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2030:能源转型的八大趋势与政策建议
更新时间:2019-07-25 10:23:42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报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中国展望》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徐小杰研究员近年来的能源转型专题研究成果。本报告运用现行政策情景和生态能源新战略情景的分析方法和数据系统,展望了从2015年到2030年中国能源转型的八大趋势,集中分析、研判了推动八大趋势的动因、影响因素与不确定性及风险,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推动这一能源转型趋势极为关键的时期,而所述八大能源转型趋势的成效对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对于亚欧地区和全球能源转型及发展态势、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议程具有重大的影响。为此,作者在国内外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助《世界能源中国展望》数据系统优化手段,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小杰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有八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区域政府是中观经济市场主体,资源生成与供给侧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斯密的第三本书与政府双重属性理论,区域政府竞争与政府超前引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新引擎,市场经济双重主体与中观经济三大定律,成熟市场经济是强式有为政府与强式有效市场相融合的经济,微观、中观、宏观经济行为分析与政府经济行为的几点共识,力图探索与破解世界各国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10.2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促成了8亿多人口的脱贫,这不仅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而且为当代世界的扶贫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但中国扶贫的成功故事对世界而言仍然是一个谜。中国称其为“举国体制”,但这个体制到底如何运作?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来做动员、做执行的呢?本书在中国扶贫实践的基础上,试图对举国体制做出理论上的解释。经济19.9万字
- 会员本书深入地剖析了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探索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独立产权制度,使国有企业逐渐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中的合格的微观竞争主体——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职工队伍建设和工资人事用工制度变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机制变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质与量变迁、国有企业的空间结构变迁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论和企业制度变迁规律也做了多方位的探讨。经济20.7万字
- 会员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对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概括与阐释,并将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所构成的思想体系概括为“新时代反贫困思想”。本书从新时代反贫困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时代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尝试性地构建了“新时代反贫困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经济22.4万字
- 会员本书构建了生态福祉绩效模型,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福祉效应和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部地区生态福祉绩效演变的驱动力。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模糊物元法对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做出了评价,测算了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指数,研究了科技对绿色发展的贡献力,构建了绿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了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基础、态势及潜力,提出了增强中部绿色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中部经济12.1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38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经济12.9万字
- 会员《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在剖析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世界经济的主要症结和时代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新势能。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两个繁荣期之间的过渡期,推动上一轮繁荣的动能已显著衰退,中国唯有调整经济结构、顺应科技文明、切换发展动能,才能在经济结构性筑底中化危为机。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维甚嚣尘上,新旧产业青黄不接,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泥经济18.4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对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做深层次分析,并讨论中国的经历在何种方式上为中国自身和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书中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考察了宏观经济最新发展情况以及教育和创新发展的趋势,还研究了结构变化是如何为中国获得一系列更先进增长驱动力做好准备的。经济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