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商鞅治秦与现代国家治理的缘起
更新时间:2021-01-25 16:56:27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大变革,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助力秦国崛起为强国,还具有开启制度现代化的创新意义。福山等学者认为,商鞅提出来的国家治理与法制理论,使政治理论摆脱道德学派,“今天中国国家治理的许多特点,可以归功于这个历史传承”。本书重读法家典籍精华,对商鞅治秦的完整方略进行解译,从中总结出古代国家崛起的政治制度优势,探寻国家治理的传统文化根基。商鞅治秦方略的创新首先体现在确立法治思想。在秦以前,华夏各国的治理思想以礼治或者人治为核心,商鞅提出来以法治取代人治,限制君权。其次,围绕法治思想核心,展开具体治理理念的创新,覆盖治农、治军、治官、治商、治国、治社会、治民众等层面。以个人能力为标准的高度组织化的官吏制度,重视发展农业、解决强军问题,实现六个统一、建立强国家模式,通过变法,秦国从战国初期的落后国家快速走上强国之路。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叶自成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顾廷龙(1904—1998),字起潜,江苏苏州人。先后任职于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建国后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古籍版本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年谱借助大量日记、信札、报刊、题跋等史料,并结合顾先生亲友、门生的回忆,详细纪录了顾廷龙先生的治学读书、友朋交往、书法创作、版本鉴赏等生活内容,不仅使顾廷龙先生一生的行述更为丰富完整,也清晰呈现了20世纪3历史113万字
- 会员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历史3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