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五辑)在线阅读
会员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五辑)

黄仕忠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2万字

更新时间:2019-06-26 20:14:36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同类刊物的关键词。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仕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形式主义莎评是20世纪莎学最具活力的部分。形式主义莎评提倡文学批评的独立自主性,借助反讽、隐喻、意象、象征、原型、解构、细读等概念进行研究,在文学作品内部作了理论化尝试。本书将形式主义莎评分为新批评莎评、意象莎评、象征莎评、原型批评莎评、解构主义莎评、细读式莎评等六个流派,从每一个流派中选取经典莎评著作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其特点,以点带面,以期对诗学建构有所启示。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人物之美是莎士比
    许勤超 刘昱君文学22.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小说叙事理论框架内,借用社会历史批评,选取美国现代作家威廉·福克纳后期(1942—1962年)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家族变迁主题及其罗曼史的形式特点,辨析人物国家认同机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隐喻。福克纳这一时期的创作将社会理想置于南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中间地带,深刻揭示南方家族揉入的异质性,用乐观的笔调描述混血对家族生命力的积极意义。本书突破了黑白种族、贫富阶级的二元阐释范式,通过对人物时间
    李方木文学15.5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在西方翻译唐诗的整体背景下,对宇文所安的英译唐诗展开文本细读及比较分析与阐释,探讨其唐诗翻译、阐释的观念、特点与方法,并运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变异学等理论视角,深人挖掘宇文所安唐诗史的书写所体现的诗学思想,揭示其英译唐诗及唐诗史书写的文化价值与理论意义。
    高超文学20.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形象构建的角度还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接受美国文学,阐释其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不仅揭示了中国文人认知、选择美国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美国文学形象在中国的多元呈现形态,而且分析了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美国形象构建与中国“自我”形象构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张宝林文学23.8万字
  • 会员
    在梳理刘震云创作过程的基础上,本书概括了刘震云小说中的七个关键词:权力、伦理、历史、故乡、宗教、人性、存在。这七个关键词在他小说中的出现,有着创作上的先后顺序和内在逻辑,体现了刘震云对中国现实的深入思考。本书对刘震云小说的整体性研究,有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家思想演化过程。
    冯庆华文学24.3万字
  • 会员
    朱鹤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学者,有六部著作为《四库全书》著录。《杜诗辑注》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包含遗民底蕴而又极富学术价值的杜诗注本,与《钱注杜诗》被尊称为“朱注”“钱笺”,是清代杜诗学的奠基作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难睹全貌。其主要优点在于正本清源又广博谨严的考证,故取精用弘,成就斐然,多为仇兆鳌《杜诗详注》采录,古人称其集大成,洵非过誉。
    周金标文学29.4万字
  • 会员
    纵横文坛的中外文学大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有何不同一般的呈现,这其中又有怎样不同以往的思考与洞见,又有着怎样的偏颇与局限?怀着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好奇心,本书秉承从问题出发的研究思想,通过大量文本细读,还原文学历史现场,透视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们儿童文学创作中独到思想与艺术手法,同时以严谨的批判精神,审视作家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本书具有突出的经典意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既研究鲁迅、冰心和张炜等代表性中国作家的儿童
    朱自强 徐德荣主编文学18.5万字
  • 会员
    本著选取了史铁生、张承志、顾城、海子、骆一禾和戈麦这六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场域表现比较突出的自我抒情型作家,对他们各自的文本世界的思想和精神蕴涵进行了深度观照和阐释。本研究不但对他们的思想轨迹和精神诉求进行了考量,而且对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了勘察,由此图绘出他们各自的心灵光谱。
    胡书庆文学19.3万字
  • 会员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它的意义,据周作人所知道所见到的,加以说明。“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周作人文学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