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
全球华语的崛起与挑战
一 全球华语崛起迹象
二 全球华语扩散的因素
三 区域华语的滋生:以词汇为例
四 区域华语的认同感
五 世界标准华语带动三圈交流
从“雅言”到“华语”——寻根探源话名号
缘起
一 雅言
二 汉语
三 官语
四 国语
五 普通话
六 华语
七 话说“鼎足”
论“华语”
一 缘起
二 五个名称
三 “华语”的命名及其在海外的复兴
四 全球“‘华语’热”的现状分析
五 华语的定义及相关问题
“华人”“华语”的定义问题
结 论
华语与海外华人社会
海外华人圈华语变体切片
一 新加坡华人类型
二 华语变体的衍变与移民文化进程
三 语言政策造成的华族语言易位
四 创造杂质的中国属性
论华语研究
一 几点说明
二 华语研究的性质
三 华语研究的意义
四 华语研究的主要任务
从“汉语”名称论汉语词汇史研究
引 言
一
二
三
新加坡的华语与方言
一 华语、方言的社会分布
二 华人对华语、方言的态度
结 论
马来西亚华语与方言的竞争
一 引言
二 调查方法简介
三 华语与方言在使用功能上的竞争
四 华语与方言使用领域的竞争
五 华语与方言的语码夹杂
六 语言态度与语言竞争
七 语言竞争与语言转移
八 结论
论华语区域特有词语
一 “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定义、外延和分类
二 “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构成成分
三 “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发展和变化
四 余论
不同华人社区词语差异浅论
一
二
三
四
五
新加坡华语使用中源方言的潜性影响
一 问题讨论
二 格式和检验
三 相关问题辨析
四 结语
论华文词汇变异所反映的疆域与文化图像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港式中文”与语言变体
一 香港语言生活的历史与现状
二 “港式中文”的性质
三 “港式中文”的变异手段
四 产生语言变异的原因
香港社区词研究
一 社区词反映该社区的社会形态
二 香港社区词之来源及构词特点
三 关于香港社区词研究的几个问题
三语流通与中文的健康发展——兼评CHINGLISH
前 言
一 澳门三语流通的现状
二 汉语对澳门的影响
三 葡语对澳门的影响
四 葡汉两语的相互影响
五 澳门俚语的影响
六 英语对澳门的影响
七 中葡英三语之间的影响
八 英语对汉语的负面影响
九 官方地位的中文应是健康的中文
结 语
台湾话的特点及其与内地的差异
一 古旧色彩较为浓厚
二 语言形式不够统一
三 日语形式的存留
四 方言成分的吸收
五 其他差异
近年来台湾新词语发展之特色——论“子”后缀
一 前言
二 现代汉语原有的“子”后缀
三 国语中通行的“子(仔)”后缀
四 方言中的“子(仔)”后缀
五 校园用语的“子”后缀
六 江湖黑道用词的“子”后缀
七 行话中的“子”后缀
八 外来语的“子”后缀
九 结语
从“ㄉㄨㄞㄉㄨㄞ”(duaiduai)看新象声词进入台湾现代汉语的书写问题
一 前言
二 象声词的定义及特性
三 象声词的歧义问题
四 象声词的构词与修辞功能
五 新象声词的书写问题
六 以“ㄉㄨㄞ”为例看新象声词进入台湾现代语的书写问题
七 结语
新加坡华语变异概说
一
二
华语特有词语:新加坡社会写真
一 社会结构形态独特
二 政府组屋美轮美奂
三 买车用车代价高昂
四 公共交通便捷舒适
五 年轻一代期望日高
六 关怀分享温情处处
七 南洋风情别具一格
八 一小撮人行为丑陋
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补例及其与普通话词语差异分析
一 引言
二 新加坡特有词语新补
三 新加坡特有词语与普通话词语差异分析
四 小结
与新加坡华语有关的一些异形词
一
二
三
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
一 引言
二 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
三 新加坡华语语法规范化问题
四 结论
印度尼西亚华语区域词语初探
一 引言
二 印尼华语区域词语分类举例
三 印尼华语区域词语的特点
四 结语
泰国华语语法变异例说
一 古汉语词“俾”的语法化
二 表示差比,泰国华语往往说成“甲+A+‘过’+乙”
三 普通话的“(在/从/到)……中/里”,泰国华语常说成“(在/从/到)……上”
四 表示某动作发生在另一动作之后,泰国华语往往用副词“才”替代“再”
五 动词重叠+数量词语
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
一 “域内汉语”和“域外汉语”
二 汉语在域外的地位和域外汉语的两种类型
三 域内汉语和域外汉语协调的必要性
四 域内汉语和域外汉语协调的可能性
五 当前的任务和措施
普通话词汇和新马华语词汇的协调与规范问题——兼论域内外汉语词汇协调的原则与方法
一
二
三
四
十年来(1969—1979)新加坡在华语方面所做的几件规范化的工作
一 简体字的推行
二 汉语拼音方案的采用
三 常用字的研究
四 应用文的改革
五 译名的统一
新加坡汉字规范的回顾与前瞻
一 新加坡的汉字规范工作
二 推行简体字之成效
三 繁体字盛行与应变之计
结 论
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与处理差异的对策
一 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差异
二 处理差异的对策
新加坡华文词汇的规范趋势:与过去相比
一
二
三
四
五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
一 同义词语的形式选择
二 同形词语的意义选择
三 同义词和同一词的语用选择
四 综合讨论
全球化环境下的华语文与华语文教学
一 语言选择的问题
二 语言能力的问题
探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之华语教学语法
一 导论
二 马来西亚中等教育华语教学语法的概况
三 马来西亚国中与华文独中华语教学语法的比较
四 结语
华语词典应用与编纂的落差
一 引言
二 词典类型
三 词典的有效使用
四 华文教师使用词典的现况与调查
五 建议
论“华语测试”的三个基石
引 言
一 海外华人人口基石
二 华语状况基石
三 汉字及汉文化基石
四 开发华语测试的意义
五 结语
注释
更新时间:2020-08-19 10:28:58