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京师法学(第十二卷)
更新时间:2021-04-30 19:16:47 最新章节:编辑手记
书籍简介
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度的时代,加速度的发展对于所有的行业或职业而言都是挑战,信息革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法律,法律的立、改、废已是常态,各国的立法机关从没有像现在那么忙碌。《京师法学》第十二卷聚焦“科技发展与未来法治”,主题研讨数据与隐私保护、专家系统、网络舆情与政府应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数据主权的全球扩张、网络犯罪国际治理等重大问题,反映了《京师法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选录的文章也体现了信息时代法治的基本特征,如全球视野、多元互动、法律与科技密切结合等。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5-02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卢建平
- 会员本书收录了法学院建院以来的已通过答辩的34篇宪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学、法制史等部门法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些博士学位论文在选题和内容上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或者对以往理论研究中尚未研究或者研究不够深入的课题展开探索性研究,或者对现有研究课题从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新的结论,或者对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对之做进一步地论证、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深综合学科46.2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极具启发意义。法律35.4万字
- 会员“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书研究主题系该课题的子项目。选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态、司法文化三个一级指标对司法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内含了众多的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本书主要对相关指标的入选进行初步理论分析论证,以期对我国司改建设有所帮助。法律17.2万字
- 会员《数权法1.0》基于“数据人”假设,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权法”的概念,试图建构一个“数权—数权制度—数权法”的法律架构,这必定会成为法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数字文明,人类从“人权”“物权”迈向“数权”时代,法律将实现从“人法”到“物法”再到“数法”的跃迁。数权法是人类迈向数字文明的新秩序,是时代进化的产物。法律16.8万字
- 会员本书紧跟数字经济前沿发展,以我国智能投顾的业务及法律监管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源起、点和法律概念进行了阐释,同时探讨智能投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法律障碍和现实困境,并结合域外监管经验得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结论,为后续构建科学合理的智能投顾法律监管机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法律32万字
- 会员本书由江苏省首批重点新型高端智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编撰,是专注于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领域重要问题的连续性研究报告。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重点围绕法治中国发展战略、科学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法治社会建设、区域法治发展、中国法治国情调研等方面展开研究。问题导向、实证分析和咨政建言是本书的鲜明特点。法律30万字
- 会员本书以现阶段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不足为鉴,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法治理论参考。本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监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公民参与、公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监管国家赔偿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法治化的角度勾勒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愿景。法律26.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理论法学15.4万字
- 会员本书以现阶段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不足为鉴,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法治理论参考。本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监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公民参与、公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监管国家赔偿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法治化的角度勾勒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愿景。理论法学26.2万字
- 会员《数权法2.0》是《数权法1.0》的延续和深化,一是创造性提出了“数据人假设”的概念,这也是研究数权法的逻辑起点,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二是围绕数权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三大权益,包括数据权、共享权和数据主权;三是回应了习近平主席致2019数博会贺信关于“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理论法学18万字
- 会员“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书研究主题系该课题的子项目。选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态、司法文化三个一级指标对司法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内含了众多的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本书主要对相关指标的入选进行初步理论分析论证,以期对我国司改建设有所帮助。理论法学17.2万字
- 会员本书由江苏省首批重点新型高端智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编撰,是专注于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领域重要问题的连续性研究报告。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重点围绕法治中国发展战略、科学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法治社会建设、区域法治发展、中国法治国情调研等方面展开研究。问题导向、实证分析和咨政建言是本书的鲜明特点。理论法学30万字
- 会员《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理论法学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