案例,帮助读者从看见到自疗,超越创伤对我们的影响
    施琪嘉心理7.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畅销全球的《生命的重建》一书的姊妹篇正念篇。露易丝·海以生命演进的时间顺序叙述,从童年遭遇巨大创伤起笔,到爱情的纠结、工作的迷惘、健康的忧虑、老年的关切,甚至面对死亡的恐惧,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我们对自己和人生存有怎样的信念,我们的未来就会变成什么模样。露易丝·海还广泛探讨了如何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植入全新的正面激励,选择更好的人生信念。爱生活,爱自己,我们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露易丝·海心理7.2万字
  • 会员
    《请你千万次拯救自己》上册为“抑郁家庭家长与孩子的真实故事”,下册为“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行为指导手册”。上册的真实故事分为8个对照组,是家长视角与孩子视角的对照。家长视角的8位讲述人有爸爸也有妈妈,故事中每个孩子的遭遇、症状和每个家庭的创伤、走出来的过程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爸爸妈妈都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孩子视角由8个孩子亲身讲述自己的抗郁经历(还有1个抑郁症
    郁金香陪伴编著心理17.1万字
  • 会员
    那些被压抑的不良情绪需要合适的出口,强求完美只会让自己更焦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打破枷锁,过不内耗的人生。三甲医院医生写给中国人的心理科普书,从临床案例展开,摆脱强迫症、抑郁症、妄想症、讨好型人格……
    徐勇编著 尚秋著 (日)尚喵著 (日)高井祐子著 (意)蒋卢卡·巴瓦诺利著 (意)奇佳拉·克里纳西绘心理29.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畅销全球的《生命的重建》一书的姊妹篇。露易丝·海以生命演进的时间顺序叙述,从童年遭遇巨大创伤起笔,到爱情的纠结、工作的迷惘、健康的忧虑、老年的关切,甚至面对死亡的恐惧,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我们对自己和人生存有怎样的信念,我们的未来就会变成什么模样。露易丝·海还广泛探讨了如何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植入全新的正面激励,选择更好的人生信念。爱生活,爱自己,我们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心理
    (美)露易丝·海心理9.8万字
  • 会员
    “心灵书写”也叫“疗愈书写”,让人们通过写作,揭开潜意识隐藏的真相,看到自己真实的需要、纯粹的情绪,以及被隐藏多年的内在小孩。本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练习:书中的练习具有心理咨询的意味,展示了心理咨询的部分功能——宣泄、外化、反复面质、循环提问、自由联想等,让读者通过一个个练习,逐步深入自己的内心与感受,最后找到疗愈方法,于字里行间找到强大生命力。
    冰千里心理14.3万字
  • 会员
    《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心理自助类图书。23岁、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阿杰正要展开新的人生,却在此时确诊了躁郁症,跌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像被困住了。作者以躁郁症亲历者视角真实记录一场绝望与希望交织的生命之旅。他经历了困惑、怨恨,克服了如“木柴在火堆里烧得噼里啪啦”的痛苦后,终于走出黑暗,迎来清晨,并鼓励人们,躁郁症康复后,人还是那个人,日子还是那些日子,但生命开始有了坐标轴,
    李俊杰心理7.5万字
  • 《小青蛙的自我疗愈》是一部充满温馨与智慧的心理疗愈绘本。通过精美的手绘插画和富有哲理的文字,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简单有效的自我关怀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简化任务,减轻压力;调整与自我对话的方式,学会欣赏和感激自己的身体:利用写信这种传统方式来表达感恩;每天给自己设立“独处时间”,让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寻平衡和宁静等等。这本书旨在以温暖、诙谐的方式传递正能量,提醒身处困境或者正在自我疗愈之路上前行的人
    (美)梅贝尔·伊奎心理3248字
  • 会员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好的解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凡四训》,拨开了生命重建的重重迷雾——袁学海信命、认命,最后躺平,“澹然无求矣”,其实是陷入了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他心如死灰,“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恰恰是抑郁症的表现。在栖霞山中,云谷禅师与袁学海那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活脱脱就是无与伦比的心理治疗,仅仅通过一次,就让他获得了治愈。之后,袁学海改名袁了凡,
    涂道坤心理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