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需动力协同战略与政策
更新时间:2021-09-10 18:36:0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以构建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需动力协同战略与政策体系为目标,层层深入地完成了七个相互关联的专题研究。主要依托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历程的回顾,完成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动力结构的识别。立足中国的大国经济特征,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内需扩容受到的规模性、结构性和流动性约束,并寻找破解各类约束的途径和对策。从凯恩斯提出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出发,探讨交易性持币需求、预防性持币需求、投机性持币需求对潜在消费购买力的分流,并通过量化研究三大货币需求动机的影响因素,寻找引导居民有序释放消费潜能的途径和对策。以发挥投资内需的长效机制为目标,聚焦产业投资领域,围绕投资对象、投资重点和投资主体三大命题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立足于中国所处的开放经济环境,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需显著的经济调节效应以及过度依赖外需可能引发的经济失衡风险,并由此实现外需动力的利弊协调,形成合理利用外需动力的策略主张。面向中国经济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基于中国经济内联外通的整体框架,探讨内外需协同的必要性和经济影响机制,研究内外需之间互促互斥的复杂联动关系,并据此确立内外需合力机制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标准。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智 马龙龙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与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所经历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但中国投资率过高、持续时间过长确实比较独特。本书从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形成和支撑中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内在逻辑。根据分析结果,本书指出,中国需从产权制度、微观制度、宏观制度、非正式制度四个维度同时推进经济转型,并提出了转经济11.8万字
- 会员中国的扶贫开发,跨越了近40年的历程,其间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7亿多农民摆脱了贫困,也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国的扶贫开发,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际社会广泛视为人类社会扶贫的一个成功样板。本书全面回顾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减贫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系统研究了中国减贫的政策和治理体系及其变化,深入分析了中国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经济22.1万字
- 会员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南非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在南非真实的生存环境,了解当地员工对中资企业的看法,云南大学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和劳动力调查”,对南非数十家中资企业展开调查,围绕在南非中资企业的建立与引资情况、中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本地化发展的问题与困难、中资企业的形象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实施情况、东道国员工的个人经历和家庭情况、职业经历、对中国企业的看法经济15.1万字
- 会员本书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姊妹篇,遴选出19个有代表性和典型特色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书,旨在总结优秀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树立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示民营企业的责任情怀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经济16.2万字
- 会员本书立基于广东省首批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之一的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五年来的实践,探讨中国式区域劳动关系治理经验与模式,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机制、自主协调机制、劳资协商机制等适合中国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论和做法,形成了中国劳动关系区域治理体系的完整理论和实践操作指引。经济15.3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全球经济发展为何不确定。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与政策的角度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发展经济学”,力求“格物致知”。经济21.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招商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需构建的招商优势包括推动形成要素优势、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本书归纳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流中遇到的五大类常见问题,对应选取了十个典型城市的招商引流故事,分别是:重庆的挖掘培育要素优势模式、贵阳的生态价值增值模式、合肥的政府投行模式、深圳的科技-产业-金融三循环模式、苏州的园区驱动模式、武汉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杭州的数字要素引领模中国经济2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